四、立柱定位、高程控制
根据测量提供的轴线、水准测点,在承台上弹出立柱控制线和标出标高控制点。
五、立柱钢筋
5.1钢筋绑扎前必须把立柱与承台接触面浮浆和松动石子凿除,露出砼中粗骨料,用水冲洗干净,同时把承台面柱预留筋刷干净。 5.2 部分立柱较高必须分次到位,所以需竖向连接的主筋,除按规范要求错开接头外,为保证竖向主筋顺直,本工程竖向主筋的连接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或直线螺纹连接的新工艺,确保连接质量。
5.3 为防止钢筋骨架变形,箍筋除按图纸绑扎外,间隔1.5m左右点焊搭接主筋。
5.4 钢筋布置就位后,按规范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并填写自检单。
六、立柱模安装与拆除
6.1立柱模按分段浇捣长度在地面上一次拼装成型,拼缝内夹定型橡胶条密封,拼装后用腻子拼密批平。模板表面刷地板蜡后再面刷脱模剂,以保持砼表面光洁度。
6.2成型后模板用吊车配合安装,水平位置按控制线,垂直度用经纬仪控制,并用钢丝绳为攀线,在立柱四角一端固定于模板一端固定于地锚,通过花兰螺丝调整模板至垂直,地锚采用脚手架钢管入土1m,必须坚固稳定。同时在承台内预埋Φ28钢筋,以用作固定立柱模板。
6.3立柱模拆除为分片拆模,拆模要求砼强度达到C15,以试块报告为准。为保证清水砼质量,拆模时要求不得强行拉撬模,以不损伤清水砼表面光洁为前提。
6.4拆下的模板由专业人员保养,清除表面砼斑,用砂皮修整模平面,并整修几何尺寸,确保模板正常周转使用。
6.5暂时不用的模板应堆放整齐,并按要求支点位置搁置楞木,避免模板翘曲。
七、立柱砼
7.1立柱砼采用现场集中供应混凝土。砼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采用履带吊作垂直运输,部分范围采用塔式起重机。
7.2砼浇捣前,对模板拼缝进行特别检查,并做好新老砼同标号砂浆接浆。
7.3浇砼时,设置串筒或等同装置垂直向下送料。考虑立柱高度较高,浇砼时人员进入立柱操作。送料及振捣分层进行,分层厚度50cm左右。振动机按有效直径60cm分布,同步施工,每浇筑一层,提升一层,振捣上层时插入下层5-10cm,操作上要求快插慢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砼需振捣到停止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表面平整一致,呈现薄层水泥浆为止。
7.4立柱拆模后,立柱外包覆塑料薄膜,以达到保温、保湿养护的目的。
7.5 多节柱施工时,施工缝必须凿毛,凿毛时的墩柱强度必须满足C20。
八、清水砼施工工艺控制
8.1为确保立柱清水砼的色差基本一致,要求做好自拌砼的材料选用和计量工作。
(1) 立柱混凝土材料必须选用同一产地黄砂、石子,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水泥,将有关证明文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阅。 (2) 优化配合比,并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减少水灰比,减少汽泡。 (3) 砼拌制时,要求严格控制材料用量,由专人负责开机和外加剂加设,保证计量准确。
8.2钢筋:为了避免出现露筋现象,本工程清水砼钢筋保护层定为3cm,而且将原来常规砂浆垫层改为定制的半圆形塑料垫块,塑料垫块卡在箍筋上。立柱钢筋扎铁丝全部采用镀锌铅丝,绑扎好后将每个铅丝头朝里弯。立柱模板吊装好后,经校正固定后在模板上口用定型钢箍将钢筋与模板之间保护层厚度保证好。 8.3摸板拼装:模板底部找2-3c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内口与模板面平齐,为了防止漏浆,吊脚、砂带现象,在模板就位之前在找平层上垫一层海绵条。大模与大模拼装时用海绵条填充接缝。大模拆除后翻转使用之前,必须清理大模上的砂浆用回丝擦清楚,模板拼缝被砂浆嵌满的要铲清,然后在模板面层上刷脱模剂。
8.4砼浇捣:清水砼坍落度比普通砼稍微小些,控制在8-10cm,坍落度小可以减少砼表面气泡。砼浇捣时采用串筒,因为柱子高度较高,砼直接布料容易造成砼离析,对清水砼出现二种影响。(1)、色泽不匀,(2)、砼表面气泡增多。砼每一次布料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砼振捣是一道关键工序,振捣方式采用先周边后中间,增加振捣点控制振捣时间,快插慢拔,将模板周边的气泡引至中间,然后引出砼面。
8.5砼的养护及产品的保护:2—3天后进行拆模,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柱子包起来,使柱子内的水份不易蒸发,形成自然养
护,表面塑料薄膜不易使砼表面受油渍,砂浆等污染。
九、现场搅拌砼质量控制
本工程C50以下混凝土均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为确保砼内实外光的内在质量,必须加强现场集中搅拌砼的质量控制,为此我们将配备砼供应成套设施,做到商品砼现场化。
9.1现场搅拌站配备供应量为50m3/h的砼搅拌供应设备,配备电子计量设备、自动上料设备,确保砼搅拌的计量准确性。 9.2现场搅拌站设置拌站试验员,负责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拌,提出供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通过试验得出混凝土强度,计算平均强度及相应的水灰比确定所需的混凝土配合比。 9.3进场原材料必须附有质保书或质量合格证明,并需经过验收检查和复验,砂、石的含泥量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尤其不得含有块状粘土。所有水泥、砂、石都进行选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做到事先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于储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做试验后确定是否可用。不同性质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9.4混凝土拌制前,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灵敏。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同时随时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并根据原材料和外加剂的改变,调整配合比。
9.5对拌制砼的坍落度和和易性进行控制。在搅拌站和浇筑点分别取样检测,在检测时还应观察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9.6砼现场运输,由于运距较远,为防止砼运输中离析,采用砼
搅拌运输车进行砼水平运输。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现场时及时灌注,不宜停留时间过长。
9.7对现场砼的供应,根据运距的长短,配备砼运输车、砼搅拌车等适当车辆,确保从搅拌、运输、下料的连续施工。
十、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检验标准
10.1质量保证措施:
(1) 立柱钢筋定位是保证立柱位置的重要部份,故在立柱主筋固定前要复测其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 (2) 模板是保证砼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①、模板的本身要表面平整、尺寸准确、拼缝密实,故在模板加工过程中,由专门人员对其进行检查。
②、模板在安装之前,预先在地面试拼装,试拼符合要求后,再安装就位。
③、模板接缝采用海绵条,保证模板在砼浇捣过程中不漏浆。 ④、模板面采用涂地板腊后再刷脱模剂,以利方便拆模,保证在拆模过程中不影响砼表面质量。 10.2立柱砼质量检验控制标准
断面尺寸长度、宽度+5mm,-8mm;顶面高程±10mm;纵横轴线位移8mm;垂直度0.15%H且≯10。
十一、立柱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1.1立柱脚手施工,脚手搭设与立柱同步分节进行至盖梁底,脚手立柱间距为1.1*1.8m,内立柱离砼面的间距为700,脚手的立柱下垫槽钢,砼基层表面平整,脚手架与墩身拉结采用四周箍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桥梁参考 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