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民族性及其
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绪论
中国古典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步,至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吸收了戏曲舞蹈、武术,同时还借鉴了芭蕾等其他艺术门类,并加以整合所形成。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古典舞逐渐的成熟起来,并且拥有了一套独立的、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探索教学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古典舞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进行学科建设与发展。戏曲舞蹈非常精粹,却不是中国历代舞蹈文化全部的代表。中国古典舞所追求最核心的概念,还在于“古典”二字,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正统和典范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舞不提倡一味不变的去承袭戏曲舞蹈,古典舞学派更提倡在戏曲舞蹈原有的基础上去研究、去发现、去探索“古典”的真正含义。对于戏曲舞蹈中的精粹部分,如翻身,古典舞工作者积极的继承、研究与发展,并且从中国古典舞学派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出更适合古典舞的技术技巧。
中国古典舞中翻身动作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并且它是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动作。这个极具民族特性的技巧动作,在广义上,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特性。在狭义上,它具有能准确表达剧情或人物情感的功能。中国古典舞翻身是我们民族舞蹈文化中得天独厚的技术技巧,也是我们国粹戏曲当中的精华,是中华艺术发展至今遗留下来的精彩技巧动作。其翻转形态独特,以立圆呈现,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中,都没有舞蹈动作与之相同。
第一章 翻身动作的民族性
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是具有较强民族性的舞蹈技术技巧,它是中华艺术发展过程中遗留下宝贵的技术技巧。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舞蹈中,没有与之相同的动作。翻身动作的存在,使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民族性更加突出,也可以从翻身动作中看到民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节 传统文化“圆”与舞蹈
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当我们从舞蹈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时,其实我们也能品味出民族文化赋予本民族舞蹈独特的内涵。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是中国舞蹈的运动规律及动作形态是文化支点。 一、民族文化“圆”与舞蹈
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以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舞蹈核心规律动作开始,在观赏各国的核心性动作的舞蹈时,细细品味便能从中感受到它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追求。
每个国家的主流舞蹈文化都有代表自身特色的核心规律动作,从这些特色鲜明的舞蹈动作或风格中,完全可以辨别出是国家和民族的舞蹈与文化形态。而舞蹈中民族特色动作的体现,也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最本源的文化底蕴的体现。这些动作影响着舞蹈风格特点形成。明确了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元素形成的基础。
中华民族对于“圆”有着独特并深厚的情感。很多事与物,都在追求着“圆”的概念。“圆”中“终点回归起点”的意识形态贯穿中华民族思想到行事的始终。对于家人的聚会,会称为团圆。对事情的顺利结束,会称为圆满。在思想上提倡“智圆行方”。在图表上有“太极图”。这些都证明着“圆”意识的体现已深入到民族文化的骨髓中,随着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断流传着,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而舞蹈的“圆”意识正是这些领域中的一员。
从历史资料中看中国古代舞蹈的动作核心规律,是对于“圆”的追求。舞蹈动作和形式多以“圆”、“圈”为主体,中国舞蹈也可以说是典型的划圆艺术,圆
圈贯穿于舞蹈队形舞蹈动作运动的始终。舞蹈队形及动作的基本圆圈形式主要是“三圆”“两圈”,三圆既:“平圆”,“立圆”,“8字圆”。两圈既“大圈套小圈”。
国内学者曾多次提到过中国舞蹈可称为“划圆的艺术”。“划圆”“成圈”成为中国一大舞蹈的规律。舞蹈的“划圆”艺术形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圆为尚”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概念。从这些“圆”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
二、翻身与民族文化
翻身动作作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舞蹈技巧动作,它与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古籍很难寻到它的影子,但是从它独特的立圆运动形态,可以看出民族文化中“圆”的内涵。翻身既是中国古典舞体现民族性的重要动作元素,也是民族文化意识“圆”的缩影。
从翻身动作的运动形态中可以看出翻身动作体现的理念与“圆圈”及“终点回归起点”的文化意识形态是相符的,翻身的圆形立体运动形态所体现的正是这些概念的物化形式。翻身运动过程完全遵循“圆圈”以及“终点回归起点”进行运动。从翻身动作的整体运动形态可以看出,翻身动作与民族文化中“圆”的意象关联。翻身的“划圆”形态完全对应了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划圆的艺术”这一观点。“圆”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到行为。作为传统文化意识,它对于舞蹈动作的形成是很大渗透力的,翻身动作“圆”的运动形态就是直接的体现。因此可以说,翻身动作是极具民族文化内涵舞蹈技术技巧之一。
第二节 中国古典舞翻身与戏曲舞蹈
一、戏曲舞蹈的形成
舞蹈在原始社会便起源发展,汉唐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辉煌,达到了舞蹈古代发展历程的巅峰。舞蹈艺术发展在辽、宋、西夏、金对峙的这三百年间,随着社会文化审美趋势和政治、生活因素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欣赏方向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为接受能够直接宣泄情绪的艺术形式,对于轻歌曼舞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在满足。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舞蹈的发展出现了转折性,它逐渐融入一种综合型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就是戏曲形成之初的形式:杂剧。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对南宋时期的杂剧有这样的概括:“上承周汉俳优、百戏和唐代大曲、歌舞戏之技艺,下开金元杂剧至先河,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枢纽及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1(《中国舞蹈发展史》第317页)宋时期杂剧的演出形式是当时各种民间艺术的荟萃,其表演形式完全符合“杂剧”二字中的“杂”字,宋时期杂
1
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剧包括有歌舞、音乐、武术、调笑、杂技等当时在民间流传的艺术表现形式,当时出现的杂剧代表剧目《目连救母》,是杂剧最初作品之一,它将民间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综合成一个节目,结合起来进行演出。这种综合的表演方式很受当时观众的欢迎。《目连救母》,此剧目具备了“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歌”与“舞”是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还将当时的民间艺术武术,杂技等融合进来表演,这就形成了最初的戏曲雏形。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在对宋时期各个艺术形式与戏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南北曲之形式及材料,在南宋已全具已”。而后,他提出“宋金二代而始有纯粹演故事之剧”“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的结论。宋时期“杂剧”的出现为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表现形式,而这也正是戏曲舞蹈形成发展的开端。“杂剧”经元、明、清三朝逐渐向戏曲过渡,并且发展态势呈上升状。此后,戏曲发展景象繁荣,流派众多,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中的舞蹈部分也随着戏曲的发展而更加成熟精粹。戏曲经历史长河的积淀,将中国悠久的文化精粹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遗产。
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杂剧的出现兴起至戏曲的逐渐成熟对舞蹈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影响。但舞蹈还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存在,如宋承唐制,保留了前代的宫廷乐舞。但随着各个朝代的更替,宫廷乐舞的风格也逐渐向符合当时统治阶级审美风格或本民族风格特色上转变。民间舞蹈在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时禁时倡。而这时,戏曲的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专业戏曲艺人为了更加吸引观众,开始追求戏曲的欣赏审美价值提升。对舞蹈在戏曲中的功能有所意识,开始在前代传统舞蹈和民间舞蹈的汲取养分,来提升戏曲本身的观赏性。戏曲艺人对舞蹈收集为后来戏曲中的舞蹈汲取了很多养分。舞蹈融入杂剧戏曲后,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开始逐渐有所变化。在前期,舞蹈的表现形式为搬演舞蹈段落,将歌舞大曲名目和采用生活化的舞蹈动作搬到剧目中表演。而后期舞蹈在戏曲中的表演形式渐渐趋向“行当”,表现在从人物出场、亮相、举手投足以及人物思想感情的各种动作表现方面,这是戏曲舞蹈成熟的标志。
王国维先生给戏曲的概括:“以歌舞演故事”。这一句便点明了“歌” 与“舞”是中国戏曲表演形式中的一大特点。其中的“舞”字更说明了舞蹈是中国戏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戏曲中舞蹈的主要作用就是运用舞蹈的手段去辅助完成戏曲剧目中人物情绪表达或剧情气氛的需求。 二、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步。起步初期,老一辈舞蹈工作者选择戏曲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基础,是看到了戏曲文化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
形式的继承与涵盖,以及在戏曲发展形成过程中,各个朝代融于戏曲中的舞蹈艺术形式与风格。
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基础主要来自戏曲舞蹈。从戏曲中能够细细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艺术形式精髓所在。所以中国古典舞老一辈工作者选择戏曲中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主要元素,这也诠释了对“中国古典舞”这五个字的期望。希望能够从戏曲舞蹈中追溯古代舞蹈文化的影子来丰富中国古典舞,使具有我们民族文化内涵的舞蹈得到复苏。 三、戏曲舞蹈中的翻身
可以说戏曲舞蹈中的翻身动作是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前身。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是对戏曲舞蹈翻身动作的继承与发展。
戏曲舞蹈资料中的翻身:鹞子翻身、踏步翻身、点步翻身、跨步翻身、掖腿翻身、掏腿翻身、刺翻身和串翻身。
戏曲中“行当”是将戏中不同类型人物的符号化,如生、旦、净、丑,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形象内涵也各有特色;每个行当的造型表现力以及形式美也各有不同。“行当”将剧中人物的身份、性别、品格、年龄、个性等方面规划分类,戏曲中每个“行当”的人物角色,也拥有特定的翻身动作:如跨步翻身是长靠武生、刀马旦、武旦必备的“行当功”。掖腿翻身也叫“吸腿翻身”、“提腿翻身”是“刀马旦、武旦、花旦”常用的翻身动作。掏腿翻身是“武生、刀马旦、武净”及“靠把老生”必备的“行当功”。
翻身动作在戏曲片段中主要承担情景、情绪表达的作用。这些种类的翻身在古典舞中,基本得到了继承,并且从古典舞学派角度出发,将其发展并创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古典舞翻身动作的民族性及其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