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古镇镇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说明书
五年古镇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5用地规划
5.1指导思想
5.1.1、统一规划
规划针对局部地段已有规划,结合现状用地建设情况,在片区的功能定位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1)、作为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的完整结构;
(2)、镇南片区是商业金融、居住、工业生产于一体综合性的区域,与周边古镇片区、中心区实现配套设施资源共享互补;
(3)、作为古镇南部地区的组成重要部分,改造环境质量,改善居住水平的需要。
(4)、结合旧工业区改造,解决规划区南北交通联系问题,完善规划区道路系统。
5.1.2、以人为本
规划设计旨在为广大市民创造舒适、方便、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广大市民居住生活的需要进行空间布局及环境设计。 5.1.3、保持规划的延续性
规划片区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按照工业区规划进行建设,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路网格局形态。规划需处理好与原有工业区规划之间的关系,尽量保持原有路网线型,使新规划与原有规划合理衔接。 5.1.4、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
片区的一部分建设属于旧工业区改造,规划本着保持协调有利今后管理操作的原则,保证片区的建设能够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本次规划结合现状建设对用地性
质、道路结构、公共设施布局进行调整,以便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深入管理。
5.2规划定位
由于近年城市建设的发展,古镇行政中心已经向东迁移,许多办公行政用地已经向城市的东部集中,与此同时,古镇各村的工业小区也开始大规模向城市外围转移,逐步向顺成、同益、镇南等大型工业园区集中。同时古镇旧城的建设逐步带动了旧工业区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起步,周边片区内如江南海岸家园、六坊花园、乐丰花园等成规模的居住区已经开始建设,古镇西部地区从工业中心向居住中心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作为与古镇中心地区接壤的规划片区,面对这样的趋势将接受两种动力驱动,既接受城市中心区域工业的向外转移,也接受城市旧城区改造居民的外迁,其自身的工业区也受此影响进一步向城市边缘转移。
未来规划片区的现有工业将进一步向华廷路以南地区转移,旧工业区人口密度将降低。按照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逐步改善用地结构,其原来的工业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接受岐江公路以北旧城区改造而来人口外迁,依托贯穿城市中心区的中兴大道,改造更新为城市居住区,也能就近为外迁扩展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因此,规划片区在未来将建设成为商业服务功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具有一定工业生产功能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片区以居住用地为人口容纳区域,由于规划区是对工业改造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居住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适当提高。按人均居住用地26平方米/人标准测算,规划容纳人口2.3万人。
5
中山市古镇镇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说明书
5.3与上层次规划的协调
规划用地一览表
在《古镇镇总体规划》中,镇南片区是具有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单一的城市居住区。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现状用地中华廷路以南地区的工业区面积较大,建筑质量较好,其用地功能要从工业生产完全转变为居住,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本次控制性规划中,规划延续了总体规划的发展城市居住区的思路,逐步将中兴大道南北的工业用地迁出,同时又保留了华廷路以南地区用地的工业功能,以适应实际规划实施的需要,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待镇南片区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渐完善、工业进一步外迁后,再进行统一规划,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将工业用地成片转变为居住用地。规划注重整体规划,整体开发,避免各个地块的零星开发。
5.4用地布局
5.4.1、空间结构
规划采用“组团式”布置方式。以中兴大道南为界,分为南北两片区域。北片区规划将逐步完成工业外迁,更新为城市居住区。南片区规划为新兴工业组团。 5.4.2、用地布局
中兴大道南路以北片分为居住中心组团。规划结合中兴大道南现有的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商业金融服务中心,既为工业园的商贸活动提供配套服务,也为居住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其余地段拆除质量差的旧厂房与部分低矮民房,迁移西江沿岸的旧工业区,建设为居住中心。
中兴大道南路以南片规划保留了华廷路一带正在实施的工业区,延续了已有的“南工业北居住”的布局,结合华廷路、40米大道、岐江公路规划一处物流中心。并结合规划用地东南面的轻轨站,配置综合商业配套服务。
6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比例(%) 1 R2 二类居住用地 59.25 24.90 2 M1 一类工业用地 59.68 24.97 3 C 公共设施用地 43.08 C12 非市属行政办公用地 0.27 C21 商业用地 24.23 17.91 其中 C21 物流中心用地 17.62 C25 旅馆业用地 0.68 C26 市场用地 0.28 4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0.32 U12 变电站用地 0.15 0.13 其中 U9 消防站用地 0.17 5 S 道路广场用地 56.34 其中 S1 道路用地 56.16 23.57 S3 停车场用地 0.18 6 G 绿地 20.36 G1 公共绿地 12.84 8.52 其中 G22 防护绿地 7.52 建设用地 239.03 100 7 E1 水域 7.23 合计 规划总用地 246.26 中山市古镇镇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说明书
6交通系统规划
6.1交通规划的策略
古镇镇镇南片区位于岐江公路以南,规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以北的部分,现状内部没有等级道路,对外联系不畅,主要靠河堤和岐江公路解决对外联系,河堤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小,岐江公路交通压力大,主要为过境交通量,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片区的交通问题。
规划针对该片区交通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以及中山市古镇镇的道路交通发展趋势。规划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该片区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通环境,同时新岐江公路也为该片区的过境交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对外交通联系的改善,提高了该片区的交通区位,
在内部交通联系上,应加强该片区与古镇片区和中心区的联系,解决新、旧城区之间交通联系不畅的问题,处理好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尽量减少两者间的相互交叉与干扰,并根据用地布局,充分考虑远期城市用地拓展的要求。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普及趋势将成为必然,机动车出行比重也将随之增加,因此,该片区交通系统在满足交通集散需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静态交通设施,减小道路交通的压力,
同时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在远期考虑将自行车系统与机动车道路系统分开,融入步行绿化系统,城市道路中将自行车道并入人行道,以便为城市机动车提供更多的空间。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形成相对独立、完整成网络的步行系统,基本上形成“人车分流”,为区内的工作人员和居民提供安全、舒适
的出行环境。
6.2道路系统规划
古镇镇镇南片区的道路交通体系分五级: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城市主干道
路,城市次干道路,城市支路。在道路交通规划中遵循以下原则::
(1). 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建立人车分流系统;
(3). 协调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 (4). 解决好过境交通与区内交通的关系。 6.2.1、车行系统
根据规划片区的布局结构特点,片区的车行道路分三级: ①城市主干道:
岐江公路:道路红线60米,设有机动车主道和辅道,主机动车道6条,辅道2条,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
西岸南路:道路红线40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华廷路:道路红线38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②城市次干道
中兴大道南:道路红线30米,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30米路:道路红线30米,双向4车道; 24米路:道路红线24米,机动车道4条。 ③城市支路
道路红线18米、15米、14米、12米,9米不等,机非混行,一块板。
7
中山市古镇镇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说明书
道路断面一览表
序道路红线道路等号 (M) 级 道路横断面 规划车速(km/h) 1 60 主干道 [6(人+非)+7.5(机)+2(绿)+12.25(机)]x2+4.5(中心绿化隔离带) 80-100 2 40 主干道 [6.5(人)+2(绿)+11.5(机)]x2 40-50 3 38 主干道 [5.5(人)+2(绿)+11.5(机)]x2 40-50 4 30 主干道 [5(人)+2(绿)+8(机)]x2 40-50 5 24 次干道 [4.5(人+非)+15/2(机)]x2 30-40 6 18 支路 [3(人)+12/2(机)] x2 20-30 7 15 支路 [3(人)+9/2(机)]×2 20-30 8 14 支路 [2.5(人)+9/2(机)]×2 20-30 9 12 支路 [2.5(人)+7/2(机)]×2 20-30 10 7 支路 7/(机+非) 20-30 6.2.2、步行系统
片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完全分离,自成网络体系。步行系统与绿地等节点相融合,为工作、居住者提供绿色的开放式休闲空间。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的交通要求。 6.2.3、交叉口规划
交叉口控制管理方式规划有: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和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两种方式。交叉口是决定城市道路网通行能力的关键,交叉口通行能力必须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不然将制约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道路交叉口的形式一览表
相交道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快速路 A A AB — 主干路 A、B B、C B、D 次干路 C、D C、D 支路 D、E A、立体交叉口;B、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C、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D、为平面环形交叉口;E、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
对于进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大于三个车道的道路相交,可以在路内进行渠化,以减少对道路沿线用地的占用。
6.2.4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片区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公交系统需结合全镇交通需求情况统一规划。
6.2.5其他
片区内的冈东物流中心出入口交通量大,且大多为大型货运车辆,应做好出入口的交通组织,物流中心内部应按标准配建停车位,每100㎡建筑面积配建0.4-0.6个停车位,总配建停车位不少于900个。
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在《中山市古镇镇总体规划(2003-2020)》、《古镇近期建设规划》、《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规范》的指导下,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7.1商业金融设施:
商业金融用地延续了现有的城市结构,规划结合中兴大道南、岐江公路两侧现有的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在中兴大道南沿线及用地东南面的轻轨站附近设置大型商业服务用地,形成区域级的商业服务中心。该商业办公中心包括:百货商场、超市、
8
中山市古镇镇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说明书
餐饮、影视等多种城市服务功能。
各居住组团建设中应当沿西岸南路、华廷路等以建筑裙楼附设的方式设置部分的沿街商铺,为片区就近提供小区级商业金融服务。
7.2文化配套设施:
片区目前文化设施缺乏,随着旧工业区逐步转变为城市居住区,文化娱乐需求将逐渐释放出来。规划在中兴大道南的商业服务设施中附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影视厅、小型图书馆等功能。规划在西岸南路、七坊村等分设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社区活动服务中心应包含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机构,可结合住宅设置。
建议各新建居住小区设置会所及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会所内提供物业管理、联谊大厅、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居民服务设施,就近提供社区活动场所,以利邻里交往、活动的需要,培养现代、和谐的精神文明。
7.3教育配套设施:
目前,规划片区附近有古镇中学、冈南小学、古镇实验小学等学校。冈南小学达到了省一级学校的规模,占地21312平方米,建筑面积5775平方米,现有12个班,还有很大的学位潜力。
各学校均沿西岸中路布置,学位资源充足,能快捷、安全的服务规划片区。因此,在此次规划中不单独设置中小学。
片区设幼儿园一所,位于西岸中路,结合工业区改造,建设成片的居住小区时
可统一配套建设。幼儿园规模12班,用地规模3600平方米。
远期待工业进一步外迁,居住用地不断增加后,再在新增的居住用地中增加相
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数量。
7.4医疗配套设施:
根据医疗事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片区级的医疗保障主要通过北部相临片区内的古镇医院实现。因此,在此次规划中不单独设置医疗设施。为了满足小区级的医
疗服务需求,规划在西岸南路、中兴大道南规划医疗门诊部,门诊部结合商业用地布置。
7.5市政配套设施:
片区北部现有古镇消防中队。规划现状消防站在原址扩建。片区已纳入消防中队的责任区范围,片区内不再另外设置独立消防站。
7.6环卫配套设施:
公共厕所按300米左右的服务半径配置,在商业中心地区适当加密。本规划范围内需要规划6座公共厕所,每座公共厕所用地面积为120-150平方米,建筑面积
为40-60平方米。按1~2公里左右服务半径配置垃圾转运站,本规划区范围内需要规划2座,每座占地面积100-150平方米,可与公共厕所合设。
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类别 数量 项目 用地规模 服务规模 备注 2 社区活动中心 1000平方米 3-5万人/处 分别位于七坊、冈南 行政管理设施 包括供电、供水、绿化、2 市政管理机构 3-5万人/处 环卫等管理与维修用房,结合住宅附设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山市古镇镇南片区规划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