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图文(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N底?N顶?G柱?491.23?32.4?523.63kN

计算结果见表3.24和表3.25。

表3.24 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 总剪力 AB跨 VA VB BC跨 VB=VC N顶 A柱 N底 N顶 柱轴力 B柱 N底 层次 AB跨 BC跨 AB跨 BC跨 VA=VB VB=VC VA=-VB VB=VC 5 4 3 2 1 59.10 12.14 -0.98 68.42 10.08 -0.30 68.42 10.08 -0.40 68.42 10.08 -0.37 70.45 10.08 -0.69 0 0 0 0 0 58.12 60.08 12.14 194.09 226.49 224.76 257.16 68.12 60.72 10.08 417.33 449.73 491.23 523.63 68.02 68.82 10.08 640.47 672.87 757.80 790.20 68.05 68.79 10.08 863.64 896.04 1024.34 1056.74 69.76 71.14 10.08 1089.60 1122.00 1295.50 1327.90 表3.25 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 层AB跨 次 VA=VB 5 4 3 2 1 4.86 (3.69) 19.44 19.44 19.44 19.44 BC跨 VB=VC 0.91 (0.69) 4.56 4.56 4.56 4.56 AB跨 VA=-VB -0.11 (0.004) -0.17 (-0.17) -0.14 -0.13 -0.23 BC跨 VB=VC 0 0 0 0 0 总剪力 AB跨 VA 4.75 (3.69) VB 4.97 (3.69) BC跨 VB=VC 0.91 (0.69) 4.56 4.56 4.56 4.56 柱轴力 A柱 N顶=N底 12.85 (9.85) 64.52 (61.52) 116.22 (113.22) 167.93 (164.93) 219.54 (216.54) B柱 N顶=N底 17.93 (13.54) 94.24 (89.85) 170.52 (166.13) 246.79 (242.40) 323.16 (318.77) 19.27 19.61 (19.27) (19.61) 19.30 19.31 19.21 19.58 19.57 19.67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屋面作用雪荷载,其它层楼面作用活荷载时对应的内力,V以向上为正。

3.9.3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1、结构抗震等级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知,本设计的框架为三级抗震等级。 2、框架内力组合

为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现浇框架结构

的调幅系数β取0.8。

γ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值见表3.26。

表3.26 承载力调整系数取值

正截面受弯、受压 结构构件 梁 γRE 0.75 偏心受压柱 0.80 梁、柱 0.85 斜截面受剪 注:轴压比小于0.15的偏心受压柱,γRE取0.75。

由于风荷载作用下的组合与考虑地震组合相比一般较小,对于结果设计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

本设计考虑三种内力组合

(1)竖向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组合

S=1.2(SGk+0.5SQk)+1.3SEk (3.23)

(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35SGk+1.4×0.7SQk (3.24)

(3)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1.2SGk+1.4SQk (3.25)

3、框架梁内力组合

跨间最大弯矩的计算:

根据梁端弯矩的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由平衡条件确定。 (1)均布荷载和梯形荷载作用下

如图3.19所示。

αlq2αlMAAVAxMBq1l图3.19 均布和梯形荷载

BVB

?(MA?MB)q1l(1??)q2l??

l22(2q1?q2)?l若VA?≤0,

2VA?说明x≤αl,其中x为最大正弯矩截面至A支座的距离,则x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q2x2VA?q1x??0,将求得的x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间最大正弯矩值

2?lMmaxq1x2q2x3?MA?VAx??

26?l若VA?(2q1?q2)?l>0, 2说明x>αl,则x?VA??lq22 q1?q22(q?q)xMmax?MA?VAx?12?2若VA≤0,则

Mmax=MA

?lq2(x?2?l3

)(2)均布荷载和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如图3.20所示。

q2MABVAxMBq1l图3.20 均布和三角形荷载

CVB

VA??(MA?MB)q1lq2l??

l24x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q2x2VA?q1x??0,将求得的x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间最大正弯矩值

l

Mmaxq1x2q2x3?MA?VAx??

23l梁端剪力的调整: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梁其梁端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调整

lrV??Vb(Mb?Mb)/ln?VGb (3.26)

式中εvb为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三级抗震框架εvb取1.1,

lMb、Mbr分别为梁左右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VGb为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ln为梁的净跨。

以第1层AB跨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跨间最大弯矩

截面A(竖向荷载作用下M调幅系数0.8)

恒载M=–81.71×0.8=–65.37kN·m,V=69.76kN 活载M=–24.59×0.8=–19.67kN·m,V=19.21kN 地震M=±213.16kN·m,V=53.87kN 梁上荷载设计值

q1=1.2×10.929=13.11 kN/m,q2=1.2×(11.520+0.5×7.2)=18.14 kN/m 左震MA?140.15?242.21?186.87kN·??322.95kN·m,MB?m 0.750.75?(186.87?322.95)13.11?7.2(7.2?1.8)?18.14VA????25.37kN

6.622(2?13.11?18.14)25.37??1.8??14.55<0,则x可由

218.14x225.37?13.11x??0解出,x=1.29

2?1.813.11?1.29218.14?1.293Mmax?186.87?25.37?1.29???205.08kN·m

26?1.8γREMmax=0.75×205.08=153.81 kN·m 右震MA?98.45?275.52?131.27kN·??367.36kN·m,MB?m 0.750.75

367.36?131.27)13.11?7.2(7.2?1.8)?18.14???165.43kN

7.2221.8?18.14165.43?(2?13.11?18.14)2165.43??1.8?125.51>0,则x??5.82m

213.11?18.141.818.14?1.8?(5.82?)(13.11?18.14)?5.8223 Mmax??367.36?165.43?5.82??22VA?=151.41kN·m

γREMmax=0.75×151.41=113.56 kN·m 梁端剪力 梁上荷载设计值

q1=13.11 kN/m,q2=18.14 kN/m ln=7.2-0.6=6.6m q1、q2引起的剪力

11VGb?[q1ln?q2(ln??l)]??[13.11?6.6?18.14?(6.6?1.8)]?86.80kN

2221.43142.12?25.21kN,Vbr??167.20kN 左震Vbl?0.850.85lrm,Mbm Mb?186.87?25.21?0.3?194.43kN·??322.95?167.20?0.3??272.79kN·

右震Vbl?140.4823.07?165.27kN,Vbr??27.14kN 0.850.85lrm,Mbm Mb??367.36?165.27?0.3??317.78kN·?131.27?27.14?0.3?139.41kN·

则 VA?1.1?457.19?86.80?163.00kN 6.6467.22?86.80?164.67kN 6.6γREVA=0.85×163.00=138.55 kN

VB?1.1?γREVA=0.85×164.67=139.97 kN

各层框架梁的内力组合计算结果见表3.27。 4、框架柱内力组合

取每层柱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按式(3.23)、(3.24)、(3.25)组合。在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中,取屋面为雪荷载时的内力进行组合[9]。

内力组合计算结果见表3.2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图文(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99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