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学会包容,对不同观点不冷嘲热讽 D.以人身攻击式的语言参与网上争辩 32.以下哪些属于不文明的上网行为? 某杂志用作封面,标题为“母女情深”,张某深受困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______
______ A.举报黄色网站 B.聊天时脏话连篇 C.发布低俗的图片 D.故意传播病毒文件。
33.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在______等显著位置标示《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信息。
A.企业网站 B.用户服务中心 C.产品客户端 D.产品操作界面 34.网络实名制有哪些益处? ______ A、可以防止匿名散布谣言,减少人身攻击
B.对网络上的言行进行自我约束 C.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不良因素影响 D.有效遏制网络犯罪 35.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需要______。
A.提升青少年自身的自制力 B.家长切实负起教育责任
C.信息提供者需建设青少年喜闻乐看、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
D.学校、家庭、网络信息提供者、青少年自身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36.未婚的张某旅游时抱着当地一小女孩拍照,并上传到博客。后来照片被
A.杂志社侵害了张某的肖像权 B.杂志社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 C.杂志社侵害了张某的隐私权 D.张某有权向杂志社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判断题 (81题)
1.对利用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系统,短信息服务系统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用户,应将其IP地址列入“黑名单”,对涉嫌犯罪的,应主动向公安机关举报。( )
2.《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信息传播技术措施而提供技术服务的,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在申请电子信箱时,如果想申请成功,也可以不同意网站要求用户承诺的协议书。( )
4.网民自己在家里录制的电视剧等电视节目,可以放到互联网上供其他人下载观看。( )
5.侵入任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只要不修改或删除数据就不违法。( ) 6.在网络投票中,利用刷票机或者购
买刷票服务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 )
7.当发现病毒时,它们往往已经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清除了毒,受到破坏的内容有时也是很难恢复的。因此,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
8.对于一个计算机网络来说,依靠防火墙即可以达到对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防护。( )
9.用户的密码一般应设置为16位以上。( )
10.使用最新版本的网页浏览器软件可以防御黑客攻击。( )
11.发现木马,首先要在计算机的后台关掉其程序的运行。( )
12.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同时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问题。( ) 13.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
14. 新修订《刑法》中有关失泄密处罚条款: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__七__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15.在网上利用银行卡购物、购买机票,以及交费时应该打开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和个人放火墙,防止银行卡病毒趁机而入。( )
16. 收到有关银行卡的陌生电子邮件时,不要随意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不要登陆对方提供的网址。( ) 17. 保护好自己的计算机,不接收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不要通过邮件发送不良信息。( )
18. 可以上网浏览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但不要下载、发送、上载、发表不良信息。( )
19. 提高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可以不抵制有害信息,但不要传播有害信息。( )
20. 可以买到“辐射屏蔽”的手机,更可以有防止辐射的手机膜。( ) 21. 进入网上银行后,在看到输入框时,不要急于输入信息,此时要检查IE是否启用加密链接(看看是不是有小锁的图标),并检查证书是否有效( )
22. 网页防骗中对要求重新输入账号信息,否则将停掉账号之类的邮件不予理睬。( )
23. 若想访问某个公司的网站,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输入网址前,有必要确认网址的来源。点击邮件中的链
接、短信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都是不可取的。( )
24.如果一个网址中含有“@”符号,3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软盘上的数据和文件。( )
33.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应该意识到,一般网址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符号的,因此不要使用这个网址。( )
25. 如果你使用数字用户专线或是电缆调制解调器连接因特网,没有必要安装防火墙软件,监视数据流动。( ) 26. 可以按常规思维设置网络密码,可以使用由数字、生日和学号组成,也不需要经常性地变换自己的口令密码。( )
27. 对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或亲友电子邮件的附件或邮件列表要保持警惕,不要一收到就马上打开。( ) 28.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29. 对不同的网站和程序,要使用不同的口令密码,不要图省事使用统一密码,以防止被“黑客”破译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 30. 在网上论坛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
31.若一张软盘上没有可执行文件,则不会感染病毒。( )
件,上网浏览就不会感染病毒。( ) 34.当发现病毒时,它们往往已经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清除了毒,受到破坏的内容有时也是很难恢复的。因此,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
35.计算机职业道德包括不应该复制或利用没有购买的软件,不应该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
36.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消除所有病毒.。37.匿名在网上发布信息不可能追查到来源。( )
38.网络游戏中的道具都是虚拟的,没有价值,偷来用用没关系。( ) 39.网络上的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
40.现实生活中非法的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可能并不违法。( ) 41.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42.现实生活中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适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 )
43.只是把一些“黄色”的内容放在
自己的QQ空间里,这不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 )
44.为增加点击率,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把好朋友拍的相片放在我的博客上,是一种侵权行为。( ) 45.网络游戏最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络。( )
46.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信息就是有价值的信息。( )
47.不随便与网友见面,即使约会也要有他人的陪同,并在公共场所见面。()
48.对他人在网络空间中存放的不愿让别人看到的内容,未经允许,也可以偷看和传播;( )
49.寒暑假放松一下,长时间上网玩游戏没有关系。( )
50.QQ空间设置了密码,可以放心地把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放在上面。( )
51.在互联时代,对网络的掌握和使用是跟阅读、写字、计算一样重要的一种能力。( )
52.熬夜玩网络游戏是高度危险行为。( )
53.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更多( )
54、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所以可以在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 )
55.媒体和名人发布的信息都是真的不需要去核查。( )
56.网络信息及其的丰富,所以它们都是有用的不需要进行筛选。( ) 57.在搜索引擎和相关专业网站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很好的网站。( ) 58.保存在计算机上的也可能丢失或损坏,应该进行备份( ) 59. 在工作日或上学时间,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以不超过180分钟为宜,既使在节假日,最好也不要超过300分钟( )
60.上网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所以不要合理的安排时间。( ) 61. 网络上有用之不完的资源和很多轻松愉快的内容,但是,我们仍不该花太多时间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 )
62. 网络中虽然有很多娱乐项目,但,在网络中的愉悦放松之外,还应珍爱生活,积极参加现实中的娱乐活动。( )
63.网络游戏盒电子竞技运动没有什么区别。( )
64.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仍然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法律权利。( ) 65.在网上进行讨论时不需要完整的阅读和了解他人的言论和观点,只需要说明自己的观点。( )
66. 尊重网络言论自由,不滥用网络技术来删除或剥夺其他人在网络中合法合理的言论。( )
67. 我们要积极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自觉抵制网络中可能出现的不健康内容。( )
68.可以登录不健康的网站,只要不传播就行。( )
69.在网上给他人发生争执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要和他争执下去。( ) 70. 无论是否存在他人或制度的监督,都应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71.因为是网上所以就可以随意做出承诺,不管能否实现。( ) 73.因为我要诚信待人所以要告诉陌生人我的真实信息。( )
73.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只要不把信息发布在网络中就不犯法。( ) 74. 在网络上并不能彻底隐藏身份,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追查到网络行为和信息来源。( )
75.在网络游戏中的道具、虚拟货币等虽然与人民币有对价关系,但是盗取仍不犯法( )
76.无意识接触到不良信息时可以进行观看或转载( )
77. 在个人邮箱、博客等网络空间发现不良信息时要及时删除。( ) 78.网络信息是安全的,不需要软件来
保护。( )
79.网络中的人肉搜索、传播流言、编制传播病毒等不良行为可能是违反法律的。( )
80.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提供的资料,要小心求证。( )
81. 在与网友进行网络交往时,因为见不到面所以不需要保持( )
填空题 (22题)
1.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予以处罚。 2.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 )。 3.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 )。 4.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 )。
5.形式责任处理办法: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 ),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 6. 犯罪分子往往是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以银行名义寄来的电子邮件,诱骗不知情的使用者连上假造的网站,要他们输入使用者( )、( ),或是( )等机密信息。
7.防范计算机病毒需要养成使用计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网络素养知识竞赛 题库(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