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网络素养知识
竞赛倡议书:
1.要自觉学法知法守法,不在网上宣传宗教、暴力、迷信、色情等内容; 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侵权责任法》
B.《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2.要积极遵守道德底线,不利用网络煽动闹事,不搬弄是非;
3.要时刻保持文明修养,不在网上随意谩骂、攻击他人;
4.要始终保持健康心态,不浏览,不访问淫秽网站;
5.要合法利用网络资源,不利用网络设备非法牟利,不盗取他人信息; 6.要发挥网络积极作用,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传播和发表低俗文化。 7.要时刻保持警惕意识,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随便约见网友; 8.要正确判断事实真相,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流言;
9.要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不沉溺网络游戏,不沉陷网络影视;
10.要时时维护自我尊严,不贪图小利,不因小失大。
(以下题库主要参考于《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知识竞赛》题库、《计算机安全》题库)
单选题:(85题)
1.我国___规定,利用网络侵害他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下列哪种行为发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____
A.网上查找学习资料 B.网络赌博 C.网络欺诈 D.网络售假
3.连续上网的时间长度以___为宜。
A.1-2小时 B.2-4小时
C.4小时以上 D.无所谓时间长短
4.以下行为没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是____。
A.将别人创作的内容拿来用于商业行为而不付报酬。
B.在网上下载盗版软件、影片等免费使用。
C.将别人的作品稍加修饰当做自己的。
D.和著作权人协商一致免费使用对方的作品。
5.我国首部文明上网系列丛书是____。
A.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 B.维护你的心-远离网络伤害 C.夏薇的网络世界
D.和平成长丛书
6. ____是世界上首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D.德国
7.我国工信部为综合治理网络环境所确定的“三谁原则”不包括____。
A.谁主管,谁负责 B.谁获利,谁负责 C.谁经营,谁负责 D.谁接入,谁负责
8.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游戏软件有时会成为计算机病毒的载体。
B.用杀毒软件杀毒就行了,都可以彻底清除。
C.专机专用或安装正版软件,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 D.计算机病毒在某些条件下被激活之后,才开始起干扰和破坏作用。
9.下面能抵御电脑辐射的方法是_____。
A.喝百事可乐 B.吃瓜子 C.喝绿茶 D.喝白开水
10.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属于______。
A.销售商 B.使用者 C.软件开发者 D.购买者 11.杀毒软件能够______。 A.消除已感染的所有病毒 B.发现并阻止任何病毒的入侵 C.杜绝对计算机的侵害 D.发现病毒入侵的某些迹象并及 时清除或提醒操作者
12.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应采取的正确步骤之一是______。 A.每天都要对硬盘和软盘进行格式化
B.决不玩任何计算机游戏 C.不同任何人交流
D.不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磁
盘
13.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症状可能有____。
A.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
B.文件长度变长 C.不能执行某些文件 D.以上都对
14.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_____。
A.会感染,但不会致病 B.会感染致病,但无严重危害 C.不会感染
D.产生的作用尚不清楚 15.在磁盘上发现计算机病毒后,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______。 A.删除已感染病毒的磁盘文件 A.确认您手头常备一张真正“干净”的引导盘
B.及时、可靠升级反病毒产品 C.在新购置的计算机软件中进行B.用杀毒软件处理 C.删除所有磁盘文件 D.彻底格式化磁盘
16.防止计算机中信息被窃取的手段不包括______。 A.用户识别 B.权限控制 C.数据加密 D.病毒控制 17.下列不属于网络系统安全的技术是______。
A.防火墙 B.加密狗 C.认证 D.防病毒 18.抵御电子邮箱入侵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不用生日做密码 B.不要使用少于5位的密码 C.不要使用纯数字 D.自己做服务器
19.不属于常见的危险密码是______。
A.跟用户名相同的密码 B.使用生日作为密码 C.只有4位数的密码 D.10位的综合型密码
2O.不属于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的是______。
病毒检测
D.经常整理磁盘,并删除一些无用的文件。
21.一般性的计算机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可由____受理
A.案发地市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B.案发地当地县级(区、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C.案发地当地县级(区、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D.案发地当地公安派出所 22..计算机刑事案件可由_____受理 A.案发地市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B.案发地市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C.案发地当地县级(区、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D.案发地当地公安派出所 23.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故和案件,应当在_____内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A.8小时 B.48小时 C.36小时 D.24小时
2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与信息安全有
关的法规是_____。 A.国际互联网管理备案规定 B.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C.网吧管理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5.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且影响他人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产生后果严重的,将受到____处罚 A.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拘留 C.罚款 D.警告
26.下列《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办法》中允许的是______。 A.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B.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C.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D.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的言论 27.赵某对办公软件进行解密,并制成光盘在网上销售。赵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______ A.只承担民事责任。
B.只承担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 C.承担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的同时,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D.或者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行政责任。
28.杀毒软件能够______。 A.消除已感染的所有病毒 B.发现并阻止任何病毒的入侵 C.杜绝对计算机的侵害
D.发现病毒入侵的某些迹象并及时清除或提醒操作者
29.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软件是一种商品
B.软件借来复制也不损害他人利益 C.《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著作权进行保护
D.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是一种侵权行为
3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______。 A.程序 B.电子元件 C.微生物“病毒体” D.机器部件 31.对于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所有软件都可以自由复制和传播 B.受法律保护的计算机软件不能随意复制
C.软件没有著作权,不受法律的保护D.应当使用自己花钱买来的软件 3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______。 A.传播性、潜伏性和破坏性 B.传播性、潜伏性和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和易读性 D.传播性、潜伏性和安全性 33.计算机病毒会造成______。 A.CPU的烧毁 B.磁盘驱动器的损坏 C.程序和数据的破坏 D.磁盘的物理损坏
34.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下列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天都要对硬盘和软盘进行格式化B.决不玩任何计算机游戏 C.不同任何人交流
D.不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磁盘 35.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不正确的是______。
A.将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内
B.对重要的数据常作备份 C.关机前退出所有应用程序 D.使用标准的文件扩展名
36.我国政府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
护条例》于______开始实施。 (1991.6 发布)
A.1986年10月 B.1990年6月 C.1991年10月 D.1993年10月 ?37.计算机病毒传染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A.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病毒程序 B.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
C .(A)和(B)不是必要条件 D.(A)和(B)均要满足
38.以下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段恶意程序
B.计算机病毒不会破坏计算机硬件系统
C.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数据存储介质的交换以及网络的链路 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
39.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造成___的损坏。
A.磁盘 B.磁盘驱动器 C.磁盘和其中的程序和数据 D.程序和数据
40.某部门委托他人开发软件,如果无书面协议明确规定,则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______。 A.受委托者 B.委托者 C.双方共有 D.进入公有领域
4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人死后______年。
A.10 B.15 C.20 D.50 42.网上“黑客”是指______的人。 A.匿名上网 B.总在晚上上网 C.在网上私闯他人计算机系统 D.不花钱上网
43《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阐明,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网络素养知识竞赛 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