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西长治红山工业广场改扩建项目地灾评估报告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要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

3.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下部石炭系太原组15号和二叠系山西组3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场调查以及查阅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评估区内无采煤活动,现有采空区位于评估区外东北、西南部,距离评估区最近处约50m。现状条件下不存在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经野外调查,工业广场拟建煤场、办公楼及宿舍楼区域已进行挖方切坡,在场地西部形成人工挖方边坡,长约100m,高8~13m,坡度约60°。坡体地层上部为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粘土。现状条件下没有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34

图3-1 已形成挖方边坡示意图

评估区分布于由北向南流向的小沟谷中,该沟长约1.2km,沟底部呈“V”型,底宽约100m左右,汇水面积约为0.2km2。沟谷区地形较平坦,两岸地形起伏不大,地面坡度较缓一般为10~15°。沟谷中松散堆积物较少。该沟谷为一条季节性山洪冲沟,常年无水,雨后洪水迅速排出评估区,沟谷排泄畅通。目前沟谷内松散堆积物少,调查访问该沟谷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泥石流。

3.2 小结

评估区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长治山间盆地南缘,属低中山丘陵区,评估区内无采煤活动,未发现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不存在下伏煤层采空引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评估区拟建场地区域虽已进行挖方切坡,但现状条件下没有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评估区分布于由北向南流向的小沟谷中,沟谷内松散堆积物少,汇水面积小,调查访问该沟谷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泥石流。

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发育。

35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地质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降水或人类活动因素等激发下,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调节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致灾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范围、危险性和危害程度。

4.1工程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现状调查,改扩建工业广场已经完成挖填方工作,在场地西部形成1处挖方边坡,没有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工业场地今后建设过程中,没有大的挖填方工程,不会形成高陡边坡,也无弃土堆放,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2 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4.2.1建设工程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工业广场拟建煤场、办公楼及宿舍楼区域已进行挖方切坡,场地西部形成的人工挖方边坡长约100m,高8~13m,坡度约60°。坡体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粉质粘土,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粘土及粘土。自然坡体经人工挖方后,边坡原有自然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已被破坏,因此在坡率不当、较大降水、各种振动、长期风化冻融等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挖方边坡与新建4层宿

36

舍楼距离约30m,边坡最大高度13.0m,预测一旦发生崩塌或滑坡,不会对楼房造成直接破坏,但对坡下过往行人构成威胁,威胁人数小于10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2.1建设工程遭受现有采空区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2007年4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编写的《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及备案证明,建设用地区保安煤柱范围东北、西南部分布有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2004年以前形成的3号煤层采空区,采煤方法为耙斗高落式采煤法,采空区埋深约210m,开采厚度约5.3~5.7m,平均5.5m,采空区面积约3.07km2。采空区影响范围内未出现过地面裂缝与地面塌陷,表明采空区仍有可能处于临空状态。

依据“三下”采煤规程,现有采空区地表移动范围可按下述公式概算:

L?H1ctg?1?H2ctg?2

L:影响宽度(m);

H1、H2:分别为松散层厚度、岩层厚度;

:分别为松散层移动角(45°)、岩层移动角(73°);

按照采空区之上松散层厚度30m、基岩厚度180m,由此确定的采空区地表影响范围90m。

从图2-1评估区与采空区分布图可知,现有采空区距离评估区最近处约40m,表明工业场地保安煤柱范围内没有采空区分布,建设用地区地表建设工程不受现有采空区影响,建设工程遭受现有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7

4.2.2 建设工程遭受未采区今后开采引发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查阅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评估区内压覆有煤炭资源,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3号煤层和石炭系太原组15号煤层。将来设计主要开采15号煤层,15号煤层埋深为110~360m,15号煤层厚度为3.17~5.50m,平均4.23m。

为定量计算煤矿开采所有煤层后地表变形情况,下面依据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程》)中的经验公式,主要计算评估区各场地在15号煤层开采后可能对地表的影响程度。

工业场地区为一轴向北西的向斜构造,两翼地层平缓基本对称,煤层倾角约5°。为定量评价煤矿开采后地表变形特征,对煤层开采后地表最大移动、变形和倾斜值进行概算。概算公式如下: ① 最大下沉值:Wmax= m·q·cosα ② 最大曲率值:Kmax=±1.52 ③

Wmax最大倾斜值:Imax=rWmaxr2

④ 最大水平移动值:Umax= b·Wmax ⑤ 最大水平变形值:εmax =±1.52式中:q—下沉系数; m —煤层采空区厚度;

r —主要影响半径,其值为采深与主要影响角正切值tgβ之比; α—煤层倾角;

38

bWmaxr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西长治红山工业广场改扩建项目地灾评估报告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山西长治红山工业广场改扩建项目地灾评估报告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35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