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至1956年的1700多年间共发生地震42次,其中有破坏性的8次,强度4~5级,据国家地震局对该区地震鉴定,本区处于临汾和邢台两大地震带之间,为相对稳定区,属太行山亚弱地震带。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D表D1中对照,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6 工程地质条件
2.6.1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山西裕宏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提交的《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煤场、办公楼和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下简称“勘察报告”),评估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晚期的冲填土(Q42m1),第四系中更新统堆积的粉质粘土(Q2)和强风化泥岩(P2sh)组成。
第①层:冲填土,黄褐色,含煤矸石、碎石块和少量素填土等。结构松散,该层层厚0.40~9.00m,层底埋深为0.40~9.00m。
第②层:粉质粘土(Q2)
黄红~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风化岩粒等,湿、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介于5~22击之间,平均13.2击。在部分钻孔中均缺失该层。该层层厚0.90~12.20m,层底埋深2.60~15.10m。地基承载力一般160~180Kpa。
第③层:强风化泥岩(P2sh)
灰黄色,碎屑结构,碎裂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隙被风化岩碎屑充填。岩芯呈短柱状,芯样易破碎。强风化,属较软岩石。本次勘察各勘探点均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深度为20.80m,最大揭露厚度
29
17.40m。地基承载力为300Kpa。
拟建场地可不考虑湿陷性土的影响,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在基础开挖全部挖除第①层土后,场地土可视为均匀地基土。 2.6.2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
矿区内3号煤层埋深相差悬殊。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局部夹中粒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厚度较大,稳固性一般较好。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工程地质性能较差。15号煤顶板为厚层致密块状石灰岩(K2),稳固性好,但其下存在厚度不大的炭质泥岩伪顶,易随开采而塌落。据邻近长治县王庄煤矿详查资料,K2灰岩的极限抗压强度为78.4~97.7MPa,属坚硬岩石;内聚力为15.7~20.2MPa,内摩擦角为32°~38°40′,普氏坚固系数为6.3~13。底板以黑色含黄铁矿泥岩为主,工程地质性能一般。据矿方开采情况,顶底板较易管理,底板未出现低鼓现象。
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属“较差”。
2.7 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在区域范围内属辛安泉域补给迳流带区。
根据含水介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等,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夹碳酸盐岩类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四类。
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评估区内奥灰岩溶含水层埋深大,以上马家沟组一段下部灰岩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富水性较强。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以东部区域岩溶水的侧向补给为主,岩溶水流向NWW,转而向南往本省东南部郭壁泉方向迳流排泄。据以往区域岩溶水资料及近年来岩溶水位总体持续下
30
降的变化趋势分析,区内主要奥灰岩溶含水层水位标高在650m左右,深井出水量多在15~30m3/h之间,单位涌水量为1.5~4 l/s?m,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SO4-Ca?Mg型水。
该含水层在石灰岩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沟谷的切割,局部又以泉的形式排泄。属富水性强的地下水含水层,是矿区及区域内工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
2、太原组、山西组砂岩碎屑岩类夹碳酸盐岩类裂隙水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碎屑岩沉积,厚80~120m,该含水层在区内部分地段埋深较大,含水层层间为厚度不等的泥岩类隔水层,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具承压性,局部地段为潜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一般含水层岩溶及裂隙不够发育,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大多在0.139L/s.m以下。
该含水层接受上伏含水层的补给顺层运移及大气降水的补给,在无构造沟通或人为破坏区,各含水层相对独立,水力联系差,地下水主要以层间运移为主。
3、二叠系砂岩碎屑岩类裂隙水
主要为二叠系陆相、过渡相碎屑岩组成。二叠系石盒系组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厚400~600m,单位涌水量0.472L/s.m,属弱富水性含水层。裂隙水除少部分沿构造破碎带向深部运动外,以沿走向运动为主。迳流区与排泄区不明显。由于相对呈层状,不同层位的含水层各补给区域构成若干小的含水系统,其间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埋藏类型以季节性潜水为主,接受降水补给,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
4、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一般为透水不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局部较大沟谷底部的
31
全新统砂砾石层。根据 “勘察报告”评估区水位埋深为2.0~6.0m,富水性较弱,水质较好,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的补给,向地表及下伏基岩风化壳含水层排泄。
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
2.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及其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采煤、矿区及交通建设等。 1、采煤活动
评估区内压覆有煤炭资源,其中石炭系太原组15号煤层和二叠系山西组3号为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场调查以及查阅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省沁水煤田长治县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评估区3、15号煤层未开采,无采煤活动。
评估区外东北、西南部存在采煤活动,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采煤历史较为悠久,主要开采3号煤层,根据访问,釆改采用前耙斗高落式采煤法,斜井开拓,目前已知的3号煤层采空区为3.07km2。
现有采空区位于评估区外东北、西南部,距离评估区最近处约40m,见采空区分布图2-1。评估区地表尚未发现有裂缝或塌陷现象,采煤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
32
图2-1 采空区分布图
2、场地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为工业场地整平及地基工程。现状调查期间,工业广场已经完成拟建场地挖填方工作,在场地西部形成1处挖方边坡,目前处于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场地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
3、交通建设
矿井工业场地与外部联络的公路运输网已经基本形成,主要依托矿井工业场地紧邻长(治)~陵(川)二级公路及部分乡镇间公路为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生活服务。新建道路长度较短,沿线不需设置大的建、构造物,在原有地形上进行地基处理即可以建设,对地质环境破坏小,没有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评估区及其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强烈。
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西长治红山工业广场改扩建项目地灾评估报告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