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习题集
目 录
第一章 数理逻辑 .................................................................. 2 第二章 集合 ....................................................................... 14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五章 二元关系 ................................................................ 22 二元关系 ................................................................ 36 无限集合 ................................................................ 50
第1页 共53页
第一章 数理逻辑
1.1 命题
1. 设P是命题“天下雪”;Q是命题“我去镇上”;R是命题“我有时间”。 (a) 用逻辑符号写出以下命题:
(i) 如天不下雨和我有时间,那么我去镇上; (ii) 我去镇上,仅当我有时间; (iii) 天不下雪;
(iv) 天正在下雪,我也没去镇上。 (b) 对下述命题用中文写出语句: (i) Q?(R??P); (ii) R?Q;
(iii) (Q?R)?(R?Q); (iv) ?(R?Q)。 2. 否定下列命题: (a) 上海处处清洁; (b) 每一个自然数都是偶数。
3. 说出下述每一命题的逆命题和逆反命题: (a) 如果天下雨,我将不去; (b) 仅当你去我将逗留;
(c) 如果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方程xn?yn?zn无正整数解(费尔马最后定理); (d) 如果我不获得更多帮助,我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4. 给P和Q指派真值T,给R和S真值F,求下列命题的真值: (a) P?Q?R??((P?Q)?(R?S)); (b) ?(P?Q)??R?((Q??P)?R??S); (c) P?(Q?R??P)?Q??s。 5. 构成下列公式的真值表: (a) Q?(P?Q)?P;
第2页 共53页
(b) (P?Q?Q?R)?P??R。
6. 证明下列公式的真值与它们的变元值无关: (a) P?(P?Q)?Q;
(b) (P?Q)?(Q?R)?(P?R)。
7. 对P和Q的所有值,证明P?Q与?P?Q有同样的真值。证明(P?Q)?(?P?Q)总是
真的。
8. 设?是具有两个运算对象的逻辑运算符,如果(x?y)?z与x?(y?z)逻辑等价,那么运算
符?是可以结合的,
(a) 确定逻辑运算符?、?、?、?哪些是可结合的; (b) 用真值表证明你的断言。
9. 指出一下各式哪些不是命题公式,如果是命题公式,请说明理由:
((?P)?(P?Q))?R); (a) ((Q?(P?Q))?P)。 (b) (
1.2 重言式
10.指出下列那些命题是重言式、偶然式和矛盾式: (a) P??P; (b) P??P; (c) P??(?P);
(d) ?(P?Q)?(?Q??P);
(P?Q)?(?P??Q); (e)
(f) (P?Q)?(Q?P); (g) P?(Q?R)?(P?Q?P?R);
(P?Q?P)?(P?Q); (h)
(i) ((P?Q)?(R?S))?((P?R)?(Q?S))。
11. 对下述每一表达式,找出仅用?和?的等价表达式,并尽可能简单: (a) P?Q??R; (b) P?(?Q?R?P); (c) P?(Q?P)。
第3页 共53页
对下述每一表达式,找出仅用?和?的等价表达式,并尽可能简单: (a) P?Q??P;
(b) (P?(Q??R))??P?Q; (c) ?P??Q?(?R?P)。
12. 用化简联结词?的左边成右边的方法,证明以下是重言式:
(P?Q)?P)?T; (a) ((b) (Q?P)?(?P?Q)?(Q?Q)?P。 13. 证明下列等价关系:
(a) P?(Q?P)??P?(P??Q); (b) (P?Q)?(R?Q)?(P?R?Q);
(c) ?(P?Q)?(P?Q)??(P?Q)?(P??Q)?(?P?Q); (d) ?(P?Q)?P??Q。 14. 求出下列公式的最简等价式:
(P?Q)?(?Q??P))?R; (a) ((b) P??P?(Q??Q);
(c) (P?(Q?S))?(?P?(Q?S))。 15. 证明下列蕴含式: (a) P?Q?(P?Q); (b) P?(Q?P);
(c) (P?(Q?R))?(P?Q)?(P?R);
(P?Q)?Q?P?Q; (d)
((P??P)?Q)?((P??P)?R)?(Q?R)。 (e)
16. (a) 与非运算符(又叫悉菲(Sheffer)记号)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可以看出
P?Q??(P?Q),试证明
(i)P?P??P;
(ii);(P?P)?(Q?Q)?P?Q; (iii)(P?Q)?(P?Q)?P?Q。
第4页 共53页
(b) 或非运算符(又叫皮尔斯(Peirce)箭头)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它与?(P?Q)逻辑等价。对下述每一式,找出仅用?表示的等价式。 (i)?P; (ii)P?Q; (iii)P?Q。
0 0 0 1 1 0 1 1 P Q P?Q 1 1 1 0 P Q 0 0 0 1 1 0 1 1 P?Q 1 0 0 0 17. (a) 用真值表证明?和?互相可分配;
(b) ?、?和?对自己可分配吗? 18. 求出下列各式的代入实例:
(a) (((P?Q)?P)?P):用P?Q代P,用((P?Q)?R)代Q; (b) ((P?Q)?(Q?P));用Q代P,用P??P代Q。
1.3 范式
19. 对任一指派,i?j时,为什么mi和mj不能同时为真?为什么Mi和Mj不能同时为假? 20. 求下列各式的主合取范式:
(a) P?Q?R??P?Q?R??P??Q??R; (b) P?Q??P?Q?P??Q; (c) P?Q??P?Q?R。
21. 求下列各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a) ; (?P??Q)?(P??Q)(b) P?(?P?(Q?(?Q?R))); (c) (P?Q?R)?(?P?(?Q??R)); (d) P??Q?S??P?Q?R。
1.4 联结词的扩充与归约
第5页 共53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离散数学》习题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