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7.3安全目标:确保工程无重大伤亡事故,杜绝死亡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7.4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北京市文明样板工地,创建国内一流的安全文明施工地。
7.5环境施工目标:确保环境达标,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发生扰民和环境污染事项的发生。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详细会审图纸,编制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根据工程特点,针对重点关键工序组织专项技术攻关。测量人员接收高程水准点及建筑物位置控制桩,完成建筑物的轴线、高程控制网的放线工作。建立现场试验室,完成试验设备计量标定。 2、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所需设备要在进场前完成检修,达到运转正常的条件。进场设备型号、数量、时间要满足施工计划要求,并配备一定的易损件配件,便于现场及时维修更换。 3、劳动力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组织部门在公司内部对施工作业队伍进行择优录取,组织各工种劳动力按需进场。所有拟定的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消防等项目的技术培训和交底。 4、物资准备
物资部门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对施工用材料提前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对材料质量进行验证,并按照材料需用量计
10
划,组织合格材料进场。 5、现场准备
进场后组织清理、平整场地,查清、清除障碍物,保护永久地上地下设施,硬化道路,临电、临水施工,建设生活区、办公区、加工区、材料库、试验室,接通通讯电话。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临建。办理各种施工手续,建立与政府、社会的公共关系联系网络,包括市建委、工程质量监督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市容城管、街道、派出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相关、相邻单位等。通过逐一走访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为工程施工有序进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内外环境。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1、现场根据原有占地区域设定围墙,施工现场地面全部采用150厚混凝土硬化,施工现场南、北面设宽6米的单向施工道路,东南、西北角设出入大门。施工场区大门设宽6米,并标有企业标志。沿道路路边设排水沟,在两大门处设洗车池。现场设污水沉淀池,施工用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2、临时供电由西南变压器提供电源接入现场配电室,供水由市政水网接入,施工临时用水干管100厘米直径,并利用建筑本身消防蓄水池设加压泵用于高层施工及消防用水;施工用水、用电在厂区内环型设置,埋深80厘米,按最短距离布置到各设备和建筑物使用部位,现场临时消火栓共设8处,配电箱5处,每楼层配置消火栓、配电箱各一个。现场设总电表、水表。
3、结构阶段现场设置三台塔吊做垂直运输,一台臂长70
11
米的21B自升式固定起重机安装位置在北侧基坑外,二台臂长40米的21B自爬式起重机安装位置在A、B塔电梯厅,主体结构至六层后在塔楼分别设置室外电梯一部,进入砌体、抹灰工程施工阶段,在首层结构楼层设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各一台。
4、因场地狭窄,在现场外租地设生活区、加工场,钢筋、模板加工成品运至现场后直接吊运到作业区。 施工现场布置材料临时周转场地、材料库房、试验室、木工棚、配电室、办公室。现场采用环保可移动厕所。加工区主要为钢筋、模板加工,需场地3000平方米。生活区为施工人员生活居住,需场地2000平方米。
现场临设布置详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三。
六、施工总进度计划
因本工程工期短,质量标准要求高,给施工组织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在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中,要有效的组织减短分部分项工程工期,合理安排工序之间立体交叉作业。为使工程按期竣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抓好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的施工,减少或防止季节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编制出详细的季节性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见附图四。
七、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1平面控制:本工程建筑平面形式呈矩形布置,为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建立轴线控制网,以5轴、11轴、OA轴、E轴、K轴、H轴为控制轴线形成平面控制网。使用全站仪投
12
测控制桩,由控制桩投测施工用控制轴线,施工中直接利用ZL铅直仪往上传递轴线,经复核后进行细部放样。
1.2高程控制: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上,在建筑物四角柱上投测基准点,且在同一施工平面层上至少引测三个高程点,并抄测墙、柱楼层50线。
2、基坑降水
2.1进行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K及影响半径R,为降水施工提供相关参数。
2.2在在基坑内部设置自渗井点,自渗井点设计深度以进入细中砂⑼层为原则,直径600mm,间距15×15m,确定自渗井点底标高为-25m。
2.3基坑周围设置管井抽取⑻1层以下透水层中的地下水,达到降低基坑内地下水水位。管井直径600mm,间距10.5m,设计底标高为-31m。
2.4在基坑四周及基坑中心设置水位观测井对水位进行长期观测,观测井直径600mm,设计底标高为-31m。
2.5先施工自渗井点,后施工抽水井点。根据观测降水结果进行土方施工。
3、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
3.1根据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地质资料及周边建筑物等情况,基坑支护体系采用护坡桩及锚杆联合支护结构。-19.1m基坑护坡桩及锚杆设计:护坡桩(A型桩)直径800mm,间距1.5m,桩顶标高为-3.6m,桩底标高-24.0m,嵌固深度为4.9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锚杆两道设计,标高-7.0m和-13.0m,水平间距1.5m,腰梁2工25b。 -20.8m基坑护坡桩及锚杆设计:护坡桩直径800mm,间距1.5m,桩顶标高
13
为-3.6m,桩底标高-26.0m,嵌固深度为5.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设计锚杆三道,标高-3.25m和-8.75m,水平间距3.0m和1.5m,腰梁2工25b。
3.2桩顶帽梁设计:护坡桩顶设帽梁一道,帽梁顶标
高为-3.0m,底标高为-3.6m。帽梁高度为600mm,宽度为800mm。帽梁主筋为8Φ20,架立筋为2Φ16,箍筋为ф8@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3.3帽梁顶砖挡墙设计:为防止地表水涌入基坑,砖挡墙顶部应高于地表20cm,因此砖挡墙顶标高-0.25m。挡墙采用框架梁柱填充370mm加筋墙的形式,墙顶设一道压梁,墙中设一道圈梁。砖挡墙每隔3.0m设一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尺寸:250×370mm,构造柱主筋为4Φ16(主筋插入帽梁中),箍筋为ф6@200。砖墙内圈梁截面尺寸为250×370mm,主筋为4Φ16,箍筋为ф6@200。砖墙顶压梁截面尺寸为200×370mm,主筋为4Φ16,箍筋为ф6@300。砖墙内部沿高度方向每0.5m设一道2ф6通长拉结筋,锚固于构造柱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3.4桩间土体支护设计:采用挂网锚喷法进行支护。护坡桩间土体修整成拱型,在土壁上插入30cm长Φ16钢筋,钢筋露出土面50mm,用以固定钢筋网,沿竖向放置三根ф6通长钢筋,横向ф6钢筋间距300mm。钢丝网网孔间距50×50mm,钢丝网用射钉枪固定在桩体上,喷射50mm厚混凝土。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石屑=1:2(重量比),水灰比为0.45。
3.5土方开挖工程:本工程采用反铲式挖土机配合自卸汽车
进行挖土。土方开挖将基坑平面划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区。按锚杆标高(低于锚杆孔位0.5m)结合挖土机性能竖向分为四层开挖。整个土方开挖过程按照“分层开挖,先锚杆后挖土”的原则组织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厦施工组织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