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首先,对于所有传输信道i的一个中间计算变量Ni,*,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Ni,*?1 ?(maxNiTTI,l)??l?TFSiFi 然后,通过4.2.7节中的公式从Ni,*得出中间计算变量?Ni,*,对于所有TrCH i。
为了计算所有的TrCH i,所有的TF l 和在最大TTI中序号为m的所有TTI
,m的参数?NiTTI,我们先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中间计算变量?Nim,max:,l?Nim,max?Fi??Ni,*
,mNpin,max和NpiTTI,max的计算
为压缩模式创建间隙和当时隙格式改变后,压缩模式比正常模式所包含的数据比特数少时,为应付被压缩帧所提供的数据比特数减少的情况,需在TrCH i上清除的比特数记为Npni,max,在TTI的每一个无线帧n中都将为TrCH i的传输格式组合计算该值,其中TrCH i的比特数为最大。
TTI中每一个无线帧n的Npin,max的计算如下:
当i从1到I时,使用4.2.7节中的公式(1)计算中间变量Zi,计算中用(NTGL[n] + (Ndata,* – N’data,* ))代替Ndata,j,则
Npin,max?(Zi?Zi?1) i从1到I
,m相应于TTI中TrCH i的压缩模式中间隙的总比特数NpiTTI,max的计算如下:
n?(m?1)?Fi?1n?m?Fi NpTT,Imi,max??Npni,max
,cm,m最高TrCH比特速率的速率匹配数?NiTTI计算如下: ,max,cm,mTTI,m ?NiTTI??Nim,max,max?Npi,max
,cm,m如果?NiTTI?0,那么对于TrCH i,速率匹配的输出数据和输入数据是完,max全相同的,并且在4.2.7.5节中的速率匹配算法可以不必执行。
34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cm,m如果?NiTTI?0,则需要执行4.2.7.5节中的速率匹配算法,并且需要应,max,m用4.2.7.2.1.3节和4.2.7.2.1.4节中所列的参数来计算eini,eplus,eminus和?NiTTI。 ,l
4.2.7.2.1.3 不编码和采用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TrCHs)的速率匹配参数的确定
?Ni??Ni,max
I,cm,m对打孔压缩模式,?Ni的定义为:?Ni??NiTT,而不是前面的关系。 ,maxa=2
TTINmax?maxNil
l?TFS?i?对于 具有TF l的TrCH i的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用4.2.7.5节中的算法计算出速率匹配模式。在输入时用到了下列参数:
TTI Xi?Nileini?1
eplus?a?Nmax
eminus?a??Ni
如果?Ni?0则打孔,否则重复。当4.2.7.5节的算法在运行时,?NiTTI,l的值可以通过对重复或打孔的计数来计算。?NiTTI,l的结果值可以由下面的表达式表示:
??Nmax?Xi??NiTTI????sgn(?Ni) ,lNmax??,m对于打孔压缩模式,上式得出的结果为?NiTTI,而不是?NiTTI,l,l。
4.2.7.2.1.4 采用Turbo编码的传输信道(TrCHs)的速率匹配参数的确定
如果采用Turbo编码的TrCHs中执行了重复,也就是?Nmax?0的情况,参
35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数就使用4.2.7.2.1.3节中的参数。如果在采用Turbo编码的TrCHs中执行了打孔,将使用下面的参数。符号b被用来表示系统指示比特(b=1),第一奇偶比特(b=2),和第二奇偶比特(b=3)。
a=2 当b=2时 a=1 当b=3时
b=1时的系统指示比特将不会被打孔。
/2?,b?2???Ni,max ?Nib??在打孔压缩模式下,将使用下面的关系来代替
/2?,b?3???Ni,max上面的关系:
,cm,m?Nib???NiTTI/2?, b=2 ,max,cm,m?NibI???NiTTI/2?, b=3 ,maxTTINmax?maxNil/3
l?TFS?i???对于具有TF l的TrCH i的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用4.2.7.5节中的算法计算出速率匹配模式。在输入时用到了下列参数:
TTIXi?Nil/3
eini?Nmax
eplus?a?Nmax
eminus?a??Nib
当4.2.7.5节的算法在运行时,?NiTTI,l的值可以通过对打孔的计数来计算。
?NiTTI,l的结果
值可以由下面的表达式表示:
?NTTIi,l??Ni2?Xi???Ni3?Xi?? ????0.5???NmaxNmax???????? 36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在上面的方程式中,右边第一项代表b=2 时的打孔数,第二项代表b=3 时的打
,mTTI孔数。对于打孔压缩模式,上式得出的结果为?NiTTI,而不是?N,li,l。
4.2.7.2.2 可变位置传输信道(TrCHs)的速率匹配参数的确定
4.2.7.2.2.1 正常模式﹑由高层调度调度的压缩模式和减小扩频因子的压缩模式
首先,所有的传输信道i和所有结合j的传输模式的中间计算变量 Ni,j 在下列公式中给出:
Ni,j?1?NiTTI,TFi?j? Fi那么将求出每个传输信道i的速率匹配系数RFi,以便求出CCTrCH的比特率是极大值时的DTX比特数的最小值。RFi率由下式定义:
RFi?Ndata,*j?TFCSmax??RMi?Ni,j?i?1i?I?RMi
TTI?NiTTI,l 的参数的计算在两个阶段里执行。在第一阶段,计算出?Ni,l 假设
的临时数值,并且在第二阶段被核定和修正。在第一阶段,通过使用 RFi 率,确保在CCTrCH的比特率是最大时,指出DTX的插入比特数是最小的。但是它不能保证最大的CCTrCH的比特率比 Ndata,*的更小。每10ms,后面能达到要求的情况在第二阶段完成保证通过核对与可能的修正。
在第二阶段的末尾, ?NiTTI,l最接近的数值是一个确定值。
在第一阶段,利用下面的公式定义了对于所有的传输信道i和它的一些传输格式l所假设的临时 ?NiTTI,l :
TTI??Ni,l?RFi??NTTI?Fi???i,l???Fi???Ni,lTTI?TTI?N??Ni,ldata,*RMiFi??I??maxFij?TFCS?RMi?Ni,j?i?1?????TTI??Ni,l???
下面的算法描述了第二阶段的情况: for all j in TFCS do
37
-- 对于所有的 TFC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D??i?1i?ITTINiTTI,TFi?j???Ni,TFi?j?Fi -- 对于TFC j的CCTrCH 的比特率 (bits /10ms)
if D?Ndata,* then for i = 1 to I do
-- 对于所有的 TrCH
?N?Fi??Ni,j -- ?Ni,j 由Ni,j 通过节4.2.7中所给出的公式得到。
if ?NiTTI,TFi?j???Nthen
?NiTTI,TFi?j???N
end-if end-for end-if
end-for
如果 ?NiTTI,l?0 ,那么对于具有TF l的TrCH i,速率匹配的输出数据与输入数据是相同的并且不必执行第4.2.7.5节中速率匹配的算法。
如果?NiTTI,l?0 则需要使用4.2.7.2.2.2节和4.2.7.2.2.3节中所列的参数来确定eini, eplus,和 eminus。
4.2.7.2.2.2 不编码和采用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TrCHs)速率匹配参数的确定
TTI ?Ni??Nil
a=2
对于具有TF l的TrCH i的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用4.2.7.4节中的算法计算出速率匹配模式。同样在输入中也用到了下面的参数:
Xi?Nil eini?1
TTI
38 保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