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4.2.3.3 编码块的连接

每一个码块经过信道编码后,如果Ci大于1,这些码块进行级连。最小索引号r的码块先从信道编码模块中输出,否则,这个编码块单独输出。这些输出比特可表示为ci1,ci2,ci3,?,ciEi,其中,i是传输信道(TrCH)号,并且Ei = CiYi. 按下列关系定义输出比特:

cik?yi1k k = 1, 2, …, Yi

cik?yi,2,(k?Yi) k = Yi + 1, Yi + 2, …, 2Yi

cik?yi,3,(k?2Yi) k = 2Yi + 1, 2Yi + 2, …, 3Yi

?

cik?yi,Ci,(k?(Ci?1)Yi) k = (Ci - 1)Yi + 1, (Ci - 1)Yi + 2, …, CiYi

如果没有码块输入到信道编码模块 (Ci = 0),则信道编码模块没有输出. Ei = 0.

4.2.4 无线帧尺寸均衡

无线帧尺寸均衡是指对输入比特序列进行填充以保证输出可以分段成相同大小为Fi的数据段,如4.2.7中所示。无线帧尺寸均衡仅在上行链路(UL)进行(在正常模式和通过减少SF和高层调度实现的压缩模式中,下行链路(DL)速率匹配输出块长总是Fi的整数倍。通过打孔实现的压缩模式中,在插入p-比特后的第一个交织器输入块的长度总是Fi的整数倍)。

输入到无线帧尺寸均衡的比特序列用ci1,ci2,ci3,?,ciEi来表示,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Ei为比特数量。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ti1,ti2,ti3,?,tiTi,其中Ti为比特数量。输出比特序列可由下式得到: tik = cik, for k = 1… Ei and

tik = {0 | 1} for k= Ei +1… Ti, if Ei < Ti

19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其中

Ti = Fi * Ni and

Ni??EiFi? 为尺寸均衡后每个分段的比特数量

4.2.5 第一次交织

在打孔的压缩模式中,被压缩的无线帧引入一种比特,这些比特在原有的值{0, 1, ?}上又标记了第四个值,标记为p,这些比特无线帧的第一个比特,它们在后面的复用过程中被删除,并产生实际的间隙。在包含压缩的无线帧的TTI上,为了给这些p比特留出空间,在速率匹配时要进行额外的打孔操作。

4.2.5.1 在输入第一次交织的比特序列中添加标记比特

在正常模式,高层调度压缩模式或减少扩频因子完成压缩模式:

xi,k = zi,k and Xi = Zi

,m在打孔和固定位置的压缩模式中,比特zi,k, k=1, …, Zi,加上NpiTTI,max个标记为,mp的比特构成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序列 xi,k ,且Xi = Zi+ NpiTTI这将在后面讨,max,

论。

,mNpiTTI,max在6.2.7节速率匹配中定义。

P1Fi (x)定义为长度为Fi ?10ms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上的列间置换函数。如6.2.5.2.表26中的定义P1Fi (x)是x在log2(Fi)比特上的比特翻转函数。 注1:

C[x], x= 0 到 Fi– 1, 在传输时间间隔(TTI)的Fi 个数据段的每一段

中,需插入p比特的个数。x是置换前的列号,即,在第一次交织的

?Fi?x每一列中。对于固定位置x从0到Fi–1, C[P1Fi(x)]=Npim在下,max 。

面的初始化过程中,它被标记为Npim?Fi?x。

注 2:

cbi[x], x=0 to Fi – 1, 在TTI的 Fi 个数据段的每一个段中,需插入的p比特个数的计数器,即,在第一次交织的每一列中,x是置换前的列号。

col = 0

20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while col < Fi do

-- col 是列置换后的的列号

C[P1Fi (col)] = Npim?Fi?col

-- 在第m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Fi 个数据

段的每一个段中,初始化需插入p比特的数目。

cbi[P1Fi (col)] = 0 在 传输时间间隔((TTI)的FI个数据段的每一个段中,初始化需插入p比特个数的计数器 col = col +1 end do n = 0, m = 0 while n < Xi do col = n mod Fi

if cbi[col] < C[col] do xi,n = p

-- 插入一个p比特 -- 更新插入p比特的计数器

-- 从这儿开始,col是列置换前的列号

cbi[col] = cbi[col]+1 else

-- 在此段中不再插入p比特

xi,n = zi,,m m = m+1 endif n = n +1 end do

4.2.5.2第一次交织的操作

第一次交织是一个进行列间置换的块交织。块交织的输入比特序列标识为其中 i 是 传输信道(TrCH) 号, Xi 是比特个数,(这儿 Xi 保xi,1,xi,2,xi,3,?,xi,Xi,

证为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无线帧个数整数倍)。块交织的输出比特序列由下式得到:

(1) 从表4中根据TTI选择列C1的数量。列从左到右按0,1,2,?,C1-1

编号。

21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2) 根据下式确定矩阵行的数量,R1被定义为;

R1 = Xi / C1

矩阵的行从上至下,按0,1,2,?,R1-1编号。

(3) 将输入比特序列按行写入R1 ? C1矩阵中,开始比特为行0列0的xi,1 ,最后一个比特为第C1-1行第R1-1列的xi,(R1?C1) :

xi,1??x?i,(C1?1)?????xi,((R1?1)?C1?1)xi,2xi,(C1?2)?xi,((R1?1)?C1?2)j??0,1,?,C1?1?xi,3xi,(C1?3)?xi,((R1?1)?C1?3)

?xi,C1??xi,(2?C1)?? ?????xi,(R1?C1)??(4) 根据表4中的模式P1C1?j? 进行列间置换, P1C1 (j)为置换后第 j

列原来的列位置。列置换后的比特可以表示为yik:

?yi,1?y?i,2?????yi,R1yi,(R1?1)yi,(R1?2)?yi,(2?R1)yi,(2?R1?1)yi,(2?R1?2)?yi,(3?R1)?yi,((C1?1)?R1?1)??yi,((C1?1)?R1?2)??

?????yi,(C1?R1)??

(5) 从列间置换R1 ? C1矩阵中,按列读出序列,yi,1,yi,2,yi,3,?,yi,(C1?R1) 。比特

yi,1对应于列0行0的比特,

yi,(R1?C1) 对应第R1-1行第C1-1列的比特。

表 4 第一次交织的列间置换模式

传输时间间隔(TTI) 列数 C1 列间置换模式 10 ms 20 ms 40 ms 80 ms 1 2 4 8 <0> <0,1> <0,2,1,3> <0,4,2,6,1,5,3,7> 4.2.5.3 上行链路中第一次交织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

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比特表示为ti1,ti2,ti3,?,tiTi,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Ei为比特的数量。因此,xik = tik和Xi = Ti。

22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从第一次交织输出的比特表示为di1,di2,di3,?,diTi,且dik = yik.

4.2.5.4 下行链路中第一次交织的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

如果在一个无线帧中使用固定位置的传输信道(TrCHs),那么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比特可表示为hi1,hi2,hi3,?,hiDi,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因此,有 zik = hik ,Zi = Di.

如果在一个无线帧中使用可变位置的传输信道(TrCHs),那么输入到第一次交织的比特可表示为gi1,gi2,gi3,?,giGi,其中i为传输信道(TrCH)号。因此,有

xik = gik 和Xi = Gi.

从第一次交织输出的比特表示为qi1,qi2,qi3,?,qiQi,其中i是传输信道(TrCH)号,且Qi为比特的数量。因此qik = yik,如果使用固定位置,则有Qi = FiHi;如果为可变位置,则有Qi = Gi。

注:在下行链路中,分为压缩模式和普通模式。使用压缩模式时,在传输块进入第一次交织前,需要填加p比特。

4.2.6 无线帧分段

如果传输时间间隔长于10ms,那么输入比特序列将分段并映射到连续的无线帧上。下行链路在速率匹配之后,上行链路在无线帧尺寸均衡之后,使用无线帧分段,可以保证输入比特序列长度为Fi的整数倍。输入序列比特表示为

xi1,xi2,xi3,?,xiXi,其中i为TrCH号,Xi为比特数量。每个TTI的Fi个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yi,ni1,yi,ni2,yi,ni3,?,yi,niYi,其中ni为当前TTI的无线帧号,Yi为TrCH i的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量。输出序列定义如下: yi,nik= xi,??ni?1??Yi??k, ni = 1…Fi, j = 1…Yi 其中

Yi = (Xi / Fi) 为每个分段的比特数量,

23

保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5)在线全文阅读。

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78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