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n(D)?G(D)=?1,?

d(D)??其中,

d(D)=1+D+D

3

23

n(D)=1+D+D.

并连卷积码(PCCC)编码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将全为0。

Turbo编码器的输出

''' x1,z1,z1,x2,z2,z2,.....,xK,zK,zK,

这里,x1,x2,....,xK时输入到第一个8状态编码器和Turbo码内交织器的比特,

K是比特数,而z1,z2,....,zK和z1',z2',....,zK'分别是从第一个和第二个8状态子编

码器的输出比特。

Turbo码内交织器的比特输出可以表示为x1',x2',....,xK',这些输出可以输入到第二个8状态子编码器。

4.2.3.2.2 用于Turbo编码的格栅终止

格栅终止的操作是在所有的信息比特编码后,从移位寄存器反馈中得到尾比特而实现的。尾比特在信息比特编码后加入。

最开始的三个尾比特将在第二个子编码器不工作时,用于终止第一个子

编码器(图33中上面的开关打到上端时)。最后三个尾比特将在第一个子编码器不工作时,用于终止第二个子编码器(图33中下面的开关打到下端时)。

因此格栅终止的输出比特为:

'''''' xK?1,zK?1,xK?2,zK?2,xK?3,zK?3,xK?1,zK?1,xK?2,zK?2,xK?3,zK?3

14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4.2.3.2.3 Turbo码内交织器

Turbo码内交织器由比特输入矩阵、矩阵的行内置换和行间置换、矩阵修正后的比特输出这几部分组成。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入标记为x1,x2,x3,...,xK,其中K是比特数,范围是40?K?5114。信道编码的输入比特和Turbo码内部交织器的输入比特之间的关系为xk?oirk,K?Ki。

下面是4.2.3.2.3.1和4.2.3.2.3.3中要用到的符号: K 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入比特数 R 矩阵的行数 C 矩阵的列数 P 质数 V 质根

s(i) 行内置换的基础序列 qj 最小质数 rj 改变序列后的质数 T(j) 行间置换模式 Uj(i)行内置换模式 i 矩阵的索引号 j 矩阵的索引号 k 比特序列的索引号 4.2.3.2.3.1 输入矩阵的比特

输入到Turbo码内交织器的比特按以下规则输入到矩阵中: (1)按下式决定矩阵的行数R

?5, if (40?K?159) ? R?? 10, if ((160?K?200) or (481?K?530))

?e) ? 20, if (K?any other valu矩阵的行从顶至底依次为0,1,2,….,R-1。 (2)按下列规则决定矩阵的列数 if (481 ? K ? 530) then p = 53 and C = p.

15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else

按下述方法寻找最小素数

K?R??p?1?

按如下办法决定C

?p?1?C??p?p?1?ifK?R?(p?1)ifR?(p?1)?K?R?p ifR?p?Kend if

矩阵从左到右的列数可标为0,1,2,….,C-1。

表 2: 质数p与相关质数根v之间的对应表

p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V 3 2 2 3 2 5 2 3 2 6 3 P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v 5 2 2 2 2 7 5 3 2 3 5 p 101 103 107 109 113 127 131 137 139 149 151 v 2 5 2 6 3 3 2 3 2 2 6 p 157 163 167 173 179 181 191 193 197 199 211 v 5 2 5 2 2 2 19 5 2 3 2 p 223 227 229 233 239 241 251 257 v 3 2 6 3 7 7 6 3 (3)将输入比特序列x1,x2,x3,?,xK按行写入到R?C矩阵中,第一个比特y1放在第0行、第0列。

y1??y ?(C?1)?????y((R?1)C?1)y2y(C?2)?y((R?1)C?2)y3y(C?3)?y((R?1)C?3)?yC??y2C?? ?????yR?C??其中对于k = 1, 2, …, K时,yk = xk;且当R?C?K,填充伪比特,对于k = K + 1, K + 2, …, R?C,yk?0or1。从经过行内置换和行间置换后的矩阵的输出中,删除这些伪比特。 4.2.3.2.3.2行间和行内置换

当输入比特写入矩阵后, R?C矩阵按下述算法进行行内和行间置换。 (1)从表2中选择一个初始根v; (2)按下式为行内置换构建基序列s?j?

16

j??0,1,?,p?2?: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s(i) = [v ? s(i - 1)] mod p, i = 1, 2,…, (p - 2)., and s(0) = 1. (3)设质数集{qj}的第一个质数为q0=1,根据下式选择满足条件的连续的最小质数{qj} (j = 1, 2, …, R - 1):

g.c.d{qj, p - 1} = 1, qj > 6, and qj > q(j-1), 这儿的 g.c.d.是最大公约数.

(4)按下列关系将qii??0,1,?,R?1?转换为rii??0,1,?,R?1?

rT(j) = qj , j = 0, 1, …, R - 1, 这儿的T?i?的一种。

表 3: Inter-row permutation patterns for Turbo code internal interleaver

NumNumber of input bits ber of K rows R (40?K?159) (160?K?200) or (481?K?530) (2281?K?2480) or 20 (3161?K?3210) 10> <19, 9, 14, 4, 0, 2, 5, 7, 12, 18, 10, 8, 13, 17, 3, 1, 16, 6, 15, K = any other value 20 11> 5 10 <4, 3, 2, 1, 0> <9, 8, 7, 6, 5, 4, 3, 2, 1, 0> <19, 9, 14, 4, 0, 2, 5, 7, 12, 18, 16, 13, 17, 15, 3, 1, 6, 11, 8, Inter-row permutation patterns i??0,1,?,R?1?根据表3中,依据输入比特数K定义的四种行间置换模式中

(5)在第j行进行行间置换, if (C = p) then

Uj(i) = s([i?rj]mod(p - 1)), i = 0, 1, 2, …, (p - 2)., and Uj(p - 1) = 0, 这儿 Uj(i) 是第j行置换后第i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 end if

if (C = p + 1) then

Uj(i) = s([i?rj]mod(p - 1)), i = 0, 1, 2, …, (p - 2)., Uj(p - 1) = 0, and Uj(p) = p,

这儿 Uj(i) 是第j行置换后第i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

17

保密

附录3: 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复用与信道编码

if (K = C ? R) then

Exchange UR-1(p) with UR-1(0). end if end if

if (C = p - 1) then

Uj(i) = s([i?rj]mod(p - 1)) - 1, i = 0, 1, 2, …, (p - 2), 这儿 Uj(i) 是第j行置换后第i个输出比特在输入时的位置。 end if

(6)根据模式T(j) (j = 0, 1, 2, …, R - 1)进行行间置换, T(j)置换后第 j 行原来的行位置。 4.2.3.2.3.3矩阵的截短比特输出

行内置换和行间置换后,置换后矩阵的比特数可表示为y'k:,

?y'1y'(R?1)y'(2R?1)?y'2y'(R?2)y'(2R?2) ?????y'3R??y'Ry'2R?y'((C?1)R?1)??y'((C?1)R?2)????y'CR? ???经过行内和行间置换的R?C矩阵的按列读出,这些读出比特就是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从0行0列的 y'1 开始到R – 1行C – 1列y'CR。 输出比特序列时将输入时没有的比特截去,即截去xk (k > K )对应的y'k 。从Turbo码内交织器器输出的比特可以表示为x'1, x'2, …, x'K, x'1 对应于截短后具有最小索引号的y'k , x'2 对应于截短后第二小索引号的y'k 依次类推。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共 K 比特,截掉的比特数为: R ? C – K.

18 保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4)在线全文阅读。

WCDMA接口规范 - 附录3(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78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