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chow University
时,就会出现十字形光标,然后我们将光标移到PCB板中某一芯片或元 件的引脚的时候,通过飞线我们就可以看出与该引脚相连的其他引脚,如图4-8所示。而且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相连的引脚明显比其他的引脚亮一些。在
连线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两层板,连接两个引脚时,我们可以采用顶层线,也可以使用底层线,这时候我们应该要注意横纵向连线最好采用不同层的线。这样就可以尽量的避免同一层线的相交,减少布线的麻烦。此外,当同一层线因相交而无法布线时,应该使用过
图4-8 孔,如图4-9左所示,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的粗一些,以防止电流过大而导致线路烧坏
图4-9 左为过孔右为泪滴
当所有的连线都已连好后,需要检查连线是否有漏线,点击Report>>Board Information(图4-10左),然后会弹出一个Board Report对话框,点击Routing Information复选框,取消其他复选框(图4-10右),然后再点击Report,最后会生产一个报告,如图4-11所示。当确认所有的连线都已正确并且全部连接后 需要对整个PCB图补泪滴以加固焊盘。可以通过执行选项Tools>>Teardrops来进行设置,如图4-9右图所示,便是加在焊盘上的泪滴。
图4-10
20
Soochow University
图4-11 Board Information Report
4.4.4规则检查
当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要对我们所绘制的PCB板进行规则的检查,以确保PCB板设计的正确性。点击Tools>>Design Rule Check...(图4-12),会弹出如图4-13所示的Design Rule Checker对话框。 点击Design Rule Checker对话框中的Run Design Check...选项,这时候会生成Design Rule Check 报告,如图4-14所示。当图中所有的表格都为0时,说明PCB板的绘制完全符合规则。这时候PCB 也就绘制好了。
图4-12
图4-13 Design Rule Checker对话框
21
Soochow University
图4-14 Design Rule Check报告
当然在规则检查时也会有可能出现错误,一些常见的错误列举如下,如图4-15和图4-16所示。
图4-15
在图4-15中出现的错误是丝印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小于10mil,违反了设置的规则,这时需要移动其中之一,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10mil。
图4-16
在图4-16中出现的错误是焊盘与焊盘之间的间距小于13mil,也违反了
22
Soochow University
设置规则,需要时两焊盘之间的距离增大一些,以解决这一问题。还有线与线之间有时候也会因为距离太近而违反了规则设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实验心得体会
这次的实验与以往的实验不同之处在于实验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所有与绘制PCB有关的知识都是自学的,老师只是在绘制过程中遇到难点的地方指导说明一下,所以此次实验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而且这次实验持续了将近有12周的时间,这给了我们充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有关PCB绘制的相关知识。
在绘制的开始阶段,由于没有准备,在第一次绘制原理图时,将所有元件的连线都没有用金属线相连而用成了别的线。除此之外,所有的网络编号没有用Net,而是自作聪明的用了String。直到后来看了视频时才发现了我的低级错误,这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我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在每次试验之前我都会好好的做准备,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都会向周围的同学或者老师请教,从中收获的知识是不言而喻的,我想这将会受益终生的。
在本次实验中,我觉得有三处地方比较难,其一就是元件封装的修改,我们不仅要将原理图的贴片式封装换成穿孔式封装,还要将没有封装的或者封装规格不符合要求的换成所需要的,所以这得需要我们在元件库中去一个一个找,不仅费时还很麻烦;其二就是制作元件库了,关于这个,我是不会的,知道看了郭天祥关于集成库的制作视频以及同学的指导后我会绘制的,在这里我得谢谢那些帮助我的同学们,没有他们我是很难圆满的完成这个实验的。当然在学师有成后,我也教会了别的同学如何去制作元件库,这个过程是很让人不得不为之高兴的;其三就是PCB板的手动布线了,这首先需要我们将元件合理布局,是元件之间的连线尽量简洁。然后在布线时,要尽量的避免当同层线相交而无法布线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然,当无法避免时我们可以使用过孔这一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完成PCB板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努力了这么久才绘制出的PCB板,我的心情无法言喻的,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虽然实验结束了,但是我对Altium Designer这款软件的学习以及运用却并没有结束。我想这次的实验,其重要性不在于实验的结果,而是实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3
Soochow University
六、附录一 原理图
24
Soochow University
七、附录二 PCB图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PCB实验报告(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