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14 15 16 17 永久性截水沟 临时性截水沟 绿化 防渗连墙 砖砌围墙 m m m2 m m 2800 1600 28000 230.23 610 浆砌片石 土沟
3.7 渗滤液处理系统
坪山垃圾场是一个简易填埋场,场底及四周边坡均未设臵防渗系统,仅在场底设臵了水平导渗盲沟,再通过穿过坝体的管道将聚集在场内的渗滤液导入坝外的污水池。目前收集的渗滤液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从填埋场西北侧的排水口排入地表水体,向西进入大沙河。为了减轻填埋场渗滤液对大沙河的水体污染,本次改造工程拟建设一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将收集的渗滤液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目前已修通的留仙大道的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南山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范畴。
3.7.1 渗滤液处理量
经估算,本项目渗滤液处理量如下: (1) 封场前渗滤液处理:800 m3/d; (2) 封场后渗滤液处理:400 m3/d。
封场前,坪山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操作应按卫生填埋工艺进行,及时覆土,分区填埋,减小填埋作业面,做到雨污分流,才可将渗滤液的产生量降至800 m3/d。
3.7.2 渗滤液水质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根据最近(2003年11~12月)对坪山垃圾场渗滤液进行现场监测的结果,详见表3-5。
表3-5 坪山垃圾填埋场水质监测分析结果 取样时间 11.5 (2003年) CODcr(mg/L) BOD5(mg/L) 8253 3641 7764 3639 9361 4401 10873 3213 6257 2862 8360 9872 3417 3107 10125 4010 8858 3536 11.10 11.14 11.19 11.26 12.1 12.5 12.11 平均 19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SS(mg/L) 氨氮(mg/L) pH 427 1355 7.4 1190 1087 7.9 941 1557 7.9 1225 1680 7.3 1033 1123 7.1 987 635 472 1212 7.5 863 1333 7.55 1347 1307 7.8 7.5 注:① 取样地点:木材加工厂旁渗滤液汇入排水函管处。 ② 取样频率:每日4次,每次取样时间间隔2~3小时。 ③ 表中所列数据都为每日4次取样监测结果的平均值。
3.7.3渗滤液处理方法
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后排入南山区市政管网的废水,应执行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渗滤液二级排放限值,为此,本工程拟采用UASB-AF复合厌氧-SBR工艺作为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2。
20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垃圾渗滤液格 栅高空排放调 节 池提升泵火 炬 柜沼气复合厌氧反应池剩余污泥中间水池提升泵微孔膜曝气器上清液SBR反应池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池回调节池回流水泵清 水 池污泥脱水机标准排放口压滤出的泥饼运回填埋场滤液至中间水池达标排放
图3-2 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3.7.4 渗滤液处理工艺特点
该工艺流程具有如下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2)废水是全生化处理,基本不投加化学药品,只在带式脱水机系统投加少量药剂;运行费用主要为提升和曝气费用,曝气采用高效膜微孔曝气方式,氧利用率可达30%,因此曝气费用较低,总的运行费用低,且初始投资费用少。
(3)该工艺的处理效率很高,在厌氧段CODCr的去除率高,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且含水率低,二次污染大大低于其它工艺。
(4)该工艺运行灵活性高,能充分适应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可确保处理后出水水质达标。
21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8 填埋气体处理系统
根据垃圾填埋时间和填埋气体的产生量,垃圾场分步骤设臵填埋气体处理系统。在垃圾场填埋作业阶段,采用分散直接排放。在各导气井口设臵自动点火器,当导气口甲烷浓度达到可燃值时,点火器自动点火,填埋气体经燃烧后直接排空。
垃圾场填埋达到最终填埋标高实施封场时,建立完善的处理系统将填埋气体导排后集中焚烧或回收利用。最终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系统包括:连接各导气井的收集管路;管路中冷凝液收集系统;抽取填埋气体的引风机;填埋气体收集测量装臵,以及火炬燃烧和安全控制系统。由于填埋气体热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在可研中提出了预留场地对填埋气体进行综合利用的思路。
3.9 辅助设施与办公生活设施
坪山垃圾场目前辅助设施极不完善,因此利用本次填埋场改造工程,完善填埋场辅助管理设施和办公生活设施。主要新增辅助设施包括:垃圾称量用地中衡;垃圾车清洗设施;汽车和填埋机械小修和保养设施;增加一套400kVA变压器及相应的配电设备;场区设臵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完善各用水点供水和消防供水系统。新建管理中心、大门和传达室、洗车台、机汽修车间、渗滤液处理车间、渗滤液调节池、填埋气体处理车间、加压泵房、高位水池等建构筑物。
3.10 项目定员
坪山垃圾场改造工程实施后,根据各岗位需要,确定职工定员为25人,其中生产人员19人,管理及服务人员6人。
22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工程分析
4.1 工程及影响阶段划分
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主要为填埋场改造补充建设本身而增加的垃圾坝等工程措施的建设以及渗滤液处理设施、填埋气体导排设施、进场道路、截排洪设施、辅助设施、办公生活设施的建设,该阶段建设周期约1年到1年半;
第二阶段 主要为覆土封场的过程,周期为3年;
第三阶段 主要为填埋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的最终封场处理,该阶段施工期预计约半年;
第四阶段 主要为填埋场封场后的长期维护管理,以及最终的开发利用,其周期为10~15年, 甚至更长。
由于坪山垃圾场已经过多年的运行,对周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环境已经造成了污染。改造工程实施后,填埋场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将会发生变化,主要的环境影响体现在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几个方面。
4.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4.2.1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坪山垃圾场改造工程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在第一阶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渗滤液处理场地的开挖平整,进场道路的开拓,截洪沟的修建、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场地平整,均会剥离地表植物,扰动土壤,松散的土壤在暴雨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此外第二阶段填埋作业覆盖土取土场,以及第三、四阶段填埋完成后的坡面,也会产生水土流失。
4.2.2 水环境影响因素
1) 渗滤液
坪山垃圾场在建设初期由于没有设计建设符合规范的防渗和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渗滤液对周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改造补充建设和封场工程实施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将可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通过建立渗滤液处理系统,将收集的渗滤液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减少渗滤液的污染。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将重点分析改造补充建设和封场工程实施前渗滤液对地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