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填埋场原设计建设了截水沟,但目前埋在垃圾下的截水沟已经或堵塞或成为渗滤液导流沟,垃圾堆体以上的截洪沟,由于年久失修,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目前坪山垃圾场的填埋作业也不规范,场内有大量捡拾垃圾的人员,填埋垃圾压实度不够,覆土也不及时。
3.2.1 垃圾组成
坪山填埋场生活垃圾成分没有专门的统计资料,现据同一个城市类比的经验,摘录《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和《深圳市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安全防范研究》资料,列如表3-1。
表3-1 填埋场生活垃圾组成成分(重量)表 (单位:%) 组分 比例纸类 织物 塑料、橡胶 竹木 厨余 陶土 金属 玻璃 合计 含水量 (%) 8.50 3.57 10.73 5.19 47.16 21.00 1.32 2.53 100.00 46.60
另据深圳市南山区环卫总站最近提供的2003年9月9~16日的现场实测资料表明,每天填埋的垃圾大宗成分如表3-2所示。
表3-2 填埋场每天垃圾大宗成分实测表
大宗成分 重量(t/d) 比例(%) 生活垃圾 1020 88.62 废家具、树枝 109 9.47 土石方 22 1.91 合计 1151 100
3.2.2 垃圾量估算、现有库容与改造规划
本次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可研,根据南山区城管办提供的1995年3月测量的场区地形图与最近(2003年12月)新测的地形图资料,按最近实测的垃圾压实密度0.64 t/ m3,目前及今后5年的垃圾增长情况考虑,以南山区每年生活垃圾的增长率约为10 %(据南山区城管办提供的资料)计,进行了库容对比的校核计算;由核算的结果可知:包括建设初期和两次补充建设在内的填埋场一期总库容达到172.8万m3,垃圾场运行9年来共填埋垃圾量75.3万t,已占
14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用库容117.6万m3,剩余容积55.2万m3。
坪山垃圾场改造补充建设和封场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库容计算及其优缺点对比结果详见表3-3。
表3-3 历年填埋总量与改造工程库容计算及其优劣对比结果一览表 阶段 填埋场一期(含初期 和两次扩建) 库底标高(m) 最终标高(m) 已用库容(万m3) 剩余库容(万m3) 总库容(万m3) 已填垃圾量(万t) 剩余吨位容量(万t) 总吨位容量(万t) 剩余服务年限(a) 封场平地面积(万m2) 封场坡面面积(万m2) 29 63 117.6 55.2 172.8 75.3 35.3 110.6 1.4 6.6 1.8 本改造工程(含补充 建设和封场) 29 83 117.6 234.8 352.4 75.3 150.3 225.6 4.4 8.0 4.6 坝体稳定,安全;节省封场材料;容量大;封场后平地面积大,优点 封场后坡面面积小,好利用 好利用;服务年限延长,准备时间充分 缺点 容量小,服务年限短,没有充足的准备和衔接时间 要增加坝体工程量,总工程量较大。
3.3 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由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推荐的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为: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利用填埋场东面、西面和西南面的自然山体,进行堆填。
15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坪山垃圾场一期原占地面积为6.8681万m2,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实施后用地面积需调整为23.4136万m2。改造工程平面布臵见附图,场地现状见现场照片。
3.4 改造补充建设工程
3.4.1 垃圾坝的增设
坪山垃圾场一期初始垃圾主坝大体呈东西走向,长约275m,坝顶标高为40m,为土体结构。填埋场在本改造工程前的建设过程中,据委托方说明,加高筑坝时已作了坝体强度和稳定性校验,并用基桩穿透原土坝体,然后在其上加筑了高为13m的钢筋混凝土直坝。但为了保留垃圾进场道路,加筑的直坝两侧与山体之间形成了缺口,其中西侧缺口长约100m,东侧缺口长约30m。为了增加填埋库容,本次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拟将这两处缺口均行封住,构成封闭的填埋库区。增加的坝体总长为130m,坝顶标高为53m,可仍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亦可采用土体结构,待下步设计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此外,在填埋场西面边界尚需增设5m高块石混凝土挡墙,长约120m。
3.4.2 渗滤液抽排井
由于目前垃圾场场地渗滤液导排管道已经堵塞,大量的渗滤液积存在场内,为了将渗滤液及时排出进入新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本次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拟在垃圾坝内侧原填埋场场底最低处,设臵8座渗滤液抽排井,将积存于场内的渗滤液用污水泵抽送至渗滤液调节池。
3.4.3 填埋气体导排井
坪山垃圾场一期没有设臵完善的填埋气体导排系统。为了保证填埋场的安全,控制填埋气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次改造工程拟设臵填埋气体导排处理系统。先在填埋场内布设导气井,导气井呈等边三角形布臵,每两个井之间的距离为50m,单井作用半径为22m,井深为垃圾厚度的2/3。导气井采用直径为800mm的HDPE穿孔花管作为外套管,内衬直径为100mm的HDPE穿孔花管做为集气管,两管之间充填碎石。
3.5 封场工程
3.5.1 取土场与覆土工程
垃圾填埋覆盖取土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就近取土,挖掘场内丘坡,运输近;
16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其次是场内修路的余土临时堆存,以备覆盖取土之用,待到后期往上覆盖;根据现场踏勘情况,覆土土源定在垃圾库内南部山脚突起的山梁 ,标高从71~81m, 占地面积5000万m2 , 取土量24万m3。东侧山体83 m标高旁边设有营养土堆土场,占地面积3650m2。取土机具可用挖掘机、前装机与推土机相互配合,灵活安排。
3.5.2 最终填埋完成面
垃圾最终填埋完成面的设计原则为:保证封场坡面安全稳定,同时还要考虑将来土地利用的价值及便利性。
目前填埋场内垃圾堆积标高约为63m,并形成了面积约8.2万m2的平台。改造工程设计从最北面坝顶53m标高开始,最终填埋坡面以1:3(高:长)的坡度向上,标高每升高5m,在边坡设臵一个3m的平台,一直达到83m标高,然后按3%的坡度向南升高,到达87.5m的最高标高后,开始向南面山体按3%的坡度降低,一直到达南面的山脚,为保持坡顶排水,从中间坡顶平台中线向东西两侧按5%的坡度放坡,一直填埋到东西两面的山体的相应标高。靠近山体一侧修建场外排洪沟,填埋最终堆体北坡上3m的平台也修建场内排水沟,并与场外排水沟相通。
3.5.3 最终封场覆盖系统
填埋场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最终封场覆盖,本项目设计最终覆盖系统包括填埋气体收集层、防渗隔断层以及营养土层等。封场覆盖结构详见图3-1。
图3-1 填埋场封场层结构图
17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5.4 填埋场运行管理计划与填埋作业指引
本填埋场运行管理计划与填埋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管理规范,做到分区堆填,及时覆盖;划定范围,严格清场,满足500m安全距离内无居民点和企业的要求,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填埋场填埋结束后,将形成一个临时封场坡面。在不宜作最终封场处理前,可上覆约0.5m厚的土层并压实,以防止雨季雨水大量渗入,夏季蚊蝇蘖生、臭气散发,污染环境。
3.5.5 封场绿化与土地开发利用
填埋垃圾随着有机物的不断降解,填埋完成后的垃圾表面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设计封场后的土地开发利用要根据填埋场的稳定性条件分步进行。封场初期场地表面先用浅根植物进行初步绿化,待填埋场最终安定后,再开发成绿化美化用地,注意种植的次生林树种应与当地的土壤和环境相一致,以构成新的人工绿地景观。
3.6 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的工程量
填埋场改造补充建设与封场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3-4。 表3-4 填埋场终场平整与覆盖工程工程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程名称 土石方:挖方 土石方:填方 粘土压实 耕植土铺设 HDPE膜铺设 HDPE排水网格铺设 土工布铺设 垃圾坝 截污坝 挡墙 新修混凝土道路路面 泥结碎石道路路面 单位 万m3 万m3 万m3 万m3 万m3 万m2 万m2 m m m m2 m2 18
数量 24.0 24.0 24.0 9.0 8.7 8.7 17.4 130 50 120 23500 21042 备注 包括推平、碾压 包括推平、碾压 包括铺设、焊接 固定进场道路 场内移动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