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
2.2.1. 评价范围
海水评价区域:从建设地点黑岩附近向海外延伸25km,南北向长为25km。 2.2.2. 评价重点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环境特征和评价等要求,本次评价重点确定为: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工程分析和污染源源强的分析; (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4)周围环境现状调查;
(5)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及方案; (6)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制度。
3 建设项目概况
3.1 气象
与拟建工程紧邻的洋浦港曾于1976年至1981年设立气象站,根据该站实测资料并参考儋州市气象台有关资料,本区气象特征如下:
(1)气温
洋浦地处低纬,气温较高,年际变化不大。 多年平均气温:24.7‵;
极端最高气温:38.5‵(1977年6月18日); 极端最低气温:7.3‵(1976年1月12日); 月平均最高气温:29.3‵; 月平均最低气温:18.9‵。 (2)降水
该区受季风影响,雨季、旱季分明。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以7月份最多,8月份次之,12月份雨量最少。
11
年平均降水量:1113.8mm;
年最大降水量:1434.9mm(1978年); 年最小降水量:739.0mm(1979年); 月最大降水量:355.6mm(1977年7月); 日最大降水量:184.3mm(1978年7月28日); (3)风况
本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半年多ENE和NE向风,夏半年多SW及SSW向风。常风向为ENE,次常风向为NE,频率分别为22.3%、18.1%。强风向为SW,实测最大风速达32.3m/s。强风和暴雨多因台风影响所致,年平均影响到7.9次,每年6~10月为台风季节,7~8月最盛。 (4)雾
洋浦地区雾日多出现于12月至翌年4月,尤以3月份为多,约占全年雾日的29.6%,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多年平均为16天,最多21天(1976年),最少9天(1980年),持续时间一般为2小时,最长达7小时。
(5)湿度
本地区湿度较大,平均相对湿度为82%,最大相对湿度为100%。
3.2 水文
拟建码头处无水文观测站,港区东南侧的洋浦港曾设站进行潮位观测。由于两处相距仅5km,均处于北部湾的东岸,地理条件基本相同,因此,潮汐类型及性质相似,潮高及潮时一致,可采用洋浦港的水文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文特征分析。
(1)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本工程采用85国家高程系,本海区各基准面的换算关系如下:
2.17m 0.84m 85国家高程基准面 1.33m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1956年榆林基准面 (2)潮型及潮位特征值 本区潮汐类型比(HR1+H01)/HM2=7.2,属正规潮潮型,根据潮位资料分析,本港处弱潮海区,潮差不大,平均潮差为1.81m,各主要潮位特征值如下:
12
历年最高潮位: 2.73m (1976年11月25日) 历年最低潮位: -1.09m(1976年12月23日) 多年平均高潮位: 1.43m 多年平均低潮位: -0.23m 多年平均海平面: 0.58m 多年平均潮差: 1.81m 历年最大潮差: 3.60m (3)设计水位
根据对潮位观测资料的分析统计,推算得出拟建工程处设计水位如下: 设计高水位:2.28m(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 设计低水位:-0.72m(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 极端高水位:3.90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 极端低水位:-1.74m(重现期为50年的年极值低水位) (4)乘潮水位
根据有关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推算得本港不同乘潮延时保证率90%的乘潮水位如下:
乘潮2小时:0.73m;乘潮3小时:0.70m。 (5)潮流
本海区地处北部湾海域,呈明显的旋转潮波系统。由于码头处于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交界处,流场较为复杂。
根据本次实测资料分析,拟建工程处流速较小,实测最大限流速0.30m/s。垂线最大流速0.25m/s,平均流速约0.18m/s。从实测资料看,流向具有顺时针旋转的特性,落潮主流日在170°~180°之间,涨潮主流向在330°~360°之间。 (6)波浪
本海区地处北部湾海域,海面开阔,无岛屿等屏障。根据洋浦港实测波浪资料分析,本海区的波浪以风成浪为主,涌浪相对较少,约占29%。由于洋浦港测波点深处湾内,与拟建工程处的地形条件差异较大,现根据风速资料分析推算,拟建工程处的常浪向为NNW向,强浪向为WNW向。
经折射计算,推算求得拟建码头处设计波浪要素见表2—l。
13
表2-1 设计高潮位-13m处重现期五十年设计波浪要素
波向 WNW SW
(7)作业天数 ①泊位作业标准
根据规范规定,拟建码头的船舶作业标准如下: 风:≤6级风
雨:<中雨(有的货种小雨即停止作业) 雾:水平能见度>1000m
浪:横浪H4%≤0.8m,顺浪H4%≤1.0m ②作业天数
经统计分析,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港口不能作业的天数分别为风4天、雨11天、雾2天、波浪8天,全年不能作业的天数为25天。 全年作业天数为340天(怕淋雨货种330天)。
H1%(m) 6.82 5.17 H4%(m) 5.90 4.40 H13%(m) 4.87 3.56 T(S) 9.7 8.7 L(m) 105.72 91.93 3.3 生物资源
该地主要水产资源有:
鱼类:康氏马鲛、斑点马鲛、乌鲳、海鳗、宝刀、小公鱼、公园参、沙丁鱼等;
甲壳类:短沟对虾、红斑对虾、日本对虾等; 软体类:乌贼、枪乌贼、企鹅珍珠贝、珠母贝等; 藻类:紫菜、江蓠、麒麟茯。
该地区至临高浅海水域为我国仅有的两处大珠母贝(白蝶贝)自然分布区之一,同时洋浦港周围海域也是幼鱼幼虾生长发育,蓝园参、沙楔鱼产卵繁殖的地区之一。
另外,生长于沿岸滩涂上的红树林,形成了该地区特殊的海岸类型,主要分布于新英湾的大片滩涂上,有300多亩,外海岸也有零星分布。
14
4 建设项目工程初步分析
4.1 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专用码头; (2)建设地点:海南浦经济开发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9o09′48″,北纬19o46′42″。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
本码头工程拟在木浆厂西侧靠北部湾一带岸线内选址,选址岸线总长度为5.6km。选址范围分神尖角南、北两个区域:由新宅基村附近的厂区围墙至神尖角长2.7km的岸段为北段岸线;由神尖角至厂区南围墙长2.9km的岸线段为南段岸线。
(3)工程总投资:44668万元(不含建设期借款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4)建设性质:新建。 (5)吞吐量预测
金海浆纸厂一期工程预计2004年投产,原材料、燃料及成品的水运量约474.4万吨/年,二程工程预计2005年投产。根据要求,至2006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原材料、燃料及成品的水运量约784.42万吨/年。下表3-1中,列出了金海浆纸厂2006年(合一期和二期工程)各原料及成品运输量,各码头分配的运输品种及运输量。
表3-1 金海浆纸2006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原料及成品运输量分配
单位:万吨
洋浦待序项包号 目 装 合计 国投洋浦港 金海浆纸码头 电建厂码码头 头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评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