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时,写过一个关于保护森林,防止乱砍滥伐的材料。为了写好这个材料,我采访了好多个护林员。其中三和乡有个护林员,有一次他在山上巡查时发现有一根树被砍走了,他就到附近屋场去看,结果发现有户人家门口有一根树。他说:“你这根树是偷来的”。那个人说不是。他说,你说不是也行,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和你去山上对蔸。谁知那天晚上,那个人跑到山上把那个树蔸锯掉了一截,第二天就对不上了。于是,那个护林员在山上找了一个上午,硬是把那一截树蔸找到了,与那个偷树人家里的树对上了号。你看,用这样的例子多有说服力。如果你不去调查、坐在家里能够想出这样的事例吗?要有事例才能提炼出观点,有了观点一定要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事例与观点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把典型材料写好,一定要认真调查采访,选择那些生动典型的事例。
2、选择最佳角度,从平凡事例中找出不平凡的实例。当然,大部分典型材料写的是平常人,平常人只能做些平常事,但我们可以从平凡事例中选择最佳角度,展现出不平凡的思想及精神境界来表现其典型性。比如,会用电脑打字很平常,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进入新世纪不是要重新学会写字、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学会走路吗?那么把会用电脑打字看作是领取进入新世纪的通行证,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事例就象“多棱镜”,从每个侧面看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来。所以在选择事例上,要按照经验观点的要求找准角度,选出有个性的实例来证实经验观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于“角度”问题,我再举两个事例(没有做幻灯片,念一下好了)
3、科学概括,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有说服力的实例。如果既没有重大的典型实例,又不能从平凡事件中找出最佳角度的实例,那么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寻求典型性。个别的、零散的实例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可以紧紧围绕经验观点,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很有说服力的实例。比如,1998年岳阳湖区遭受严重水灾时,我写过一篇平江老区人民支援灾区的材料,其中概括用了以下几个事例:
六位盲人手牵着手来到县募捐办,共捐了500多张人民币,
总共60元。
县福利厂的20多名残疾职工,每人捐款20元。
三墩乡小洞村72岁的李基伯,捐出了不知积存了多少年的一大把硬币和分票,共计70元。
8月2 日,平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皮巩周带着第一批捐款25万元人民币,6800多件衣物,600 双旅游鞋以及一批药品、食品,来到了岳阳市救灾办。他说:“平江老区人民还比较贫困,我们对灾区的援助是十分有限的,但我们的心是滚烫的。我代表上百万老区人民向灾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这位“父母官”的话,道出了老区人民的心声。这几个事例概括起来,就很有说服力。
(二)选择典型经验实例的注意事项
1、服从经验观点,防止脱节。选用典型实例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扣紧经验观点,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紧密结合。不能闭门造车,先想观点,再找例子,没有合适的例子就乱扭角度,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脱节,不能融为一体。
2、确保真实准确,防止虚构。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第一生命。无论是用事例、数字或有代表性的话作为实例,都必须确凿、真实。对于不能肯定的实例要反复调查、核实,切不可为了实例的典型去编造,去合理想象。材料不真实,贻害无穷。我们在选取经验实例时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防止过分拔高典型而产生的副作用。 3、力求简洁精当,防止冗长。经验实例的典型意义决定于“质”,不取决于“量”。实际写作时,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实例的意义,不繁杂地记叙事例的过程,也不堆砌事例,而是要用简洁精当的语言表达出经验实例的典型性、成效性,根据经验观点的需要精选实例,以一当十。比如上面提到的林业局那篇材料,讲到林改宣传发动时,我用了一个事例:冬塔乡请了一名退休教师,每天给80元工资、一包烟、一瓶矿泉水,他的任务就是到全乡各村组去写石灰标语。这个事例一摆,就充分说明平江林改宣传有多么扎实。真的是以一当十。 4、注意因果关系,防止失真。有些典型经验材料,选用的经验实例与经验解说不匹配,甚至风马牛不相关。比如:今年上半年,乡党委3次召开生猪生产会议,制定了发展生猪生产的6项措施,从而有效促进了全乡生猪生产的发展。去年,全乡生猪出栏3万多头,比上年增长20%。这种因果关系不匹配的现象一定要克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谈谈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刘亚辉)(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