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验材料写作中,正是通过经验观点统领经验解说,经验解说解释、说明经验观点,增强了经验文章的理性色彩。具体说来,经验解说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从背景、依据中陪衬观点。说明开展工作的基本状况、采取举措的依据和原则,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符合“上级精神”,更具有说服力。
2、从工作缘由中阐明观点。在介绍经验时,把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出于什么原因,达到何种目的说清楚,这样不仅便于介绍工作,而且会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
3、从概括做法中说明观点。为了介绍经验,一般都要概括介绍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步骤、措施、方法和具体做法。有些经验文章,通过这种做法性经验解说,就可以说明观点;有的还需在这种做法性解说后面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种方式在经验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
关于经验解说的写法,我举个例子:今年8月20日,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县林业局要我帮助写个汇报材料。我写了5个观点,其中第一个是:高度统一认识,形成联动机制。 一、高度统一认识,形成联动机制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深感这句话确实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金玉良言。我县前段林改工作之所以被动,就是领导的认识没有高度统一,正所谓“公起婆不起,你来他不来”,行不成合力。为此,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6月12日召开全县电视电话会,开到
了村级党支部书记。7月20日又召开了林改工作讲评会。这两次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高度统一认识。在统一认识方面,我们做到了三条: 一是把认识讲到顶。所谓讲到顶,就是把是否重视林改工作提到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来认识。我们要求各级领导注意三点:第一,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工作。第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第三,温家宝总理多次就林改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批示。
我们常说,要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总书记亲自主持政治局会议进行研究,总理亲自作批示,中央专门发文,应该足以表明林改工作的重要性了,我们没有理由不贯彻执行。不管有多大困难、多大阻力,不敢有多么麻烦,都不能成为不搞林改、不重视林改的理由,必须下定决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二是把认识讲到位。所谓讲到位,就是紧密联系平江林业的现状讲认识。我们认为,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是优化林业发展模式的“保障工程”,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惠民工程”,是增强环境承载能力的“奠基工程”。过去,我县林业发展模式是典型的“粗放经营型”,普遍存在着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病虫害防治难、经营管理难、科技兴林难等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产权归属不清、责权划分不明、利益保障不实,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吃大锅饭”的时候,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为什么不高?为什么要干部上门上户去催耕催种?为什么发生了病虫害要干部一个组一个组地去喊:“要打药啊!”甚至催都催不不动呢?林业上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解决权属问题,林业不可能大发展,林农不可能有积极性。你就是组织10个扑火队,也打火不赢。只有确立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给予林农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才能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产出率,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才有可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把认识讲到人。所谓讲到人,就是对认识不深,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点名道姓地进行批评,不讲情面。我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有的村民小组,根本就没有开林改会,有的即使开了会,就是几句大话,组长说:“我们组就安原来的不动,要得吧?”大家说“要得。”打几个呵呵,林改就算结束了,连会议记录都没有,更不要说签字了。时至7月上旬,我们在调中发现,乡镇干部没有到村、村民小组没有开会、组级方案没有制定、群众没有签字的村有:
瓮江镇的京罗村、梧岗村、丈义村;梅仙镇的小源村、白里村、代璋村、三里村;城关镇的北附村、迎瑞村;长寿镇的九岭村;余坪乡的丰益村、姚坳村;童市镇的德字村、沙坪村等。暗访组在加义镇听到的情况是“三冒”:冒看见干部管,村上冒开会,组级方案冒制定。还有的甚至闹出笑话:梅仙镇的小源村和白里村,竟将林改这样的大事包给一个人,说是你拿几张表格去填一下算了。我们将这些情况一一在会上公布,提出严厉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通过这样一抓,各级领导的认识真的是到位了,出现了县、乡、村、组四级领导联动,齐心协力抓林改的可喜局面。一些工作被动的乡镇迅速扭转了局面。起初,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有时一天几十个人到县里来上访,认识提高以后,乡镇主要负责同志都主动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基本做到了户与户的矛盾不出组、组与组的矛盾不出村、村与村的矛盾不出乡。起初,有些乡镇老是强调无钱搞林改,看县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认识提高以后,钱的问题也解决了,各乡镇自筹的林改经费达到127.4万元,加上县政府投入的362万元,经费基本得到了保障。向家镇还投入资金10万余元,免费为村民统一制作永久性水泥界桩12000多个。
(二)经验解说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把经验解说写成简单的“题解”。有的经验观点比较好理解,就不必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以免造成重复。如经验观点 “坚持团结,形成合力”。就不必解释“人心齐,泰山移,力量分散就形不成合力……”可直接概括介绍坚持团结,形成合力的做法,以做法性
解说来说明观点。
2、经验解说要富有起伏和变化。经验观点确立以后,经验解说如何进入,有人习惯用“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这样的进入,用多了显得过于呆板,还让人产生人为制作的印象,从而影响典型经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典型经验材料时,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几个层次的进入写法,是从开展工作的
原因、目的、背景、依据说起,还是从概括做法说起,在表述上要讲究多样化,富有起伏和变化,使经验材料更富有生动的色彩。
四、如何用好经验实例
经验实例就是说明和证实经验观点的工作事例以及有关工作成效的依据。正如议论文离不开论据一样,经验材料也缺少不了经验实例。但经验实例不能像议论文中的论据那样可以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经验实例仅限于自己当前做的实际工作事例和依据。无论选择什么事例,都要力求新颖、生动。尽可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或用新角度挖掘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实例。
(一)选用经验实例的方法
在典型经验材料中,选择经验实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因为典型实例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选用典型实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像沙里淘金,需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从中认真鉴别和提取,研究其本质属性才能获得。寻求实例典型性的常见方法有: 1、深入调查走访,选择最突出的典型事例。我经常给一些单位或个人写典型经验材料。经常碰到人家对我说:“请你帮我去写,要什么情况你先空在那里就是”。遇到这种情况,我真是要哭。写材料的不是个神仙,没有素材是写不出材料的,只有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材料,我最怕的就是没有材料要我写材料。我在县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谈谈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刘亚辉)(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