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1.2.7 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

数量和布局:根据游览线路长度和攀登高度,设立休息点;休息点设立观景的台、亭、廊,以及休息椅、凳等设施;休息点容量能满足景区游客接待量,设置位置醒目,不设置在危险地带和场所。

造型: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有特色性、文化性、对景观有特别烘托效果。

材质:根据景区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材料包括:天然石材、天然木材、仿大理石、仿木、铜板、不锈钢、塑胶等,同时要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制作:制作要求精致、形式多样、耐用,有艺术感,保证无毛剌、无裂纹等。

维护:安装前对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木材需要进行干燥、防腐处理,石材需要打磨、干燥、涂布专业养护剂;安装后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木质设施需使用木材保护剂,石质设施需清洗、翻新、粘胶以及抛光等;人工材料需清洗、打腊、抛光等。 4.1.2.8 公共信息符号设置 数量和布局:数量与景区内游客接待量相适应,位置选在显眼的地方,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图形符号设计:规范、与景观相协调、具有文化特色。

内容和范围:标识符号的内容应涉及所有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厕所、餐饮设施,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视觉效果:要求精美、清晰,使用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色彩和色调,并保证夜间视觉效果良好,选择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本地材质,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4.1.3 餐饮服务

4.1.3.1 餐饮设施布局

餐饮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食品、酒水饮料的快餐店、中餐厅、西餐厅、风味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等设施。餐饮设施的布局应根据景区游客的接待数量,游览线路等因素,合理设置。

4.1.3.2 餐饮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的性质、游客接待数量、各餐饮设施服务范围、游览时间及线路安排,确定餐饮设施的规模、数量、等级、大小。 4.1.3.3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所有餐饮点应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消毒后的餐具上要求无异味,和残留的消毒液;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不可降解餐具。 4.1.3.4 特色餐饮

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开发系列具有能反映当地饮食文化,具有吸引力的特色餐饮。 4.1.4 住宿服务

4.1.4.1 住宿设施布局 DB51/T 979—2009 6

住宿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宾馆、饭店、疗养院、度假村、民居旅馆、野营地等设施。根据景区性质及住宿设施类型,将住宿设施设置在景区内或景区外。 4.1.4.2 住宿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性质、主要客源市场特征、游客接待数量、景区内人均过夜数、预期客房出租率、可游天数等,确定住宿设施的规模、等级、大小。 4.1.4.3 住宿设施造型

外观及体量与景区环境相协调,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有突出的主题,注重美感与文化氛围。 4.1.4.4 住宿设施要求

按照景区住宿设施的档次和运作模式,分为星级饭店类、自助或小型旅馆类、特色小屋类、露营式,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有不同的要求。 类型 要求

星级饭店类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建设,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服务。

自助或小型旅馆类(包括未评星级的旅馆、民居旅馆等)

至少有2个以上房间,4个以上提供客人住宿的床位;根据当地气候,有采暖、降温设备,通风良好;客房要经过一定的装修;供旅客住宿的房间配有床、桌、椅等配套设备,有必要的电源插座,照明充足;必须能够供应饮用水;有供旅客用餐的餐位,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餐饮服务;有卫生间,并配有较为齐全的卫生设施,必要时有热水供应;应有24小时能提供服务的人员,旅客所在房间能提供单独的钥匙;房屋建筑安全、牢固;客房和卫生间保持清洁、整齐;床单、枕套、被套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食品卫生符合GB 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有应急照明灯或应急照明电筒;有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施及防火措施。 特色小屋类(包括吊角楼、小竹屋、小木屋、小石屋等)

选址的周边环境要求:景色优美,具有视野良好的观景点;地质稳定、坚固;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地形较平坦,坡度不大于30°;良好的可进入性,交通方便;充足的水源供应。设有服务管理中心、停车场、车道或步行道、照明设施、休憩设施、标识牌。内部应有简便的家具、卫浴设施、基本寝具、水电系统、照明设施、其他电气设备,并就近设有管理服务台。 露营式(景区开辟专门一块营地作为旅游者夜间露营休息的场所,旅游者使用自带露营设施,如房车、帐篷或租用景区内提供的露营设施实现住宿)

可进入性较好;靠近充足的水源;位于缓坡地上,坡度以5°-10°最为适宜,最陡处不能超过15°;日照时间较长;露营区域有一定面积的绿荫和草坪,一般要求有40%-60%的乔木树荫,其下有20%-40%的植物覆盖率;应尽量避免选择潮湿的沼泽地、排水性恶劣的腐殖土层、黏土层、洪水平原、地下水位太高之处或经常有水位高涨、易淹没之处;露营地应配备卫浴设施、供水设施、排污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设施、保全设施,如果为大型露营场所或露营者以移动房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还需要在营区内设立营火场和停车场。 4.1.4.5 住宿接待服务

实行标准化接待服务规范,服务人员职责分明,做到专业化、热情、尽责、微笑服务。 4.1.5 旅游购物

4.1.5.1 购物场所建设

购物场所不破坏主要景观,不阻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购物场所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结合景区内的游憩、休闲设施布局,最好不设置外来的广告标志。

DB51/T 979—2009 7

购物场所应有集中的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明码实价,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陈列方式合理;购物商店装饰色调适宜;室内照明均匀、光线柔和、亮度适宜;室内空气清新、流动充分,温度和湿度宜人;有供旅游者休息游憩的场所。 4.1.5.2 旅游商品

具有独特性、纪念性、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性,此外还要具备礼品性、轻便性等特点;具有旅游区特色的手工艺品;当地的土特产品;具有从豪华型到普通型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各档次的品种和类型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4.1.5.3 金融服务

根据景区情况设置储蓄门市,自动取款机;有外币兑换服务;正规商店、宾馆、以及消费场所应确保刷卡消费服务。 4.1.6 休闲娱乐项目 4.1.6.1 项目可行性

旅游景区内的娱乐项目在开发建设前,应从资源特色、区域背景、市场环境、开发条件、环境影响、社会效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4.1.6.2 项目选址及资源环境条件

娱乐项目应根据景区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水电供应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等,选择合适位置。 项目设施外观和体量与周边环境协调。

景区娱乐项目设施可分为水上娱乐设施、陆上娱乐设施。水上娱乐设施包括浴场、游泳池、游船、游艇、垂钓池、水上游乐园、漂流等设施。陆上娱乐设施包括动植物园、娱乐中心、游览车、索道、儿童乐园、博物馆、展览馆、演艺场、高尔夫球场、滑雪场、速降、蹦极、攀岩等设施。

4.1.6.3 设施要求及空间标准

娱乐项目的各种设施应舒适、安全、档次较高,体量适宜,与环境相协调。 4.1.7 配套基础设施 4.1.7.1 供水设施

供水量:旅游景区供水量要满足景区内居民和游客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需要。 旅游景区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公建用水、消防用水和其他用水。

生活用水主要包括旅游者、景区住宿接待、餐饮服务、景区员工以及景区内部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生活用水量指示选取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旅游者的生活习惯。 各类人员日需水量 人员类型 景区居民 景区散客 景区员工 供水量升/日 60-150 10-30 50

各类接待设施日需求量 类型 一般设施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供水是升/(床·日) 200—400 400—600

500—1000 1000—1500 资料来源:《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消防用水量按消防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或一个防火分区计算。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储存于高位消防水池内。利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估水期最低水位时消防水的可靠性,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消防给水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如合并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可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

其他用水是指旅游景区中进行灌溉、绿化、道路浇洒等用水,一般按照2—3L/㎡?日计算或按照旅游景区总用水量的5—10%估算。 DB51/T 979—2009 8

供水系统:靠近城市的景区可考虑引入城市供水管网,其他景区可自备水源,形成独立系统自行供水。自建水处理净化站应尽量靠近用水地,采用投放化学药剂、施压过滤、臭氧以及紫外线等方式进行杀菌、消毒,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后供应。 水源保护:景区内划定饮用水保护区,保证饮用水水质不受污染。 4.1.7.2 供电能源

供电量:旅游景区的电力负荷主要由旅游综合接待基地、各旅游接待站的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用电以及景区内社区居民生活用电组成。

接待用电一般按照旅游景区内各分区内接待点规划的订位综合用电指标预测用电负荷。 供电系统运行应安全可靠,可采用环网开环运行,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可采取应急措施,不至整个景区断电。特种娱乐设施和景区内饭店宜采用双电源。 电源布置:景区内的供电一般采用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联网供电,电力线路应尽量采用电缆埋敷设。35kv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以架空方式敷设时,但尽量避开游人视线,同时不能影响景区的景观,10kv中压配电线原则上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防雷设施:对空旷地区或山区的旅游景区,区内的游乐设施、制高点的护栏、缆车、索道等活动设施以及建筑物、供电设施等处应装备有防雷设施,以防止雷击伤人事件的发生。防雷设施应注意美化,与环境协调。 4.1.7.3 邮电服务

邮政纪念服务:根据景区的大小和需求设置邮政支局或邮电所,能为游客提供电报、邮寄、包裹、特快专递等邮政服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纪念邮票、纪念币服务。 电讯服务:景区内公用电话的数量要能满足旅游区接待游客数量的需求并至少具备国内直拨功能;公用电话亭及标志醒目、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置合理;有免费的急救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实现游客活动区域全覆盖;结合旅游景区性质开通上网业务和宽带服务。 4.1.7.4 消防设施

景区建设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对于没有条件集中供水的寺庙、文物建筑、景观建筑等应配置灭火器材。景区内的集中建设区输水管线上设室外消火栓。 4.1.8 特殊服务设施

为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不含残疾人厕所、厕位),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使用的童车、童椅等。

4.2 形象

4.2.1 整体视觉形象 4.2.1.1 建筑风貌

景区内各种建筑及设施要求风格统一,外观(材质、造型、色彩)和体量应与周围景观协调;尽量运用能反映当地风情的本地特色建筑风格和材料;出入口主体建筑具备特色或有文化性,有格调;区内各种建筑及设施周边有缓冲区;建筑及设施禁止选用玻璃幕墙、马赛克贴面、卷帘门窗、简易铁皮屋等材料。 4.2.1.2 原生态自然特色

严格保护景区内原生态环境;在旅游者活动区域使用当地物种进行绿化培植,通过绿化、美化形成旅游区主题特色。 4.2.1.3 亮化

根据景区性质、周边环境情况,设计各类建筑及设施的灯光,广场、绿地灯光,小品和雕塑灯光等功能性和装饰性夜景灯光。照明器具选择应以绿色、节能为根本,采用最新照明技术,选用合理的照明方式,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的景区夜间人工照明不能直接照射天空。 4.2.2 市场形象 4.2.2.1 市场知名度 DB51/T 979—2009 9

市场知名度主要包括世界知名、全国知名、省内知名和地区知名,各景区要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价值提升各自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不同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指标 级别

美誉度等级 5A级 世界知名 4A级 全国知名 3A级

周边省市知名 2A级、1A级 省内知名

4.2.2.2 市场美誉度

不同A级旅游景区美誉度指标 级别

美誉度等级 5A级

9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4A级

8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3A级

7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2A、1A级

6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 4.2.2.3 市场辐射力

各景区需根据旅游景区自身的旅游资源情况争取不同层次的游客市场,市场辐射力主要包括四个等级的范围,分别为有洲际远程游客,且占一定比重、有洲内入境游客及洲际近程游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2)在线全文阅读。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22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