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p1=p2=pL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与负载压力基本相等

36. 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若py>pj>pL,减压阀阀口状态为(D);若py>pL>pj,减压阀阀口状态为(A)。

(A)阀口处于小开口的减压工作状态

(B)阀口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不允许油流通过阀口

(C)阀口处于基本关闭状态,但仍允许少量的油流通过阀口流至先导阀 (D)阀口处于全开启状态,减压阀不起减压作用

37. 系统中采用了内控外泄顺序阀,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为px(阀口全开时损失不计),其出口负载压力为pL。

当pL>px时,顺序阀进、出口压力间的关系为(B);当pL

(B)p1=p2=pL

(C)p1上升至系统溢流阀调定压力p1=py ,p2=pL

(D)p1=p2=px

38.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变小,通过节流阀的

流量(B);通过调速阀的流量(B)。

(A) 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

39.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增加,压力差的变化对

节流阀流量变化的影响(B);对调速阀流量变化的影响(C)。

(A) 越大 (B)越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

40.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A);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为(A)。

(A) 0 (B)某调定值 (C)某变值 (D)无法判断

41. 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处于节流调速工况,系统的泄漏损失及溢流阀调压偏差均忽略不计。当负

载F增加时,泵的输入功率(C),缸的输出功率(D)。

(A) 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2. 在调速阀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调速阀的节流开口一定,当负载从F1降到F2时,若考虑泵内泄漏变化因素

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v(A);若不考虑泵内泄漏变化的因素时,缸运动速度v可视为(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43. 在定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如果液压马达所驱动的负载转矩变小,若不考虑泄漏的影响,试

判断马达转速(C);泵的输出功率(B)。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

44. 在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若负载从F1降到F2而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泵的工作压

力(C);若负载保持定值而调速阀开口变小时,泵工作压力(A)。 (A) 增加 (B)减小 (C)不变

45. 在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如果将负载阻力减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泵的出口

压力将(B),节流阀两端压差将(C)。

(A) 增加 (B)减小 (C)不变

46. 在气体状态变化的(D)过程中,系统靠消耗自身的内能对外做功;在气体状态变化的(C)过程中,无内能

变化,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变成气体所做的功。

(A)等容过程 (B)等压过程 (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

47. 每立方米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A);每千克质量的干空气中所混合的水蒸气的质量称为(C)。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含湿量 (D)析水量

48. 在亚声速流动时,管道截面缩小,气流速度(A);在超声速流动时,管道截面扩大,气流速度(A)。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49. 当a、b两孔同时有气信号时,s口才有信号输出的逻辑元件是(A);当a或b任一孔有气信号,s口就有输

6

出的逻辑元件是(C)。

(A)与门 (B)禁门 (C)或门 (D)三门

50. 气动仪表中,(A)将检测气信号转换为标准气信号;(C)将测量参数与给定参数比较并进行处理,使被控参

数按需要的规律变化。

(A)变送器 (B)比值器 (C)调节器 (D)转换器

51. 为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气缸和气马达前必须安装(A);气动仪表或气动逻辑元件前应安装(D)。 (A)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 (B)分水滤气器-油雾器-减压阀 (C)减压阀-分水滤气器-油雾器

(D)分水滤气器-减压阀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与压力无关。 (√)

液体流动时,其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

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在任一截面上的压力能、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换,但其总和不变。 (√) 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判据。 (×)

薄壁小孔因其通流量与油液的粘度无关,即对油温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 (√) 流经缝隙的流量随缝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10. 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

11. 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

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12. “流体一定从压力高处流向压力低处。” (×)

13. “水力半径大,意谓着流体与管壁接触少,阻力小,通流能力强。” (√)

14. “设:通过同心环状缝隙的泄漏量为Q,则在偏心时泄漏量要增加,并且在完全偏心时泄漏量达到最大,为

2.5Q。” (√) 15. “将液压缸的两腔同时接压力油的联接方式,称为差动联接。” (×)

16. “在圆柱形的表面间隙中,常常在其配合表面上开几个环形小槽,它能克服因零件精度不高而引起的径向不平衡力,但会使泄漏量增大。” (×) 17. 弹簧对中式电液换向阀的先导阀的中位机能一定是“Y”型。 (√)

18. 判断“旁路节流调速系统的效率一般比进、回油节流调速系统的效率高。” (√) 19. 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是前倾放置的而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是后倾放置的。 (√) 20. 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21. 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22. 齿轮泵多采用变位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23.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24. 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25. 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用液压缸。(×) 26. 滑阀为间隙密封,锥阀为线密封,后者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开启时无死区。 (√) 27. 节流阀和调速阀都是用来调节流量及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阀。 (×) 28. 单向阀可以用来作背压阀。 (×)

29. 同一规格的电磁换向阀机能不同,可靠换向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流量不同。 (√)

30. 因电磁吸力有限,对液动力较大的大流量换向阀则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换向阀。 (√) 31. 串联了定值减压阀的支路,始终能获得低于系统压力调定值的稳定的工作压力。 (×) 32. 增速缸和增压缸都是柱塞缸与活塞缸组成的复合形式的执行元件。 (×)

33. 变量泵容积调速回路的速度刚性受负载变化影响的原因与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有根本的不同,负载转矩增大泵和马达的泄漏增加,致使马达转速下降。 (√)

7

34. 采用调速阀的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始终能保证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稳定。 (×)

35. 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只能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而调速阀还可安装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和旁油

路上。 (√) 36.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

37. 在变量泵—变量马达闭式回路中,辅助泵的功用在于补充泵和马达的泄漏。 (×) 38. 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 (√)

39. 同步运动分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位置同步必定速度同步;而速度同步未必位置同步。 (√)

40. 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中,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应为执行元件前一动作的最高压力。 (×) 41. 为限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所受的液压侧向力不致过大,斜盘的最大倾角α

(√)

max一般小于

18°~20°。

42. 当液流通过滑阀和锥阀时,液流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力都是力图使阀口关闭的。 (×) 43. 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质量相等。 (√) 44. 空气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增高,粘度变小。 (×)

45. 在气体状态变化的等容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系统内能增加。 (√) 46. 气体在管道中流动,随着管道截面扩大,流速减小,压力增加。 (×)

47. 在放气过程中,一般当放气孔面积较大、排气较快时,接近于绝热过程;当放气孔面积较小、气壁导热又好

时,则接近于等温过程。 (√) 48. 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其安装次序依进气方向为减压阀、分水滤气

器、油雾器。 (×) 四、名词解释

1. 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2. 系统压力(系统中液压泵的排油压力。) 3.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和该液体密度ρ之比值。)

4. 液动力(流动液体作用在使其流速发生变化的固体壁面上的力。)

5. 层流(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层次分明的流动状态。) 6. 紊流(惯性力起主导作用,高速流动时液体质点间的粘性不再约束质点,完全紊乱的流动状态。) 7. 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

8. 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

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

9. 液压卡紧现象(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

用。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10. 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11. 气穴现象;气蚀(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12. 排量(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应排出的油液体积;液压马达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输出轴旋转一周所需要油液的体积。)

13. 自吸泵(液压泵的吸油腔容积能自动增大的泵。) 14. 变量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

15. 恒功率变量泵(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与输出流量q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的变量泵。)

16. 困油现象(液压泵工作时,在吸、压油腔之间形成一个闭死容积,该容积的大小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17. 差动连接(单活塞杆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同时通压力油的连接方式称为差动连接。)

18. 往返速比(单活塞杆液压缸小腔进油、大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2与大腔进油、小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

8

v1的比值。)

19. 滑阀的中位机能(三位滑阀在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它体现了换向阀的控制机能。)

20.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或启闭特性。)

21. 节流阀的刚性(节流阀开口面积A一定时,节流阀前后压力差Δp的变化量与流经阀的流量变化量之比为节流阀的刚性T:T???p。) ?q22. 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

23. 容积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变量泵供油,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从而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容积调速回路。)

24. 功率适应回路(负载敏感调速回路)(液压系统中,变量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均满足负载需要的回路称为功率适应回路。)

25. 速度刚性(负载变化时调速回路阻抗速度变化的能力。kv???FL?v)

26. 相对湿度(在某一确定温度和压力下,其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称为该温度下的相对湿度。??x?100%) xb27. 气动元件的有效截面积(气体流过节流孔时,由于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其流束的收缩比节流孔实际面积还小,此最小截面积称为有效截面积)

28. 马赫数(气流速度v与当地声速c之比称为马赫数。)

29. 非时序逻辑系统(系统的输出只与输入变量的组合有关,与变量取值的先后顺序无关。)

30. 时序逻辑系统(系统的输出不仅与输入信号的组合有关,而且受一定顺序的限制。也称为顺序控制或程序控制系统。) 五、分析题

1. 如图所示定量泵输出流量为恒定值qp ,如在泵的出口接一节流阀,并将阀的开口调节的小一些,试分析回路中活塞运动的速度v和流过截面P,A,B三点流量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活塞两腔的面积为A1和A2,所有管道的直径d相同)。

解:图示系统为定量泵,表示输出流量qP不变。根据连续性方程,当阀的开口开小一些,通过阀口的流速增加,但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并不发生改变,qA= qp ,因此该系统不能调节活塞运动速度v,如果要实现调速就须在节流阀的进口并联一溢流阀,实现泵的流量分流。

连续性方程只适合于同一管道,活塞将液压缸分成两腔,因此求qB不能直接使用连续性方程。根据连续性方程,活塞运动速度v = qA/A1,qB = qA/A1=(A2 / A1)qP

9

2. 如图所示节流阀调速系统中,节流阀为薄壁小孔,流量系数C=0.67,油的密度ρ=900kg/ cm3,先导式溢流阀调定压力py=12×105Pa,泵流量q=20l/min,活塞面积A1=30cm2,载荷F=2400N。试分析节流阀开口(面积为AT)在从全开到逐渐调小过程中,活塞运动速度如何变化及溢流阀的工作状态。

解:节流阀开口面积有一临界值ATo。当AT>ATo时,虽然节流开口调小,但活塞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溢流阀阀口关闭起安全阀作用;当AT

液压缸工作压力

p1?F5?2400?4?8?10A1(30?10)Pa

液压泵工作压力

pp?p1??p

式中 △p为节流阀前后压力差,其大小与通过的流量有关。

3. 已知一个节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qmin,液压缸两腔面积不等,即A1>A2,缸的负载为F。如果分别组成进油节流调速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试分析: 1) 进油、回油节流调速哪个回路能使液压缸获得更低的最低运动速度。2)在判断哪个回路能获得最低的运动速度时,应将下述哪些参数保持相同,方能进行比较。

解:1)进油节流调速系统活塞运动速度v1= qmin/A1;

出口节流调速系统活塞运动速度 v2= qmin/A2

因A1>A2,故进油节流调速可获得最低的最低速度。

2)节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是指某一定压差下(2~3×105Pa),节流阀在最小允许开度 ATmin时能正常工作的最小流量qmin。因此在比较哪个回路能使液压缸有较低的运动速度时,就应保持节流阀最小开口量ATmin 和两端压差△p相同的条件。

设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泵压力为pp1,节流阀压差为△p1则:

pp1?FA1??p1 ?p1?pp1?FA1

设出口调速回路液压缸大腔压力(泵压力)为pp2 ,节流阀压差为△p2 ,则:

A1pp2?F??p2A2 ?p2?pp2A1A2?FA2

由最小稳定流量qmin相等的定义可知:△p1=△p2 即:

pp1?pp2A1A2?FA1?FA2为使两个回

路分别获得缸最低运动速度,两个泵的调定压力 pp1、 pp2 是不相等的。

4. 在图示的回路中,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装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通过分析其调速性能判断下面哪些结论是正确的。(A)缸的运动速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调速性能较好;(B)溢流节流阀相当于一个普通节流阀,只起回油路节流调速的作用,缸的运动速度受负载变化的影响;(C)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液压缸回油腔背压很小,不能进行调速。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2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