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 损失和(局部压力) 损失两部分组成。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 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 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

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 (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9.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 。 履与斜盘)。

11. 20号液压油在40℃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约为(20)cSt。

12. 相对压力又称(表压力),它是(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真空度是(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

差)。

13. 流体在作恒定流动时,流场中任意一点处的(压力)、(速度)、(密度)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14. 流体流动时,有(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之分,我们把(雷诺数)作为判断流动状态的标准,对于

光滑的圆型金属管道,其临界值大致为(2320)。

15. 液压泵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液压泵为(容积)式泵。 16. 液压泵按结构特点一般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三类泵。

17. CB—32齿轮泵为了减小侧向泄漏,采用(浮动轴套)式结构。外放O型圈的卸压片放在(吸油侧)侧,

目的是(保持浮动轴套受力平衡)。齿轮泵的吸油口(大于)压油口,目的是(径向不平衡力)。 18. 为了保证齿轮泵的连续地可靠供油,要求其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大于1),这必然产生(困油现象),为

了克服这一现象,在齿轮泵中开了(卸荷槽)。 19. 叶片泵一般分为:(单作用)和(双作用)两种。 20. 柱塞泵一般分为:(径向)和(轴向)柱塞泵。 21. SCY14—1B柱塞泵是(轴向柱塞泵)向柱塞泵。

22. SCY14—1B柱塞泵的柱塞数目采用(奇)数,一般为(7、9)个,目的是:(减小流量脉动)。

23. 液压缸差动联接是将(单活塞液压缸)活塞杆液压缸的两腔(同时接入压力油)的联接方式。当要求快

进速度为工进速度的2倍时,活塞杆径d和液压缸径D的关系约为(d = 0.7D)。 24. 工程机械上的换向阀多采用手动换向方式,它分为(定位式)式和(复位式)式。

25. 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组成的。(节流)阀的进出口的压力差是由(减压)阀保证

而基本不变化一的,使其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调速阀其(进出口)必须大于一10.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 、(滑

1

定值(5×105Pa或10×105Pa),才能正常工作。

26.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模数) 的平方成正比,与的(齿数) 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

一定时,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28. 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卸荷槽)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 腔

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吸油)腔相通。

29. 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 间隙,其中(端面)泄漏

占总泄漏量的80%~85%。

30.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

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31. 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

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 32. 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

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显然(ps—pk)、(ps—pB)小好, nk和nb大好。 33. 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出

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34. 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

联)而成。

35. 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

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单向阀)。

36. 选用过滤器应考虑(过滤精度)、(通流能力)、(机械强度)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泵的吸

油口)、(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37. 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两马达并联时,

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 38. 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

低速段,先将 (马达排量) 调至最大,用(变量泵) 调速;在高速段,(泵排量)为最大,用(变量马达)调速。

39. 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 (自动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不变);

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等于(负载压力) 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40. 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

(行程)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 同步两大类。

41.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为(干空气),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湿空气),所含水分的程度用(湿度)和(含湿

量)来表示。

42. 理想气体是指(没有粘性的气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的某一稳定瞬时,其压力、温度、体

积应服从(气体状态方程pV/T=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43. 在气动系统中,气缸工作、管道输送空气等均视为(等温过程);气动系统的快速充气、排气过程可视为

(绝热过程)。

44. (马赫数Ma)是表示气流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集中反应了气流的压缩性。(Ma越大),气流密度变化

越大。当(Ma>1)时称为亚声速流动;当(Ma<1)时称为超声速流动;当(Ma=1)时称为声速流动。 45. 在亚声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加速,应把管道做成(收缩管);在超声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减

速,应把管道做成(扩散管)。

27. 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 腔。

2

46. 向定积容器充气分为(声速)和(亚声速)两个阶段。同样,容器的放气过程也基本上分为(声速)和

(亚声速)两个阶段。

47. 气源装置为气动系统提供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压缩空气,它是气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动系统

对压缩空气的主要要求有: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并具有一定的(净化过度)。因此必须设置一些(除油、除水、除尘)的辅助设备。

48. 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容积型压缩机)和(速度型压缩机)。选择空气压缩机的根据是

气压传动系统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两个主要参数。

49. 气源装置中压缩空气净化设备一般包括:(后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干燥器)。 50. 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最后保证,三大件是指(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

雾器)。

51. 气动三大件中的分水滤气器的作用是滤去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并将空气中(水分)的分离出来。 52. 气动逻辑元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滑阀式逻辑元件)、

(射流元件)。

53. 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是依靠(气压信号)推动阀芯或通过(膜片变形)推动阀芯动作,改变气流通路以

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而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的可动部件是(膜片)。

二、选择题

1. 流量连续性方程是(C)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A)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2.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A)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B)成正比。 (A)一次方 (B)1/2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3. 流经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D)和缝隙前后压力差的(A)成正比。 (A)一次方 (B)1/2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4. 双作用叶片泵具有(AC)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BD)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5. 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D);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B)。

(A)O型 (B)M型 (C) Y型 (D) H型

6.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C);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A)。

(A) 5MPa (B) 10MPa (C)15MPa (D)20MPa 7. 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BCD)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A)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 (A) 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C)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

8. 为平衡重力负载,使运动部件不会因自重而自行下落,在恒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B)顺序阀作平衡阀,而在变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D)顺序阀作限速锁。

(A)内控内泄式 (B)内控外泄式 (C)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式 9. 顺序阀在系统中作卸荷阀用时,应选用(C)型,作背压阀时,应选用(A)型。 (A)内控内泄式 (B)内控外泄式 (C)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式

10. 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B);采用缸筒固定安置,

3

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C)。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11. 对于速度大、换向频率高、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磨床,采用(AC)液压操纵箱;对于速度低、换向次数不多、而定位精度高的外圆磨床,则采用(B)液压操纵箱。

(A) 时间制动控制式 (B)行程制动控制式

(C)时间、行程混合控制式 (D)其他

12. 要求多路换向阀控制的多个执行元件实现两个以上执行机构的复合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A),多个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C)。

(A)串联油路 (B)并联油路 (C)串并联油路 (D)其他 13. 在下列调速回路中,(ABD)为流量适应回路,(B)为功率适应回路。 (A) 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B) 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C)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D) 恒功率变量泵调速回路 14. 容积调速回路中,(B)的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节;(C)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 (A)变量泵—变量马达 (B)变量泵—定量马达 (C)定量泵—变量马达

15. 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D);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C)。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16.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C);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B)。

(A)5Mpa B)10MPa (C)15MPa

17. 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B)能够承受负值负载,(C)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

(A)进油节流调速回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18. 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B)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D)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减压阀 (B)定差减压阀 (C)溢流阀 (D)差压式溢流阀

19. 在定量泵节流调速阀回路中,调速阀可以安放在回路的(ABC),而旁通型调速回路只能安放在回路的(A)。 (A)进油路 (B)回油路 (C)旁油路

20. 差压式变量泵和(A)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与限压式变量泵和(B)组成的调速回路相比较,回路效率更高。

(A)节流阀 (B)调速阀 (C)旁通型调速阀 21. 液压缸的种类繁多,(BC)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A)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 (A)柱塞缸 (B)活塞缸 (C)摆动缸 22. 下列液压马达中,(ABC)为高速马达,(D)为低速马达。

(A)齿轮马达 (B)叶片马达 (C)轴向柱塞马达 (D)径向柱塞马达

23.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液动滑阀为弹簧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C)机能,而液动滑阀为液压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D)机能。

(A)H型 (B)M型 (C)Y型 (D)P型

24. 为保证锁紧迅速、准确,采用了双向液压锁的汽车起重机支腿油路的换向阀应选用(AC)中位机能;要求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压力机保压回路,在保压工况液压泵卸载,其换向阀应选用(AB)中位机能。

(A)H型 (B)M型 (C)Y型 (D)D型

25. 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C);在没

4

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B),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26. 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B);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B)。

(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27.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如果配油窗口的间距角小于两叶片间的夹角,会导致(B);又(A),配油窗口的间距角不可能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间距夹角必须大于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

(A) 由于加工安装误差,难以在工艺上实现

(B) 不能保证吸、压油腔之间的密封,使泵的容积效率太低

(C) 不能保证泵连续平稳的运动

28. 双作用式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A),当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B)。

(A) 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 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 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29. 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A),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C)。

(A) 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 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 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30. 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BA),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C)。

(A) 沿着径向方向安装

(B) 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

(C) 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

31. 当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B);当恒功率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C)。

(A)增加 (B)呈线性规律衰减 (C)呈双曲线规律衰减 (D)基本不变

32. 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D),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A)。

(A)0.5q (B)1.5 q (C)1.75 q (D)2 q

33. 在泵-缸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液压缸实现快进—工进-端点停留—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在(BC )工况下,泵所需的驱动功率为最大;在(C)工况下,缸输出功率最小。

(A)快进 (B)工进 (C)端点停留 (D)快退

34. 系统中中位机能为P型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单活塞杆液压缸实现快进—慢进—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液压缸在运动过程中,如突然将换向阀切换到中间位置,此时缸的工况为(D);如将单活塞杆缸换成双活塞杆缸,当换向阀切换到中位置时,缸的工况为(A)。(不考虑惯性引起的滑移运动)

(A)停止运动 (B)慢进 (C)快退 (D)快进

35. 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若py>pj>pL,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D);若py>pL>pj,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A)。

(A)进口压力p1=py , 出口压力p2=pj (B)进口压力p1=py , 出口压力p2=pL

(C)p1=p2=pj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调定压力基本相等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2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