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阳的文化(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式,即将从民间挑选来的美女,经过一番装饰打扮,举行婚姻仪式后投入河中,作为“河伯”的新妇。其余的钱由乡官和巫觋私分。这种迷信的陋习给邺地带来严重的祸害,当地人民不仅在经济上为暴敛所虐,年青女子的生命同时也受到威胁。故民家多持女逃亡,致使邺城“益空无人”,人口锐减,社会经济深受影响。西门豹到任后,在一次“河伯娶妇”的仪式上,借口向河伯报告为由,将大小巫觋投入河中,邺地吏民大为震恐,从此不敢有言为河伯娶妇者,革除了害人的陋习,安定了当地的民心。西门豹所做另一件大事是发动民众引漳河水开12渠,灌溉邺地农田。漳河发源于黄土高原,含沙量很高,出山后形成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坡度也大,易于引水。冲积扇东部则地势平坦,漳河至此经常泛滥,造成土壤碱化。西门豹利用漳河水沙的特点,分多渠口引水灌溉,不仅补充了农作物的需水量,并且能够利用泥沙的有机质起到淤田加肥的作用,事成后使邺县一带成为膏腴之地,“亩收一锺”(《论衡·率性》)。一锺等于6石4斗,在当时是很高的产量,使邺县所在“河内”地区,成为魏国境内最富庶的地区。以后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又在西门豹旧迹基础上改建后进行灌溉,民大受利。当时民歌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络古舄卤兮生稻梁。”(《吕氏春秋·乐成》)。左思《魏都赋》亦云:“西门溉其前,史起灌其后。”今安阳城北20公里处的丰乐镇村有西门大夫祠,原为东汉时为纪念西门豹治邺功绩所建的“豹神庙”,北宋时改为西门大夫祠。祠东1公里处有西门豹投巫处,祠西约5公里处有闸门沟,留有西门豹所修水渠闸门和渠道遗迹。这些遗迹都是后

16

人的附会,决非战国时的旧迹。因漳河河道变迁很大,东汉以后引漳渠道历代都有改建。不过邺地农业发达,六朝时屡屡被选为都城,确是战国魏时所打下的基础。后人为了纪念他,杜撰出这些古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到了战国末年,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魏与赵邺”(《史记·赵世家》),邺地于是入赵。

漳洹冲积扇上,稍后于邺兴起的另一个城市就是安阳。故址一说在今市西北,一说在东南21.5公里处。确址不详。传统的说法均据《史记·秦本纪》昭王五十年(前257年)记载,秦将王龁攻拔魏宁新中,改名安阳,认为就是今天安阳出现的开始。近年有人指出,《史记·赵世家》、《廉颇列传》所载“廉颇攻魏之房陵、安阳”,才是今天的安阳,而王齿乞改宁新中的安阳,在今新乡、焦作之间(许祚民《宁新中更名安阳考辩》,《安阳史志通讯》1986年第三期)。不论怎样,战国后期安阳这个城市已经出现是毫无疑问的。战国末年邺和安阳是河北平原南部的两个军事重镇,为赵、魏二国国界所在。邺属赵,安阳属魏。秦灭六国,邺属邯郸郡,安阳属河内郡。汉初废安阳入荡阴,可能与楚汉之际洹水一带战争破坏有关。高帝时置魏郡治邺。西汉末年魏郡辖境很大,领18县,有21万户,人口90万,是冀州范围内人口最多的一郡。两汉时期邺城为河北南部的政治中心。

曹魏时代的邺都(北城)

东汉末桓、灵之间,冀州始理邺县。公元190年袁绍领冀州牧,即以邺为驻地。以后又兼并了并、青、幽三州之地。邺便成为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击

17

败了袁氏,四州之地相继克平。曹操自领冀州,进而统一了黄河流域。建安十三年(208年)自署承相。十八年(213年)封魏公,“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之制”。同年在邺建社稷、宗庙,置尚书、侍中、六卿等职。二十一年(216年)进封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曹操在邺城召集群臣。此后黄河流域名义上虽然还属汉朝,都城在许,但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却在冀州、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邺。

曹操选邺为都,与邺所在的地理形势有关。邺处于古代“山东”(一般函、崤以东的黄河流域东部、太行东西)地区的中心。背靠太行,有滏口之径可通山西;面临黄淮海平原,有大道可达南北。正如左思《魏都赋》所云:“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袁绍据邺时,其谋士沮授曾劝其“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袁绍未从。曹操占邺后,即有据以为都之意。因魏郡治邺,故自号魏公、魏王。并在都邺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邺的政治、经济地位。 首先是扩大以邺为中心的王畿之地。东汉末,邺已为冀州、魏郡治所。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割河内郡的荡阴、朝歌、林虑,东郡的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金巨鹿郡的瘿陶、曲周、南和,广平郡的任城,赵国的襄国、邯郸、易阳等14个县属魏郡,加上原魏郡所领15县,共29县。于是魏郡不仅在人口上,同时在地域上成为冀州境内最大的一郡。以邺都为中心的半径,北面到了河北中西部,东面到了鲁西北,西南包有淇水流域,南抵于河。这方圆数百公

18

里的土地,都在王畿范围之内,邺都所在魏郡的行政地位获得空前提高。

其次是发展了邺都水运交通。建安九年春正月,曹操为攻打邺城运输粮秣所需,“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运”。虽然那时邺城尚未攻下(同年八月攻克),但此举对以后邺都水运交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又开平渠、泉州渠、新河,都是白沟水运航路的延伸。十八年又开利漕渠,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引漳处斥章县(今曲周东南),注白沟处在馆陶(今县)西南。此后邺都水运可由漳水经利漕渠进入白沟,向北可达河北平原北端,向南可由黄河抵达江淮。邺都成为黄河下游大平原上水运交通的枢纽。 其三是大力发展邺地的农业生产。为此修复和改建了西门豹、史起的引漳灌溉工程,“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十二磴,磴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水经·浊漳水注》)。磴是梯级,指横拉漳河的低落溢流堰,20里(一说疑难为12里之误)作了12个堰,各相去300步(一步5尺或6尺),各渠引水口“皆悬水门”即进水闸门,以调节水量。由是邺都一带农田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农业生态处于良好的环境。左思《魏都赋》云:“磴流十二,同湖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水澍粳稌,陆莳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纻。均田画畴,蕃庐错列。畺芋充茂,桃李荫翳。”邺城的农业生产呈现了一片富庶景象。无怪乎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途经邺城,崔光曾建议定都于此,理由是“邺城平原千里,漕

19

运四通,有西门、史起旧迹,可以富饶。”这是与曹操时代的经营分不开的。

曹操时代对邺都本身的城市建设,在我国古都史上有开创性意义。曹操时代的邺城是在春秋齐桓公时旧址基础上建成的,即今邺北城。明崔铣《彰德府志·邺都宫室》:“邺都北城,自曹操始构。”据《水经·浊漳水注》记载,“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按晋制计算,1尺为245厘米,1里合441米,东西为3078米,南北为2205米。城有七门:南垣三门,中曰永阳门(一名中阳门),东曰广阳门,西曰凤阳门;东垣为建春门;西垣为金明门(一曰白门);北垣二门,东曰广德门,西曰厩门。

据左思《魏都赋》及张载注记载,城内有一条东西向大街,东通建春门,西接金明门,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北部为官署区,正中为宫殿区,又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全城北半部的中心。中间为文昌殿,“极栋宇之弘规”(《魏都赋》),是朝会四方、宴享宾客之所,国家大典在此举行。殿前正对端门,端门之前南当南止车门,又有东西止车门。端门之外,东有长春门,西有延秋门。门外即东西大街。

东部为宫殿署区。正中为听政殿。《魏都赋》云:“左则中朝”,“听政作寝”。张载注云:“文昌殿东有听政殿,内朝所在也。”为曹操处理政务的地方,是政权中枢。建筑朴实无华,“木无雕锼,土无绨锦”,以示为政节俭。听政殿前听政门外为升贤门,左为崇阳门,右为顺德门,三门皆南向。升贤门外向南依次为宣明门、显阳门、司马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阳的文化(4)在线全文阅读。

安阳的文化(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1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