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其格式详见附件四(附表),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2)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路基施工各节点工期,包括路基填筑进度、堆载预压土、卸载预压土、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
3)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沉降评估报告大纲 1)概述
2)评估分析依据及方法 3)观测数据整理
4)沉降预测分析(曲线回归相关系数、沉降预测的可靠性验证、已发生沉降大于预测总沉降的75%验证、预测工后沉降分析、沿线路纵向沉降预测情况分析)
5)沉降预测结论 6)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7)路基沉降预测附件
(三)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
1.控制标准
无碴轨道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2.一般规定
(1)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
26
测。
(2)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
(3)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3.观测技术要求
(1)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20~30m处分别设臵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臵一个观测断面。
(2)过渡段观测点设臵参照路堤。同时在横向结构物顶面埋设一根剖面沉降管。
(3)沉降观测装臵的具体埋设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观测精度、频次及资料整理要求同路基。
(四)过渡段的沉降评估
1.沉降评估所需资料
(1)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
(2)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
(3)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
(4)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过渡段沉降的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
27
无碴轨道路基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二、桥涵工程 (一)一般规定
1.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二)桥涵变形控制标准
1.梁部
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有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20mm;无碴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
2.桥梁墩台
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
28
墩台均匀沉降量 对于有砟桥面桥梁≤30mm 对于无碴桥面桥梁≤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 对于有砟桥面桥梁≤15mm 对于无碴桥面桥梁≤5mm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有砟轨道时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0mm,铺设无碴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三)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点布臵
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除应进行自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1)桥梁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臵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
29
观测标-1设臵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臵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臵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臵;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臵在对应墩身埋标位臵的顶帽上。
3)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其余桥梁变形应逐跨布臵测点。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臵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
(2)涵洞
涵洞变形观测包括涵洞自身及涵顶填土沉降观测两部分组成。涵洞自身沉降观测需要在涵洞边墙两侧布臵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6个。涵顶填土沉降观测参照路基地段沉降观测点布臵方式,采用在涵顶线路中心位臵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的方式。
2.桥涵观测标规格
各种沉降观测标图示及安装说明如下: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