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

4.0.1本条的规定是用于计算和比较建筑采暖能耗的统一计算条件。为了与1986年和1995年两个节能的行业标准相衔接,沿用了原有的计算条件。采暖周期延长或采暖期的室外平均温度下降以及设计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室内设计温度较高时,实际耗热量和标准煤耗煤量会相应增加。但作为检验节能水平,仍需按照此统一比较标准。

因此,不能将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看作采暖设计的舒适度标准,也不能直接将按此计算所得的总耗热量,当作所有住宅的实际耗热量。例如:当采用主要房间采暖温度20℃、平均室内计算温度19℃、采暖期天数145天时,全年采暖能耗约为上述计算条件计算所得的1.5倍;当采用主要房间采暖温度22℃、平均室内计算温度21℃、采暖期天数184天时,全年采暖能耗约为上述计算条件计算所得的1.8倍。

4.0.2建筑物耗热量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空气渗透耗热量构成,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应该扣除建筑物内部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的得热量。此项数值是JGJ26-86标准确定的,虽可能因生活设施的变化而变化,为统一比较条件,本标准仍沿用之。

4.0.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只计其两侧的空气温差,但是即使是在冬季,也还有太阳辐射热等因素影响室内传热量。为简化计算过程,采用一个系数εi对不同朝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修正。

4.0.4 建筑物的空气渗透耗热量,是按照采暖空间体积的换气次数计算确定的,计算式为: qINF?17.6(Cp???N?V)A0

式中:17.6--采暖期室内外平均温差(K); CP——空气的重量比热(0.28 Wh/kg〃K); ρ——空气的密度(1.3kg / m3); N——换气次数(0.5次/h );

V——采暖空间的换气体积(m3)。楼梯间不采暖时为建筑体积VO的0.6,

36

即V=0.60 VO;楼梯间采暖时为建筑体积VO的0.65,即V=0.65VO。 因此,可以简化为:

楼梯间不采暖 qINF=17.6(CPρN V)/A0=17.6×0.28×1.30×0.5×0.60 VO/A0=

1.92 VO/A0

楼梯间采暖 qINF=17.6(CPρN V)/A0=17.6×0.28×1.30×0.5×0.65 VO/A0

= 2.08 VO/A0

5 建筑热工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本条是根据节能原则,对建筑环境设计提出的一般原则。建筑群的布臵和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合理与否,对冬季获得太阳辐射热和夏季通风降温是十分重要的,建筑设计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5.1.2 经计算证明:建筑物的主体朝向,如果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耗热量指标约增大5%,空调能耗或外遮阳成本将增大更多。从表 4.0.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值可见,冬季南向外窗的传热耗热量,远低于其它朝向。根据北京夏季的最多频率风向,建筑物的主体朝向为南北向,也有利于自然通风。 5.1.3条文说明: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建筑物的采暖耗热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占有很大比例,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大,即发生向外传热的围护结构面积越大。因此,在满足建筑诸多功能因素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建筑体形的凹凸或错落,降低建筑物体形系数。

5.1.4 本条是摘自《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目前住宅的层高越做越高,与2.7m相比,能耗相差很大。因此,规定层高超过2.8m时,应采用 “参照建筑对比法”进行校核和调整计算。

5.2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要求及传热系数限值

5.2.1鉴于目前外墙采用外保温构造已基本可以取代外墙内保温构造, 因此作出此规定。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北京市已有明确的规定。

5.2.2强制性条文。为便于操作,本条给出了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作为建筑物节能的核心内容,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标准基准建筑为多层住宅,根据现在各小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多层住宅基

37

本为6层,每栋建筑一般均大于等于4个单元组合,体形系数一般均小于0.31或接近0.31,大于0.31的只是个别情况,一般为4层及4层以下且单元数少的住宅。本表第一行相当于体形系数≤0.31的住宅,第二行相当于体形系数为0.34的住宅(基本是3单元4层的住宅)。由于近来有住宅层数降低的趋势,故提高了对4层及以下的住宅(包括独立式小型住宅)的传热系数限值的要求,以利于建筑节能。本次修编考虑到要与术语中多层住宅及低层住宅的分类一致,故将原标准中的传热系数限值分档,由4层与5层为界改为3层与4层为界。同时对屋顶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弥补4层建筑保温性能的不足,但主要是为了改善顶层的热环境。

本条规定除外窗的传热系数允许超出外,其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必须满足表5.2.2的规定,不得超出。目前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断桥铝合金外窗其传热系数达到限值时,价格较贵,为降低工程造价,本标准仅允许外窗的传热系数略有超出,通过降低其它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来弥补。

5.2.3目前北京的大部分住宅均采用封闭阳台,图纸上也设计了阳台门,但在毛坯房中大部分均不装,住户装修时也不再安装阳台门,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为此将封闭阳台的外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来要求,其传热系数均应符合表5.2.2的规定,包括阳台的顶部和底部。

5.2.4东向和西向外窗的太阳辐射负荷,对夏季空调能耗影响很大,设臵有效的外遮阳设施,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环节。当东、西向外窗面积很小时,可以不设臵外遮阳设施。

通风屋面对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和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实施方便,增加投资不多,因此宜采用。

外窗开启面积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夏季通风降温的要求,且春、夏、秋季加大通风量也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中规定,“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即1/12.5。

经分析论证:一般结构体系住宅按照冬季采暖节能要求确定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基本可以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但钢结构等体系的外墙采用轻体结构,其东西向外墙和屋顶的内表面温度容易超标,采用设臵通风间层的措施比较容易

38

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目的。

5.2.5无论楼梯间采暖与否,其外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均应符合5.2.2条的要求,这对改善套内的热环境至关重要。

住宅楼梯间和套外公共部位的热环境,对建筑能耗和室内热环境有较大的影响,近年以来,居住建筑的物业管理日益改善,且《北京市住宅区及住宅安全防范设计标准》(BDBJ01-608-2002)对住宅单元门有如下规定:“住宅首层出入口(单元门)和???车库门应安装电控防盗门。”因此现在有条件保持门窗的完好和建筑入口单元门的随时关闭。

多层和低层住宅或非集中供暖的高层和中高层住宅,一般不具备在套外公共空间设臵采暖的条件,因此对多层住宅楼梯间进行稳态热平衡计算,以确定内墙是否保温。当屋顶和外墙的K=0.6W/(㎡.K)、外窗K=2.8W/( ㎡.K)、建筑入口单元门K=5.8W/( ㎡.K)、地面K=0.4W/(㎡.K)、户门K=2.0W/( ㎡.K),且窗缝的冷风渗透量取3.5m3/m.h,大门开启附加取500%时,计算结果楼梯间内墙的温差修正系数n < 0.25,因此即使K=2.66W/( ㎡.K)的混凝土内墙修正后的传热系数n × 2.66 仅为0.55 W/( ㎡.K),比第二步节能时(0.6×1.83=1.1)降低了一半(高层比多层更有利),因此本可以不再强调内墙保温,但考虑楼梯间外窗有可能部分被打开,故对楼梯间内墙作出保温的规定。K=1.5W/( ㎡.K)时,保温厚度较小。

住宅建筑入口外门不应镂空是指需要用透明材料封闭外门的空透部分。 5.2.6 在外保温体系中,出挑构件和窗框外侧四周墙面易形成“热桥”,热损失相当可观,因此在建筑构造设计中应特别慎重。

原则上应将这些附墙挑件减少到最小程度,也可将面接触改为点接触,以减少“热桥”面积。一些非承重的装饰线条,尽可能采用轻质保温材料。

为减小热损失,外窗尽可能外移或与外墙面平,减少窗框四周的“热桥”面积,存在热桥的部位应做保温。

5.3 外窗和外门

5.3.1部分强制性条文。鉴于目前住宅的外窗越做越大,对节能非常不利,因此,

对窗墙面积比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为操作方便,根据住宅建筑的特点,将窗墙面积比及朝向的划分进行了细化,对外窗的遮挡也做了更详细的说明。

39

相邻建筑的遮挡必须用软件进行计算,设计中采用比较困难,因此无法作出具体规定。但对明显的遮挡,设计人应在采暖设计和节能设计中给于充分的重视。

朝向划分的示意图如图5.3.1-1所示:

图5.3.1-1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86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