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0.2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

qH = qH?T + q INF - q I·H (4.0.2) 式中:qH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

qH?T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 q 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

q 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

散热的得热量,取3.8(W/m2)。

4.0.3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对各项围护结构分项计算后汇总: qH?T17.6m??iKmiFi (4.0.3) ?A0i?1式中:17.6——采暖期室内外平均温差(K);

AO ——建筑面积(m2),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 ε

i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表4.0.3采用;

Kmi ——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 W/(m2·K)],参见附录B;

i

F——围护结构的面积(m2),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

表4.0.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

部位 非透明 屋顶 透明 外墙(包括阳台门下部) 有阳台 外窗 无阳台 外门 南 0.7 0.50 0.18 0.70 东、西 0.86 0.74 0.57 0.86 北 0.92 0.86 0.76 0.92 水平 0.91 0.18 注:1 朝向按表5.3.1的规定划分。

2 阳台不封闭时,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的ε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的ε

i

i

值,按同朝向有阳台的外窗采用;阳

i

值,按同朝向的外墙采用。封闭阳台外窗的ε值按同

朝向无阳台的外窗采用。

3不采暖楼梯间的内墙和户门、不采暖空间上部楼板、伸缩缝、沉降缝墙和抗震缝墙等的εi值,以温差修正系数n值代替。n值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取值,但不采暖楼梯间的内墙和户门,其n值取0.3。

6

4接触土壤的地面,ε

i

= 1。

5 内天井内的外墙和外窗,按北向取值。

6坡屋顶仍按ε

I

= 0.91取值。

4.0.4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分别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 1 楼梯间不采暖时 qINF?1.92V0 (4.0.4 – 1) A02 楼梯间采暖时 qINF?式中:

q INF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

V O——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所包围的体积(m3),按附录C的规定计 算。

2.08V0 (4.0.4 – 2) A05 建筑热工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 应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自然通风。

5.1.2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及西北向)。

5.1.3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高层和中高层住宅不宜超过0.3,多层住宅不宜超过0.35, 低层住宅不宜超过0.45。

5.1.4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2.8m,当超过时应按7.0.2条的规定采用 “参照建筑对比法”进行校核和调整计算。

5.2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要求及传热系数限值

5.2.1外墙应采用外保温构造;外窗应采用中空玻璃。

5.2.2 建筑物各部分围护结构(除外窗外)的传热系数,必须符合表5.2.2的

7

规定。外窗(包括阳台门玻璃)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5.2.2的规定,如不符合,应按7.0.2条的规定采用 “参照建筑对比法”进行校核和调整计算。

表5.2.2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 [W/(m·K)]

外窗/ 阳台门玻璃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不采暖凸窗顶部、空间上底部和侧部楼板 墙 不采暖楼梯间 (或外廊) 内墙 2

住宅类型 屋顶 外墙 接触室外 空气地板 户门 4层及以上建筑 3层及以下建筑 ≤0.60 ≤0.60 ≤2.80 ≤1.70 ≤0.50 ≤0.55 ≤0.45 ≤0.45 ≤0.80 ≤1.50 ≤2.00 注:1.围护结构的构造和传热系数示例,见附录B;

2.4层及以上建筑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用内保温时,其主体结构的传热系数应≤0.3 W/(m·K),其他保温结构其平均传热系数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2

5.2.3 与阳台有关的保温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不封闭阳台的建筑外墙和阳台门窗、封闭阳台所有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均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2 凸窗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3 跃层平台的传热系数,与屋顶相同。

5.2.4为增强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低层住宅有条件可以采用绿化遮阳,高层塔式建筑和主体朝向为东西向的住宅,其主要居住空间的西向外窗应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东向外窗宜 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 2 屋顶宜采用通风屋面构造。

3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应不小于所在房间面积的1/15。

4 钢结构等轻体结构体系住宅,其外墙宜采用设置通风间层的措施。 5.2.5 楼梯间和套外公共空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楼梯间和套外公共空间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5.2.2条的要求; 2 住宅建筑入口外门不应镂空,其非透明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且应有随时关闭的可靠措施。

5.2.6外墙下列部位应进行详细构造设计: 1 外墙外保温应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

2当外墙有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

8

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和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等)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3外墙外保温的墙体,外窗宜靠外墙主体部分的外侧设置,否则外窗(外门)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4变型缝内应填满保温材料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当采用在缝两侧墙做内保温、且变形缝外侧采取封闭措施时,其每一侧内保温墙主体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8W/(m2·K)

5.3 外窗和外门

5.3.1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其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不应超过表5.3.1的规定值。

2. 当窗墙面积比超过规定值时应按7.0.2条的规定采用 “参照建筑对比法”进行校核和调整计算,但任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得大于其最大值。

表5.3.1 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规定值和最大值

朝向 建筑类型 此朝向无进深>8m的厅 此朝向有进深>8m的厅 南北向板式建筑 东西向板式建筑、 塔式建筑 窗墙面积比规定值 0.25 0.30 0.15 0.30 0.50 窗墙面积比最大值 0.35 0.40 0.25 0.40 0.60 北(偏东≤45到偏o西<60范围) 东 (偏北<45到偏o南≤45范围) 、西o(偏北<30到偏南o≤60范围) o南(偏东<45到偏o西<30范围) oo注: 1阳台门上部和其他外门(透明部分)计入窗户面积,门芯板(不透明部分)不计入

窗户面积;

2 南向外窗仅指不受相邻建筑和本楼其它部位遮挡的外窗,具体规定如下: ⑴仅在大寒日前后短期被遮挡的南向外窗仍视同南向;

⑵南墙有凹槽时,其开口宽为B,深为D,当(B /D)≥2,凹槽内的南窗、墙仍视同原朝向。当B /D<2,凹槽内的南窗、墙均视同东、西向。

⑶东、西墙有凹槽时,其开口宽为B,南窗中心线距凹槽边线为D,当(B /D)≥1,凹槽内的南窗、墙视同东、西向,否则凹槽内的南窗、墙均视同北向。凹槽处的东南角窗和西南角窗均视同东、西向窗。

9

3北墙凹槽的东、西向窗墙均视同北向。

5.3.2 平屋面的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5%;坡屋面的开窗面积不应超过采光要求开窗面积低限值的1.2倍。如不符合应按7.0.2条的规定采用 “参照建筑对比法”进行校核和调整计算。 5.3.3住宅不宜采用凸窗,其北向不应采用凸窗。

5.3.4应采用气密性级别较高的外窗(包括阳台门),其气密性等级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选用,其等级不应低于的4级水平,具体数据详附录B.0.3。

6 采暖、通风与空调的节能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居住建筑采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每一采暖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2室内采暖系统应严格进行水力平衡计算,且应通过各种措施使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

6.1.2居住建筑应设置采暖通风设施,并应设置空调设施或预留空调设施的位置和条件。

6.1.3 居住建筑采暖空调的热源和冷源,应根据资源情况、环境保护、能源的高效率应用、用户对采暖空调预期费用的可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6.1.4 当采用集中热源或集中冷源时,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在城市热网供热范围内,采暖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热网。热力站的供热规模不应过大。

2. 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热、冷联供系统。 3. 应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6.1.5除无集中热源、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外,不得采用普通电散热器或家用电锅炉等直接电热式供暖设备: 1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的住宅小区;

2 无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住宅;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86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