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1 二。————————任务1
三。————————内容,目录 四。学习意义
五。学前卫生学的学习方法 六。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卫生学》《解剖生理学》《生理卫生学》自编演义
第一章。人体概述
组织类型 上皮组织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人体表面,体内各种保护,分泌吸收管腔内表面 结缔组织 广泛,血液,软骨等连接,支持,保护和最广泛 营养各种组织器官 肌肉组织 骨骼肌(随意) 神经组织 四肢,躯干,附着在骨骼机体的姿势维持,窨的移上 动,复杂的动作,以及呼吸运动等 心肌(不随意) 心脏 具有身律性,能按自己的节律收缩,也接受自主神平滑肌(不随意)经的调节 胃肠等内脏器官和血管舒缩引起胃肠等器官运管壁上 动 全身各处 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三。人体的功能调节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一般是指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勤俭中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过程。 同化作用:6
异化作用:6机体把自身的物质进行分解,把分解产物排除体外,并且在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叫异化作用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 (一)骨的组成,功能和分类
根据骨在体内的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1
1。颅骨:(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干15块)保护脑和面部支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2。躯干骨:(椎骨,肋骨,胸骨)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及躯干运动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 1。骨膜较厚 2。全是红骨髓
3。第九页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多,无机盐含量相对较少,处于骨化过程中。因而较软,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受压易弯曲变形。
生理弯曲的作用:可缓冲从脚下传到大脑的震动和冲动,使脊柱更富于弹性,充分发挥支撑,承重,运动的功能。
婴幼儿脊柱的特点
A.从生理性弯曲来看:
1.新生儿脊柱除骶曲外,其它弯曲尚未出现
2.2-3个月后至7岁前,除骶外,勘察三个弯曲还未完全固定,平躺时消失
B。从骨化过程看
婴幼儿脊柱的椎骨内充满软骨。两块椎骨之间软骨层特别发达。脊柱处于骨化过程中,姿势不正确易引起脊柱变形。
2。脊柱的卫生保健
1。婴幼儿不宜睡软床 2。防止长时间一侧负重
3。婴幼儿不宜长时间蹲着玩耍 4。培养正确的卧、坐、立、行姿
3。腕骨
新生儿腕骨全是软骨,随年龄的增长,腕骨逐渐丐化。6个月后逐渐出现骨化中心,直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全部出现。
幼儿腕骨的卫生保健
? 手腕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 用手腕过力的游戏不宜做
? 玩具、劳动工具的大小、轻重应适当
4。骨盆:正常成人骨盆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共同围成的 幼儿骨盆的特点:27页
构成婴儿骨盆的髋骨是由骼骨、坐骨,耻骨借软骨连接在一丐的。随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骨化,到25岁左右,三块骨才愈合成一块髋骨。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可能发生移位,以致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 婴幼儿骨盆的卫生保健:
避免幼儿从高处跳到硬的地面上,跳远时应有松软的沙坑,以免发生骨盆变形。 5。足弓
? 概念:第10页足骨的跖骨及其联结的韧带成凸向上方的弓形,称足弓。
2
? 作用:10页下。足弓有弹性作用,可缓冲行走时对身体所产生的震荡,保护脑和体内
血管,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 婴幼儿足弓的特点:27页。婴幼儿足弓周围韧带松,肌肉细弱。若婴幼儿过于肥胖,
走路,丫立时间过长,足底负荷过重,均可引起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 足弓的卫生保健:
1。长时间站立,行走中间要适当休息,以防双脚负荷过重 2。幼儿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 3。体育锻炼
4。合理饮食,预防肥胖。 学前儿童关节特点 :11页//28页
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性较强,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被用力拉、悬吊、摔倒)易引起脱臼。 6.幼儿关节的保护:
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与灵活性。 2) 防止用力过猛拉幼儿手臂,以防脱臼 3) 防止负荷过重
4) 预防外伤,引起关节病变 (二)学前儿童肌肉的特点
1。婴幼儿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但又易恢复(易疲劳?) 1) 从成分看:婴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较少
2) 从构造看:肌纤维较细,肌肉柔嫩,肌腱宽而短。因此肌肉收缩力差。力量小,易疲劳 (易恢复?)
1)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O2供应充足,疲劳后恢复较快。 2) 婴幼儿肌肉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 如何预防肌肉疲劳?
1) 动静交替,使肌肉群得到轮换休息 2) 注意正确的姿势 3) 注意桌椅高矮合适
作业:4。解释婴幼儿关节,足弓的主要特点,并谈一谈如何保护 5。婴幼儿肌肉为什么易疲劳又易恢复,如何预防肌肉疲劳?
思考:根据婴幼儿脊西半球、腕骨、骨盆的特点,谈一谈幼儿骑童车应注意什么?
第二节 循环系统
血液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淋巴管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 一、务液的基本万分与机能
3
血浆: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纤维蛋白和钙有帮助伤口止血的作用 红细胞:运输O2和CO2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参与免疫等作用(人体卫士)13页 血小板:促使血液凝固,起止血作用。 2。婴幼儿血液特点:小书22。23
1) 血量:婴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地比成人多
2) 血浆:婴幼儿血液中的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纤维蛋白和无机盐较少,因此,婴
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 3) 红细胞:婴幼儿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比较高,血红蛋白具有强烈的
吸氧性有利于婴幼儿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4) 白细胞:婴幼儿血液中白细胞数目,5-6岁时和成人基本接近成人,但中性粒细胞较少,
易感染疾病。 (二)心脏
1. 形态:相当于自己的拳头大小,形状似桃。
2. 结构: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两组半膜:房室瓣:三尖瓣,二尖瓣,动脉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
跟心脏四个腔相连的主要血管(八条)主动脉一条,肺动脉一条,肺静脉四条,上下脉静脉各一条。
3。婴幼儿心脏的特点:小书34-35
1) 形态上:心脏形态在婴儿期略呈球形,6岁后呈椭圆形,渐与成人相似 2) 位置上:心脏形态在幼儿期成横位,随年龄的增加,心脏位置逐渐成斜位 3) 重量上:婴幼儿心脏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重量呈持续性和跳跃性增长。 4) 心房、心室的发育上:刚出生时左右心室壁厚度相等,随着小儿生长,心室壁变厚,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发育快。 4。婴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1) 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决定的:婴幼儿时期,调节心脏的交感神经占优势,副交感神
经发育不完善,兴奋性低,对心脏收缩的频率和强度的抑制作用较弱,所以心率快。 2) 幼儿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长发育之间的矛盾生成的:婴幼儿心肌纤维较弱,弹力纤
维较少,心壁薄,收缩力差,心输出量少,而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对氧气和氧料的需要量多,只有靠加快心率来满足需要。所以婴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思考:答:幼儿骑童车时应注意用手时间不易过长,因为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的。10交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全部出现。掌骨和指骨在9-11岁时才骨化完毕。所以幼儿腕部力量不足。其次,因为幼儿脊柱的每个椎骨间,软骨层特别发达,当幼儿体位不正或身体长时间一侧紧张,都容易引起脊柱的侧弯变形,所以幼儿在骑童车时还应防止身体的某一侧长时间压在童车上面。另外,童车的大小轻重要适度。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在一起的。一般在19-25岁软骨才完全骨化而形成一块完整的骨。因此,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可能发生移位,以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所以幼儿应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骑童车,应选择较软的地面。 三、血管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血管的构造与机能
4
血管名称 动脉 静脉 血流方向 心脏流向全身 全身流向心脏 管壁特点 血流速度 作用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位送回心脏 管内血液与管外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管壁很厚,富有快 弹性,管径较粗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径粗 管壁极薄,管径极小 慢 毛细血管 最小的动脉流向最小的静脉 极慢 婴儿血管的特点:
1。婴幼儿务管供血充足?小书36
? 婴幼儿毛细血管网密,管口径也较成人粗大。
? 婴幼儿血管比成人短,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所需时间短。 2.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小书36
? 婴幼儿血管的内径相对较成人粗,动脉,静脉的内径相差不多 ? 婴幼儿心脏收缩力弱,心脏排出血量少 收缩压:86-98毫米汞柱
幼儿血压值
舒张压:58-63毫米汞柱
2岁后收缩压的数值=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四)血液循环
1。概念: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过程。 2。途径:血液循环可分为大循环(体循环)和小循环(肺循环) ? 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
换)——再进入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 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沛泡壁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
房
二、淋巴系统
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
主要功能:书15页。运输全身淋巴液入静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和生成抗体等免疫作用。 淋巴循环途径;小书37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返回毛细血管汇入静脉,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经毛细淋巴管汇入淋巴管并途经一系列淋巴结滤过,然后流入较大的洒巴导管,最后汇入静脉。
淋巴结、脾,扁桃体(淋巴器官)
淋巴结:作用:产生淋巴细胞、抗体,过滤洒巴液,扣留和清除微生物。 扁桃体:作用;与机体免疫有关,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防御机能。 脾脏:作用:1。免疫(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2。滤血(血液流经脾时,巨噬细胞能吞噬进入血液的细菌,异物及蓑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3。储血4。造血(胚胎早期脾能造血) 三、学前儿童淋巴系统的特点
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防御和保护机能比较显著。表现为幼儿经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时逐渐退化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幼儿卫生绪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