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和NO2,此外,有少量的氟化物气体。
(1)SO2
烧成窑尾排放的SO2主要由煤粉在窑内燃烧产生,由于熟料生产过程中有吸硫作用,当窑内温度在800~1000℃时,燃料燃烧所产大部分SO2被物料中的氧化钙和碱性氧化物吸收形成硫酸钙及亚硫酸钙等中间物质。预分解窑由于物料与气体接触充分,吸硫率可高达98%以上,目前,国内建成投产的多条新型干法和产线验收结果,也充分证明了新型干法窑的低SO2排放结果。
(2)NO2
水泥厂排放的NO2主要产生于窑内高温煅烧过程,其排放量与煅烧温度、空气含氧量和反应时间有关,窑内煅烧温度越高,氧气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生成的NO2气体就越多。
(3)氟化物
立窑水泥生产中,配料中加入萤石(CaF2)作为矿化剂,以改善熟料的易燃性,从而导致窑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
3、废水污染源分析
拟建工程建生产系统不直接产生废水,主要是回转窑、各类磨机、空压机和部分仪表等的高温、高速运转设备需要的间接冷却水,冷却水作为热交换介质,不与原燃料及产品接触,水质变化不大,循环冷却水系统产污212m3/d,拟直接排放。
4、工程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根据工程污染源分析,对拟建工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出统计分析,汇总于表2中。
表2 工程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类别 项目 单位 数量
废气 废气排放量 万Nm3/a 10.7×105
粉尘 t/a 552.4
NO2 t/a 2517.7
SO2 t/a 108.1
氟化物(以F计) t/a 2.63
废水 废水排放量
CODcr t/a 1.79
BOD5 t/a 0.67
SS t/a 2.24
石油类 t/a 0.045
固废 剥离废石、渣土 t/a 3210
生活垃圾 t/a 22
噪声 噪声(车间外) dB(A) 70~85
万m3/a 4.48 2、 厂址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1)厂址比选
(2)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规划
拟建工程厂址占地49.75公顷,用地以丘陵桔园、旱地为主,兼有企业用地和少量的林地、宅基地,没有基本保护农田。
(3)交通运输
拟建工程厂址位于新关镇七松村,南靠焦柳铁路七松火车站
(4)石灰石和泥岩等资源
境内石灰石、硅铝质原料(泥岩)、铁矿石、煤碳、石膏等水泥生产原材料应有尽有,资源十分丰富。
(5)环境容量
拟建工程区水、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好,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空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拟建工程建成投产后,污染物
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区域环境仍可保持现有功能水平。
因此,项目选址从环境容量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6)生态环境
拟建工程厂址占地以桔园和山坡旱地为主,达76.9%,其次为企业等建(构)筑物地。植物主要为人工农作物,土地侵蚀模数在800~1500t/km2·a之间。拟建工程占地对自然植被破坏很小。
评价区属典型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系统现以种植柑桔为主,其次为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这些植物对SO2等均是抗性较强的作物,拟建工程SO2等污染对区域地面贡献浓度满足《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中“敏感作物”小时标准限值;对区域农作物影响不大。
区内未发现野生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无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因此,项目选址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泥建材类建设项目环评案例分析(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