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当今正在使用和不断发展的直流电机的主流调速方法—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并具体列举该调速系统各种发展方向以及对它们的原理和特点作写简单说明,最后对今后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字:直流调速系统 晶闸管 开环 闭环
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几号的运动性能和控制特性,尽管它不如交流电动机那样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制造方便、维护容易,但是长期以来,直流调速系统一直占据垄断地位。当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发展快,在许多场合正逐渐取代直流调速系统。但是就目前来看,直流调速系统仍然是自动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在我国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海洋钻探、金属加工、纺织、造纸以及高层建筑等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场合,仍然广泛采用直流调速系统。而且,直流调速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从控制技术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调速系统的基础。因此加强对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有利于更进一步发展交流调速系统,促进调速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直流电机的工作基本原理,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方程
n?U?K?eRKKea?tT 可知直流调速方法有三种:
(1)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该方法的优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缺点是效
率低。因此,该方法适于小功率直流电机、开环控制且仅能有级调速。一般应用于电动玩具中。
(2)改变电动机主磁通?。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平滑调速;缺点是调速范围小而且通常是配合调压调速在基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升速。现已很少单独使用,通常以非独立控制励磁的方式出现。 (3)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改变电枢电压主要从额定电压往下降低电枢电压,从电动机额定向下变速,属于恒转矩调速方法。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这种方法最好。可调的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①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流电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许的转矩范围内四象限运行,缺点设备多、体积大、费用高、效率低安装须打地基、运行有噪声、维护方便,50年代广泛使用,今天很少用。②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可控整流器,如晶闸管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控直流电压。③直流斩波器和脉宽调制变器:以恒定直流电源供电,用直流波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获得可控的平电压。
比较上面三种直流调速方法可看出,改变电阻调速缺点很多,目前很少使用,仅在一些起重机、卷扬机及电车等调速性能要求不高或低速运转时间不长的传动系统中采用。弱磁调速范围不大,往往是和调压调速配合使用,做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升速。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必要时把调压调速和弱磁调速配合使用。
下面具体列举几种当今正在使用和不断发展的直流电机的主流
调速方法—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
1、开环晶闸管电动机系统
原理如图1所示。速度指令电位器发出的指令,经过脉冲触发生成电路产生晶闸管整流器的调相信号,改变直流电机电枢端电压,达到调节电机速度的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不能同时满足调速范围和静差率的要求,机械特性软,调速范围窄。应用于静差率要求不高的无级调速场合。
图1 开环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原理图
2、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原理如图2所示。转速反馈电压与转速指令电压相比较形成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作为晶闸管触发脉冲生成电路的输入信号,后与开换电路相同。该方法的优点是:与开环系统相比,机械特性较硬、静差率较小、一定静差率的调速范围提高了;缺点是起动和堵转电流过大,对电机换向不利、对晶闸管不利。改进提高措施:加偏差调节器或限流措施。目前,有三种改进措施:增加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电压负反馈代替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以电压负反馈加电流补偿控制代替转速负反馈。 (1)两种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2)电压负反馈代替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为什么用电压负反馈代替转速负反馈?因为转速负反馈需要测速发电机,而测速发电机的安装维护比较困难,另外反馈信号中含有交流成分,会给调试和运行带来麻烦。对调速指标要求不高的系统,可以考虑电压负反馈代替转速负反馈。
(3)以电压负反馈加电流补偿控制代替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压负反馈代替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不如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电流正反馈补偿控制,可以使该系统调速性能接近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
图2 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原理图
3、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直流电机双闭环(电流环、转速环)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优点。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它对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得冲击,并不
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在电机最大电流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度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这时,启动电流成方波形,而转速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首相的条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能突跳,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得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电流负反馈就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问题是希望在启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不能让它和转速负反馈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在*电流负反馈发挥主作用,因此我们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这样就能做到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作用又能使它们作用不同的阶段。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需要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内环;转速环在外面,叫外环。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图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4、三环调速系统
在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在电流环内再加电流变化率内环或电压内环构成两种三环调速系统。增加了电流变化率内环,提高了电流环的响应速度,使起动过程的转速和电流更接近理想波形,进一步改善了电机的起动性能。
5、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可逆线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发展现状[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