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总复习(教科书第108~115页的内容)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观察物体(三)、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找次品等。所以,对本册教材的复习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过程体验,体现知识的概括、总结、分类、系统化的过程,要改变学教材 生的复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复习方法。 学情分析: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分析 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生学完本册教材后,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知识间的内在联学情系可能还不太清楚,对本册教材重点内容了解还不够透彻,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全册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学握水平。 过程与方法: 分析 到一些疑难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单元整体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知识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
97
教学 重点 关知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相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并能做到灵活运用。教学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沟通这部分知识 难点 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整理和复习的目的。 课 时 安 排 第1课时数与代数(1)………………………………………………1课时 第2课时数与代数(2)………………………………………………1课时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课时 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
98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课 授课类型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课本第116页的第1题及第118页练教学内容 习二十八第1~4题)。。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这一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教学重点 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课 题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这一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小黑板、课件等。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知识梳理】 1.因数与倍数。 (1)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 如: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 由学生自己回忆知识、语言表达所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说到下面几个问题: 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能孤立说因数或倍数。 ⑤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偶数:2,4,6,8,10…… 99 奇数:1,3,7,9,11…… (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5,10,25,35,40 教师: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3)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6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 提示:因为6=2×39=3×3 可以看出:6包含有因数3,9也包含因数3,从而得出:6的倍数中一定包含因数3,9的倍数也一定包含因数3。 所以,6和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3.质数和合数。 (1)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又称作什么数? (2)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3)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 【复习讲授】 1.写出36的所有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怎样写才能不缺写也不多写。 2.从下面四张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0 5 8 7 (1)奇数 。 (2)偶数 。 (3)5的倍数 。 (4)3的倍数 。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7)是2,3,5的倍数 。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馈,集体评价。 3.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数字可重复使用) 1 2 4 8 9 10 12 15 21 57 91 68 练习要求: (1)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100
(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②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③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⑤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巩固作业】 1.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1题。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课堂作业】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 2.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 5.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予以解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 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板书设计 如: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本课时主要对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所以本课时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课后小记 进行辨析。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这可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
10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