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ASB={KV-(VC+VSV)}/fysin45 _ _ _ 选配弯起钢筋 实配弯起面积(mm2) - - _ _ _ _ 3.4.6主梁吊筋计算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的腹筋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作用,为防止在主梁的中下部出现裂缝破坏,故在此交接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或吊筋),现在此处设置吊筋。
图10主梁与次梁交接处箍筋和吊筋形式
(a) 主梁与次梁交接处斜向裂缝 (b)吊筋形式 (c) 箍筋形式 考虑到主梁与次梁交接处的破坏面大体如图8(b)和(c)虚线所示,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S=2h1+3b的范围内,其数量按下式计算:
Asv?KF
fyvsin?式中:F —— 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yv—— 附加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α—— 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取α=45°; 因为:S=2h1+3b=2×(700-450)+3×200=1100mm 故附加钢筋应布置在1100mm的范围内。 选Ф8的吊筋。
对于箍筋:Asv=2Asb=2×50.3=100.6mm2 Asb为附加箍筋的截面积
附加箍筋的排数。则由公式得:m≧KF/(fyvsina)=1.2×135.017×1000/(2×210×50.3×1.414)=5.4
在s范围内可布置6排,故实配面积为6×100.6=603.6mm2 故可配6排Ф8的吊筋。
2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3.4.7主梁配筋详图
主梁配筋详图、主梁的配筋及构造见施工图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位置,根据弯矩和剪力包络图及材料图形来确定。
4.结论
此次课程设计为单向板肋形结构的设计,通过《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论在工程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我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而且在我遇到问题时,也积极与大家进行了探讨,这也增加了我的团队意识。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学习,我们开始接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万事开头难,课程设计开始时,没有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认真的看了一遍教材,并借阅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疏理,遇到难处先是自己考虑琢磨,如果实在不会了再向老师同学请教,最后我不光更加熟悉的掌握了课本上的基本理论,还理解了平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思路。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不光学会了如何去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更让我有机会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了综合的运用。例如它让我更加熟悉CAD和WORD文件的操作,对水工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有了进一步形象的认识,从中也发现和解决了一些自己理论知识中的不足之处。本次设计使我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计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认识更加深刻,对实际配筋中的一些问题有所思考,从中收益匪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是不通过实际设计计算是不可能被发现的,通过楼盖板的设计让我发现并解决了一些自己不曾注意的很多细小而重要的问题。
我们这次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构的计算,要手写,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经常遇到困难,就查找书本或是根据规范来计算 ;第二个 阶段是计算书电子版的编辑工作,这个过程主要是根据结构计算手稿来输入的,比较简单;第三个阶段是CAD的绘图工作,这个阶段既要熟悉CAD工程制图,又要看得懂钢筋包络图,绘制出这样的 一张图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总体而言,忙碌了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的综合设计能力,而且也熟练了CAD及Word等应用程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参考书目:
【1】.河海大学等四校合编.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四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周氏.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徐占发.土建专业实训指导与示例(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写作)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P66~75
【6】.周俐俐.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7】.孙香红,李红.实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及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