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给水系统规划
1. 水源
从市政给水管引DN200给水管接入基地,供给基地生活、消防用水。 2. 各功能房间用水量见表8.4.1。
表8.4.1 各功能房间用水量一览表 序号 用户名称 用水标准 日用水量 最大时用水量(m3/h) (m3/d) 1 门诊部 15L/病人.次 45 8.4 2 医务人员 200 L/ 人.班 240 45 3 行政、后勤 50 L/ 人.班 15 2.8 4 不可预见用水量 10% 30 5.6 5 合计 330 61.8
3.给水方式
市政供水最低压力0.20MPa。医院的的1-3层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4-9层利用生活变频泵加压供水。
4.热水系统
医院设燃气热水炉,制备热媒水。热水系统分区同冷水系统。 5.消防水源
从市政给水管引DN200给水管形成室外消防环网。 6. 消防用水量
设计室内消防用水量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7.室外消防
室外设置DN100三出口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8.室内消防
门诊、医技、病房楼及疗养楼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病房楼的屋顶设消防水箱,满足初
期消防用水。消防水池设于水泵房内。消火栓延续时间按2h计,自动喷水按1h计。消防水池按储
存室内消火栓和喷淋用水量计算。消火栓泵设于水泵房内。建筑物内按火灾类别相应设置灭火器。
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门诊、医技、病房楼及疗养楼内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危险等级为中危I级,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 m2。喷淋泵设于水泵房内。
四.排水系统规划
室内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 污水经一级、二级处理达标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排水率按0.9计,生活排水量为297m3/d。
室外暴雨重现期按P=2年计,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五.管材
生活冷、热水管采用PP-R塑料管及配件,热熔粘接。
消防管采用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扣连接,>DN100采用机械式沟槽连接。排水管采用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
六.节能措施
采用六升以下的节水型坐便器,配件和阀件均采用节水型。 各卫生间安装陶瓷阀芯节水龙头或充气水龙头。
公用设施中洗脸盆、洗手盆、淋浴器和小便器等应采用延时自闭、感应自闭水嘴或阀门。
第九章 强电设计
一、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11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39-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 (GB50333-2013) 各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三级医院,床位数500个;由病房、科研、办公、门诊医技、后勤等高层或多层建筑组成。
2.地下层为机动车库、10kV变配电站太平间等,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便于疏散的地方。 3.设计范围包括电力和照明配电系统,防雷与保护接地系统。
三、 负荷等级及计算
中医院按一类公共建筑设计,急诊病房、手术室等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地下库房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防电梯、消防泵动力设备电源、电信机房和公灯照明等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病房电梯等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其他区域一般照明按三级负荷供电。需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的单体建筑均设置二路10kV独立电源进线的变电站,并配置自动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
地上建筑照明和医疗设备等合计用电负荷按 100W/m2估算。地下层按 15W/㎡估算。
四、变配电系统和计量
1. 本工程需与地方供电部门协商,在适当位置建设10kV区域变电站,高供高量,专门为医院各单体供电。
2. 在各单体地下层设10kV变配电站,分别引入二路10kV独立电源,经变压器降压后,分别向各低压用户配电。
3. 近邻变电站设置柴油发电机房,安装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4. 大功率用电设备设监视计量仪表。
五、供电电源
1. 地下变电站二路10kV独立电源进线由区域变电站引来。手术室等部分用房采用柴油发电机提供第三路供电。
2. 所有消防用电,包括消火栓泵、喷淋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地下库房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设备等,均由变电站专用回路供电,并在用电点末端设置双
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3.供电电压220V/380V,其中照明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
4.冲击负载导致电压波动大的仪器设备均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独立低压系统,如电网电压变化过大,则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供电。
六、 低压配电系统
1.消防泵房、通风排烟机房和库房用电采用交联铜芯电缆沿地下层金属电缆桥架敷设,照明负荷分区沿强电间电缆梯架向各层分配,另敷设一根镀锌扁钢作为保护接地母线,在每层强电间设接地端子箱。
2. 低压供配电线路至重要仪器设备、冲击负载和消防相关等设备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设备配电方式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方式配电。冷水机组、真空吸引、X光机、CT机、MRI机、DSA机、ECT机等设备主机、烧伤病房、血透中心、中心手术部的电力及照明、电梯及屋顶排风机、洗衣房及营养部的动力也分别由变电所低压屏放射式供电。
3. 一级和二级负荷均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以保证负荷用电要求。医技检验科、血
液透析室等处的仪器对电源要求较高,部分电源通过稳压器后备UPS供电。相关设施的供电线路均采用耐火铜芯缆线沿分隔桥架或穿钢管保护敷设。
七、 应急电源
医疗电力、消防控制室、电信机房、变配电间和泵房等采用二路不同专用回路配电并设末端
12
ATS自动切换装置。设备间、疏散走廊和封闭楼梯间等设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采用专用回路。
十、 防雷措施
1. 按第二类民用建筑设置防雷接地。
2. 利用建筑物主体构架或敷设的热镀锌扁钢作接闪器,建筑物外围钢构或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屋顶所有设备金属外壳与构架均与避雷网格可八、 照明
1. 照度标准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执行,博展馆采用高显色大功率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PAR灯,限制紫外线对展品的影响。办公区采用高显色T5高效荧光灯。博物馆展厅根据展品的性质分别采用普通照明、局部照明和限制照度的自控照明。
2.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如下:
治疗室、诊室、护士站 300 lx(11W/㎡) 化验室、药房 500 lx(18W/㎡) 手术室 750 lx(30W/㎡) 办公室、会议室 500~300lx(15W~9W/㎡) 病房 100lx(6W/㎡) 变配电间 200lx(8W/㎡) 机房、泵房等一般区域 100Lx(5W/㎡) 3.照明质量的要求:
一般照明的场所,地面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7。采用三基色细管荧光灯或一般显色指数(Ra)不低于80的光源作照明光源。一般照明的统一眩光指数UGR不大于19。
九、 保安措施
1.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制、手术室局部中性线不接地IT系统、医用局部等电位联接和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接。
2. 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系统,防雷接地、安保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皆合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R不大于1欧姆。
3.分区电力干线设置预放火灾的漏电报警系统。
4. 配电箱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开关,所有不带电之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金属管道均应作等电位联接。暗配管线采用金属线管。
靠联接。
十一、 其他
1. 凡本说明未详尽部分,请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执行。 2. 施工图设计之前,请供电部门确认供配电方案。
第十章 弱电设计
一、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15)
二、 设计范围
1.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 电话与数据通信布线系统。 3. 卫星及共用天线接受系统。 4. CCTV监控和安全防范系统。
5. 周界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设计。
6. 无线通信及对讲信号覆盖系统由专业公司负责专项设计,本设计配合预留条件。
13
三、 电视系统
1. 设共用天线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经前端机房信号放大和混频后向各用户分配,分区引入一路SYWV-75-9四屏蔽双向同轴电缆穿预埋套管引入,接入电视分支分配器箱。
2.有线电视用户线SYWV-75-5及其相应设施均应能满足860MHZ双向传输的要求,用户终端信号电平应满足69 dBuv上下偏差不大于6dBuv。
3. 病房、等候区、护士站、会议和办公区域适当位置布置有线电视出线插座,有线电视终端出线盒在二次装修时布置到位。
四、 电话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
1. 地下层设置电信中心机房,供电话与数据交换,进线和机房内设备及布置由电信部门完成;由电信机房设弱电综合桥架分别敷设至各单元弱电间、通信机房和计算机房,沿弱电间布置综合线槽敷设垂直干线,内部信息布线及系统由专业公司负责完成。
2. 办公室、护士站、VIP病房和其他需要区域预留信息配线箱或适当位置布置数据通信与电话双孔出线终端。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设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各单体为区域子系统并接入控制中心总系统。 2. 采用一套智能化全总线制双回路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设有火灾报警控制主机、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器、消防广播系统、计算机图形监视及数据处理终端系统、实时记录打印机、备用电池和数据传输接口等设备。主要特点有:工艺上采用16位嵌入式MCU微处理器,可保证系统高速、稳定的工作,系统容量大。
3. 病房、会议室、办公室、配电间、走道、电梯前室等全部设置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按不同的防火分区布线。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中心和相应楼层显示器可直接显示出其报警部位的楼层号,区域号及编码地址并声光报警。
4. 对于水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水流监控阀均配有独立的报警模块,能及时对喷洒信号报警,并显示报警区域。
5. 在重要的消防通道及楼梯口附近设有手动报警按钮与电话插孔,把电话插入插孔,消防主
机即可显示,并能及时通话。
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接收水流指示器和水流监控阀信号、经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后启动喷淋泵并反馈信号,事故排除后,关闭喷淋泵并反馈信号。
(2)每层消火栓箱内设手动报警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室也可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启泵按钮启动的位置,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启动及反馈信号控制电压均为24V。消防联动控制接收消火栓箱报警按钮反馈信号,事故排除后,关闭消防泵并反馈信号。
(3)开启有关部位的排烟风机并反馈信号。 (4)切断火灾层及新风机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5)防火阀状态显示。
(6)强迫相关防火卷帘门动作并反馈信号。 (7)切断相关非消防电源。
(8)向电梯发出迫降指令,使电梯迫降到底层并行止运行,消防电梯转入消防运行状态。 (9)启动火灾层及上、下层的警铃及声光报警装置。 (10)接通消防电话并报警。
7. 紧急消防广播
(1)当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主机发出联动指令,按疏散顺序将相应层消防广播线路接通。 (2)消防控制中心设外线直拔电话,以便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消防控制室与大楼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设备监控中心、电梯机房等与消防相关联的机房设置固定的对讲电话。
(3)本系统中央控制设备均具有手动/自动选择功能,火灾报警显示控制屏可以显示火灾报警信号和系统故障信号,并能自动打印出报警或故障地址、状态、日期、时间。电脑数据图像显示器为辅助控制系统,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报警的平面位置并打印资料。
六、背景音响广播(兼火灾消防紧急广播系统)
1. 设有背景音响广播,平时播放通知和音乐,在火灾时切断音响广播进行消防广播;地下室采用15W号筒扬声器,办公室广播采用3W嵌顶式喇叭或挂壁式音箱。
14
2. 广播信号采用100V定压传输,系统信噪比>=50dB,总谐波失真系数<=5.1%,频率特性为80—8000Hz±3dB,设备选用进口产品。
3. 户外适当布置背景音响防护式音箱。
七.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设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将各主要出入口、主要公共通道、周界、机动车库、建筑内电梯、及其它重要场所设有CCD高分辨率黑白或彩色前端摄象机,当需要时采用可变焦摄象机,监控信号接入控制中心;闭路电视监控与安全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共用控制中心。
主要功能要求如下
1. 对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周界围墙或栅栏、停车场出入口及其他重要区域进行监视。 2. 中心监视系统应采用多媒体视像显示技术,同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并进行图像记录。 3. 报警信号与摄像机联锁控制,录像机与摄像机联锁控制。
4. 监控系统可与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当监控中心接到报警时,监视屏。
5. 视频失落及设备故障报警。
6. 图像自动、手动切换,云台及镜头可遥控。
7. 报警时,报警类别、时间及相关信息可显示、存储、查询及打印。
8.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结合安全防范系统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设计与施工。
八、周界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
建立封闭式园区,加强出入口管理,防范园区外闲杂人员进入,同时防范非法翻越围墙或栅栏。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安装安装探测器,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传送到安保中心。
其功能要求如下
1. 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2. 探测器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强。 3. 防区划分适于报警时准确定位。 4. 报警中心具备语音、警笛、警灯提示。
5. 中心通过显示屏或电子地图识别报警区域。
6. 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同时发出语音、警笛或警灯警告。 7. 报警中心可控制前端设备状态的恢复。
8. 夜间可与周界探照灯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的探照灯自动开启。
9. 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
10.报警中心记录报警状态、报警时间。
11.根据需要设置被动红外探测器、门磁、窗磁和门禁系统。 12. 周界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设计。
第十一章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业主提供的有关技术要求和建筑专业提供的平剖面及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
1、建筑类型: 医技楼、病房楼楼、后勤楼、疗养楼 2、总建筑面积:92671.05平方米
三、设计范围
对地下车库作通风(兼排烟)设计;对浴厕等作机械排风设计;对各内走道等作机械排烟设计;对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作正压送风系统设计;对医院住院楼作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和压缩空气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医院设计说明(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