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制订者:徐海燕 修订者:

堂课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珍珠泉”。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

珍珠泉在什么位臵?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

2.学生读书,师巡视 3.交流汇报:

五个珠泉在泉城路北

面积:一高见方,一高=667平方米,也就是大约48间教室大 池水,很清。 抓住:清澈见底 学生说完,指导朗读

那么珍珠泉的泉水有什么特点呢? 抓住“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 抓住:“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说明串珍变化速度之快。

4.学习了这节,你觉得珍珠泉怎样?(神奇)。

5.那我们赶快把它记下来好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读课文,找出泉水的位臵; 找句子,体会泉水的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

1.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自读课文。 2.交流

(1)五龙潭: ①位臵:(生:旧城的西门外。) ②怎样形成的:(生: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 哪个词表现了五龙潭泉水的流动特点? 抓住:“汇注”。 理解:是说泉水从几个方面流入。

为什么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五个珠泉用“涌”,而五龙潭却使用“汇注”?

谁能读书它的特点?(指名读:评价?) 我们能不能也记住它呢?(练习背诵、齐背) (2)黑虎泉: ①位臵:(生: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②特点:(生:水势大,流量多。从“水声泻腾,昼夜不息” 中体会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理解:喷吐,喷出。举例生活中的事例(喷吐:

61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制订者:徐海燕 修订者:

体会黑虎泉的气势)

能通过背来体会黑虎泉的气势大,水量多的特点吗? 练习背、齐背。 (3)趵突泉: ①位臵:(生: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 ②地位:名列72泉之首。 ③特点:指名读句子,体会。: 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清:池里……水……清清楚楚 美:三堆白雪

抓住:冒,说泉水多而缓

小结:趵突泉这么大,这么清,这么美。现在我们知道它为什么是七十二泉之首了吧?(生:知道了。)

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

3.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感受到了济南壮丽景观。那么同学们,你们在别的地方见过这么美的泉吗?谁能用一个词语归纳(独一无二),那么课文第6自然段,哪个词能说明独一无二:泉城(板书:天下闻名 齐读第6节) 三、补允介绍泉城

1.教师质疑:课题叫泉城,为什么不叫济南,不更好吗?

请同学们回答我,再次去默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出答案。指名说。

2.师放映介绍济南的课件。 四、布臵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依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学校或公园、家庭的一处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体写出它的特点。 板书设计

9 泉城

珍珠泉 闻 72

五龙潭 名 泉

黑虎泉 天

趵突泉 下

62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制订者:徐海燕 修订者:

10 九寨沟

教材分析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地理位臵和名称的来历。第三、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难点

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疑点分析

“大大小小的湖泊,象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其中“镶嵌”一词为什么不能用“分布”“分散”代替。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九寨沟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九寨沟名字的来历和它所处的地理位臵。 教学重点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九寨沟名字的来历和它所处的地理位臵。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发音到位。 教学过程

63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制订者:徐海燕 修订者: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你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绍给大家(适时让学生欣赏有关的图片和录象)

3.设疑

多么神奇的九寨沟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它,去领略那神奇瑰丽,蔚为壮观的迷人风光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及时纠音。 2.指导长句朗读。

(1)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2)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3)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提醒学生要注意句中的停顿。 四、范读讨论

1.你听了课文,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其他自然段写了什么? 五、学习1~2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介绍了什么(名字的来历、所处的地理位臵)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第一句 (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

3.齐读。 六、写字指导

沟 县 图 恰 继 窜 若 敏 捷 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5自然段。

2.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

64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制订者:徐海燕 修订者:

思想感情。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的第3~5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

2.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到底是个怎样的美丽仙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录象听朗诵,想一想,一进入景区,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2.课文是怎样具体而生动地描绘这些景物的呢?请细读第三自然段,选择一种你认为最美的景物,找一找有关语句,说一说为什么,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学生自学。 4.全班交流

(引导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 感受到“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等突出了雪峰的特点;“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错落瀑布”、“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等语句突出了湖泊的特点;而“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一句则点明了“五花海”、“五彩池”美名的由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再试着有感情地连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思考:课文讲了哪些珍稀动物? 板书: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谈一谈。

结合理解:“窥视、窜出、憨态可掬、若无其事、敏捷”等词语。 3.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四种珍稀动物,作者抓住“林深叶茂,游人稀少”来点名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抓住“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住“善于奔跑”写出羚羊的特点;

6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2)在线全文阅读。

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132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