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字词注释及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富裕;爱抚、爱惜 帝室之胄 后代FyCO 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外结好孙权 友好U&JX=$

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x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以迎将军 来='ST:I 诚如是 果真;这样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rE 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v8 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君与俱来 一起pVT 抑亦人谋 而且 挟天子 挟持、控制vf9)|2

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若跨有荆益 占据fL@ 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 所以资将军 用来……的b 翻译o-`M

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4`@g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GGG

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J3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n

孤不度德量力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ow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JZM3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V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关键问题0y[(

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5K

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CZ%R q-:|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诸葛亮`N~T

崩殂 死(皇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K}V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Pu6{AP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G&: 以遗陛下 给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LH7)O(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z:x 躬耕 亲自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BeB^}d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数0o 夙夜忧叹 早晚 恐托付不效 实现bB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O

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u.cq 咨诹善道 询问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VPg7@ 句子翻译Qk$%*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4/^d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26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fa#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Sbsco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BOI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42Mcb[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N l 关键问题?~!{1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M8\ xw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v= yC%2N`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起于鲁 出发,动身[eyh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JfB 3、再拜 拜了两次@#T:/W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E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eJ~j 6、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G^i{=o

7、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I: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qbIDS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_k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9!qw6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yHL-i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09m_TL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D{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Up^?B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l 三、回答问题 w7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SG:> &t T

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aT 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 所以Pu

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T+lu\ 环而攻之 围 固国 巩固wre8PC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威天下 震慑\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内亲外戚;;通“叛”X3n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I) 坚利 锐利 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yoE,!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v@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G 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p=ozK

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Vpq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j 三、中心内容n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XCs{wF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XnC 43IW^a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YT!H]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9I 一、词语解释j/)u

舜发于 被任用 人恒过 常;犯过失L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于虑 同“横”_W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而后作 奋起p|]\\kt 苦其心志 使┅┅痛苦 征于色 颜色'2pX))

劳其筋骨 使┅┅劳累 发于声 吟咏叹息0?DT~ 锇其体肤 使┅┅饥饿 而后喻 了解Pva 空乏其身 使┅┅贫困 法家拂士 同“弼”B

乱其所为 使┅┅错乱 入则 在里面。指国内Z8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 在外面。指国外E@!-#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曾同“增” |Ucjpn 二、 翻译tN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V 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F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H_mA(2 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D.P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S7dI0*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P-1h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e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zj{ed; pi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cwo 三、中心内容(6%&Q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K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H

3、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eM~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YW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J%h-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Vya;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I9/^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jJ/K c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_te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pZeM*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ff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Ga1JS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U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6 4~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1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IFh 8、妻妾之奉 侍奉m-.1o[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MUU`]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5pF4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Iy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8 二、翻译下列句子 0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7E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FmF+z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3gQCjo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K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g]$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2e 三、回答问题 N0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i]o| 比喻yl=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4';-0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KL)D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LOj~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R9$N+` L.url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cT'e6W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AKUBF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G!i 3、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XZ 二、翻译下列句子 e4f1t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4aD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5 三、回答问题 (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E>\\`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g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 案aC_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89f]O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31R!8| 4、小惠未 , :通“遍”,遍及,普遍。p8EJ(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I\\t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I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H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Wf\\&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_*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PA!{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M_ 二、翻译句子 IuC94G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9>YgD@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I+E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0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字词注释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2010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字词注释及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47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