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胁分析
1、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入侵”
近年来,各大跨国汽车零配件企业纷纷在华投资或扩大规模,博世、GKN、博格华纳、采埃孚、电装等零部件企业加大了在中国的扩张速度。2007年,在7580家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1318家,占总数的17%,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零部件企业41%和42%。(国家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
跨国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具有参与整车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模块供货的能力和经验,占据了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领域,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在投资、技术、市场等方面逐步边缘化。
2、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在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挤压,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我国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除此以外,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涨,2008年国际原油和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塑料件、钢板、玻璃等材料的上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
由于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整车厂不断降低车价,大幅度压缩采购成本,要求零部件的价格每年以8-10%的幅度下降,致使零部件企业的正常利润被大幅压缩。因此汽车零配件企业面临着上游生产成本上涨和下游主机厂压价的双重压力。 3、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进入全球采购体系“高门槛”的障碍
全球化采购提出了安全性、耐久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高标准,ISO/TS 16949 是汽车配件领域的新型质量标准,目前国际上对进入全球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求必须获得 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因此ISO/TS16949质量认证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门槛。据了解,国内通过ISO/TS16949质量认证的企业非常少。另外,随着汽车召回事件屡屡发生,尤其是丰田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1月份累计召回900万辆,汽车召回多是由于零部件产品缺陷所致,各大汽车集团对全球采购的零部件质量一定会设定更高的标准,这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如表5所示)。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6
表5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SWOT分析 内 部 条 件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外 部 环 境 汽车产业开放程度高 我国已成为重要的采购地区 金融危机提供了商机 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挤压 进入“高门槛”的障碍 机会(Opportunity) 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化趋势 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技术缺失 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 威胁(Threat) 跨国企业入侵的威胁 优势(Strength) 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迅速增长 劣势( Weakness)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供应体系的策略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前期工作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从一个零部件生产商成为合格的零部件供应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了解跨国公司的采购标准和采购体系
我国企业要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就必须了解和熟悉跨国公司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程序。目前跨国汽车公司的质量体系都统一到TS16949质量体系上来,TS16949质量体系就成为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的通行证。
跨国公司具有非常严密的采购体系,例如福特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包括9个采购职能部门,拥有28个采购中心,供应商可以参加福特对相关零部件采购的正式招标,并接受福特独特的Q1标准的初审,然后进入严格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过程。零部件企业成为福特的正式批量供应商后,仍需要不断地对制造、交付和服务进行分析和改进,满足福特的各种要求。 2、掌握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要求
整车厂按照QCDS或QCDD(即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付、Service服务或Design设计)的原则制定采购战略,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对零部件进行竞争性采购。跨国公司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供应商作为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将总供应成本作为选择供应商
7
的主要条件,强调供应商要通过七大采购评估体系:品质保障标准、交货迅速程度、价格合理程度、外贸沟通能力、环保认证考核、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和安全品质考核,这七项考核标准是判定供应商级别重要标准。 3、了解国际通行的采购法则
企业要掌握世界公认的四大采购法则《联合国采购示范法》、《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和《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只有对这些规则有所了解,并努力按规则办事,才能有效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网络。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切入点”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准确定位,找准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切入点”。 1、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体系中的定位
由于整车厂的采购政策是将产品责任(包括设计、制造、质量、成本、交货期)转向下级供应商,同时减少直接供应商,因此整车厂向一级供应商直接采购,一级供应商根据采购计划再向下级零部件供应商分包,这样逐级采购和分包层次化的供应链体系。(图2)
整车制造企业 一级 供应商 一级 供应商 一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二级 供应商
(图2 汽车零部件金字塔式供货体系示意图)
一级供应商是少数规模庞大、技术先进、具有生产系统模块能力的零部件企业,直接向整车厂供货;二级供应商是生产部件模块的企业,向系统模块生产企业供货;三级供应商是生产零部件的企业,向部件模块企业供货。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规模和实力分析,二级供应商是优势零部件企业主攻方向,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应该成为三级供应商。
2、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领域
汽车零部件产品根据竞争力状况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竞争力强的产品,主要是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类是竞争力与国外产品相近的产品,主要是现已批量为引进车型
8
配套的、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第三类是竞争力较弱的产品,主要是在国内刚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零部件。
从跨国公司采购情况来看,国外汽车厂商在中国采购重点集中在国内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如活塞环、万向节轴承、刹车片、中小冲压件、座椅、保险杠、线束、铝轮毂、玻璃、离合器、散热器、消声器等采购量较大,而对国内与国外竞争力接近的产品如发电机、启动机、马达、减震器、制动器等采购量较小。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进入领域可包括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与国际竞争力接近的产品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研发水平,争取进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领域。(见图3)
高 高附加值、高技术储量零部件被国外零部件巨头占据 ECU芯片 导航系统 仪表盘组 通过技术创新变速箱/转向系统空调系统 提高研发水平进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ABS 中 前大灯 减震器 发电机 制动器 轴承 座椅总品领域 导航系 空调压缩 悬挂机构 轮胎 启动马达 传送带 低 内饰 燃油滤清器 保险杠 油封 单个继电器和开关 空气滤清器 随车工具喇叭 低 中
重点考虑进入领域
高
(图3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点考虑进入的领域)
9
3、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方式
(1)外商合资或合作:借助合资企业的平台,依靠外资企业的支持进入跨国汽车企业供应体系。适合于母公司原有的零部件企业。
(2)企业自身实力:凭借企业自己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进入全球采购体系。适合于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零部件企业。
(3)产业联盟:通过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合作组织(如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与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企业沟通和交流,快速渗透到全球采购体系中。适合于零部件产业集群地。
(4)引进重大项目:通过引进跨国大企业的配套项目进入全球采购体系,适合于核心产品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地。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路径 1、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采购
双赢采购使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关系由简单的交易关系发展成为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使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双赢”。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进入全球采购供应链,就要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的发展,与整车厂建立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 2、充分利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沟通机制,实现快速融入
我国政府在汽车零部件国际化进程中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帮助企业进入全球化采购网络,如政府为汽车及零部件的外商投资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一系列政策;鼓励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设立全球采购中心;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推动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使出口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加符合采购商的需要等。商务部建立了“中国商品网”等商务网站,一些重点城市兴建了全球采购出口交易平台和外商采购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牵线搭桥,都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快速进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体系。 3、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电子商务模式,适应网上采购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采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建设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建立B to B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网上采购,从而改变了原有的采购模式和采购范围,获得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将每年2500亿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