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关于煤调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煤调湿技术就是通常说的装炉煤干燥技术。 B煤调湿就是装炉煤水份控制的简称。
C通常煤调湿可以稳定入炉煤水份,改善入炉煤的堆密度。
D、煤调湿有利于炼焦节能降耗改善焦炭质量,突出环保的特点。 270、型煤炼焦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可以提高装炉煤密度。
B、可以降低碳化过程中半焦阶段收缩,减少焦炭裂纹。 C、改善煤的粘接性能。D、可以提高煤的结焦性质。 271、气煤炼焦说法正确的是(ABD) A、改善焦炭质量。B、扩大炼焦煤资源
C、减少炼焦煤用量,增加贫、瘦煤或氧化变质的煤用量。
D、通过配煤,可以配入高灰分单种煤,也能生产出灰份达到要求
的焦炭质量。
272、湿法熄焦的缺点是(ABC)。 A、浪费红焦大量的显热。
B、红焦快速冷却会使焦炭裂纹增多,焦炭质量降低,焦炭水份波动较大。
C、熄焦产生的腐蚀性蒸汽介质,造成周围空气污染。 D、目前世界的熄焦方式包括低水份熄焦和干熄焦工艺两种。 273、干熄焦的优点(ABC)。
A、提高焦炭质量。 B、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 C、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D、干熄焦投资成本高。 274、干熄炉主要组成部分是(ABC)。
A、预存室。 B、斜道区。 C、冷却室。 D、惰性气体循环系统。 275、干熄焦主要工艺控制参数有(ABCDE)。
A、锅炉入口温度。 B循环气体成分。 C、预存室压力。 D、排焦温度。 E、风料比
276、目前干熄焦的电动机车采用APS定位系统进行强制对位装置,其对位的修正范围控制在( A )㎜,对位的精确度达±10㎜。 A、100㎜。 B、50㎜。 C、120㎜。 D、80㎜。 E、150㎜。 277、干熄炉入口温度一般控制在(C )。
A、>130℃。 B、<115℃。 C、115~130℃。 D、<130℃。 278、保持干熄焦循环系统的严密性目的是(ABCDEF)。 A、减少焦炭烧损,保持周围环境。 B、防止可燃气体爆炸或回火。
C、在正压部位防止气体外冒造成气体中毒。 D、防止高浓度可燃气体外逸着火。
E、保持预存室压力稳定。
F、防止风机停机时间过长,干熄炉底部焦炭燃烧。
279、干熄焦生产过程中,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可能有(ABCD)。 A、生产能力的增加。 B、循环系统泄漏。
C、锅炉泄漏,H2含量增加。D、装入生焦,可燃气体急剧上升。 280、干熄焦锅炉出口循环气体温度控制在( D )。 A、>180℃。 B、<140℃。 C、150~200℃。 D、140~180℃ 281、在风机出口到干熄炉进口处安装给水预热器的目的是( ABC )。 A、充分利用循环气体余热来提高给水温度,减少热量损失。 B、降低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C、提高干熄焦能力。 D、降低干熄炉中红焦温度。 282、干熄焦系统在安全方面具有的特点有(ABCD)。 A、高温、高压、高空;B、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C、噪声、粉尘; D、高空坠落等
283、干熄焦主要安全方面的危害有(ABCDEF)。
A、起重伤害; B、可燃气体爆炸; C、机械伤害; D、中毒窒息; E、灼烫; F、粉尘爆炸。
284、凡是坠落高度基准面为( B )米高度进行的作业称为高空(作业)。
A、>2m。 B、≥2m。 C、>5m。 D、≥5m。 285、CO2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的火灾(ABCD)。
A、电器;B、精密仪器或贵重的生产设备;C、图书档案;D、触电引起火灾;
286、干熄焦的工艺除尘是指( C )。
A、重力沉降式的一次除尘。 B、旋风分离式的二次除尘。 C、重力沉降式的一次除尘和旋风分离式的二次除尘。 D、在装、排焦过程中,各扬尘点的除尘。 287、干熄焦本体除尘是指( C )。
A、装焦除尘。B、排焦除尘。C、装焦除尘和排焦除尘。D、运转除尘。
判断题部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不同的煤种结焦性不同。( √ )
2、当配合煤的胶质层厚度较低时,Y值的增减会明显地影响焦炭的耐磨强度。(√)
3、硅砖的真密度越小越好。(√)
4、粒度小于5mm的焦炭占入鼓焦样的百分数,称耐磨强度( × ) 5、约7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75℃左右循环氨水喷洒,冷却至120~140℃左右。(×)
6、双联火道焦炉的蓄热室顶部温度为立火道温度的87%~90%。(√) 7、结焦性越好,焦炭质量越好。(√)
8、在硅砖烧制过程,尽量地使SiO2向石英玻璃转化。(×)
9、焦炭裂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结焦过程中半焦的热分解和热缩聚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10、装煤操作时间指煤车打开闸板至平煤杆离开小炉门的时间间隔(√)
11、接焦前,消火车停在出焦的炉号,并使车箱一端与导焦槽错位1
—1.5米,
对位时应来回动车一次( × ) 。
12、高炉煤气加热的特点:高炉煤气需要预热、燃烧系统的阻力大、燃烧火焰较大、速度慢,火焰长、毒性大、含尘量高。(√) 13、复热式焦炉只配备一套加热煤气系统。( ) 14、平煤杆带出的余煤装入炭化室底部( × ) 。
15、按目前焦炉机械水平,大型焦炉的单炉操作时间为10—11分钟。(√ )
16、推焦采用9—2串序,其作业率高于5—2串序。( × ) 17、平煤时从炭化室内带出的余煤,应收集在推焦车的煤斗内,用提升机送到煤塔旁专用的煤槽里,然后放入装煤车中,再装入炭化室内。( )
18、K均是用以评价焦化厂和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代表焦炉操作的总情况。( ) 19、K2是推焦执行系数,用以评价班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 ) 20、为减少推焦阻力,焦侧炭化室较机侧宽,两者宽度之差就是炭化室的锥度,而燃烧室机、焦侧宽度一样(×) 。
21、一般的情况肥煤粘结性最好,而焦煤的结焦性最好。( ) 22、煤的干馏分为低温干馏、中温干馏、高温干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干馏的最终温度不同。( )
23、炭化室装煤不足将使炉顶空间温度降低。( ) 24、装煤半小时以下仍可补装二次煤( √ ) 。
25、某42孔焦炉按9-2推焦串序,其炭化室编号为42( ) 26、冶金焦炭主要质量指标有M40、M10、,其中M10是抗碎强度( ) 27、相邻两炉的结焦时间相差在1小时内可以推焦(×)
28、某焦炉为50了,周转时间18小时,单炉操作时间为10分钟,每昼夜计划出炉数为67 ( )
29、硅砖焦炉炉龄一般为25 年,争取达到30年。( √ )
30、配型煤炼焦,就是将炼焦原料煤中的一部分压块成型,再与其它的粉煤混合,入炉炼焦。(√)
31、“煤调湿”是“装炉煤水份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份,保持装炉煤水份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32、煤调湿就是把煤预热和煤干燥。(×) 33、干法熄焦(缩写为“CDQ”)简称“干熄焦”,是相对于用水熄灭织热焦炭的传统湿熄焦而言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熄灭红焦。(√) 34、捣固炼焦,一般是用高挥发份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作为炼焦的主要配煤组份,将煤料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用机械捣固成煤饼,送入焦炉炭化室内炼焦。(√)
35、7.63m焦炉炉体为双联火道、分段加热、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低热值混合煤气、空气均下喷,蓄热室分格的复热式超大型焦炉。(√) 36、7.63m焦炉焦炉蓄热室为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上升气流时,分别只走煤气和空气,均为分格蓄热室。每个立火道独立对应2格蓄热室构成1个加热单元。(√)
37、7.63m焦炉采用单侧烟道,公在焦侧设有废气盘,可节省一半的废气盘和交换设施,优化烟道环境。(√) 38、7.63m焦炉用焦炉煤气或混合煤气加热时,煤气从火道底部供入,空气分3段供入。(×)
39、降低结焦速度和闷炉都是延长结焦时间。对于粘结性能好的煤,延长结焦时间可以提高焦炭的强度。(√)
40、焦炉环保主要是装煤和出焦烟尘的控制。其中装煤烟尘控制的方法有:非燃烧干式地面站系统;燃烧干式地面站系统;燃烧湿式地面站系统;装煤、推焦二合一干式地面站系统等。推焦烟尘控制方法有:干式地面站系统; 热浮力罩系统( √ ) 。
41、关于判断燃烧说法是否正确。烧焦炉煤气时,在正常的结焦情况下,火焰在白天看是稻黄色;夜间观察时则发白亮,火咀靠近循环孔的火道,火焰与废气混合充满火道。当空气多煤气少时,火焰短,在白天观察时也是白亮刺眼;当空气少煤气多时,火焰发暗冒烟;当空气和煤气都少的话,与同号火道相比,其火焰较小;如果空气和煤气都多,与同号火道相比,其火焰较大。为了准确判断火焰,除了观察上升气流的火焰外,还应观察下降气流底部砖的颜色,以判断温度的高低。 ( √ )
42、如果出现横墙温度曲线不好的情况,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调节:第一是,高峰(高温火道):可以通过更换灯头(喷咀、孔板)或安装灯头来处理;第二是、低谷(低温火道):解决的办法是清扫或更换灯头。解决相邻火道煤气量多的问题,采取办法严密砖煤气道,清扫斜道或更换牛舌砖等。第三是,机焦侧出现倒温差:解决的办法是,
适当调整焦、机侧的煤气流量比和空气过剩系数α值。一般来说,焦,机侧煤气比略大于计算值,,机侧上升气流时的α值略大于焦侧。该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 )。
43、无论用什么燃料烘炉,当具备先改为正常加热的条件时,应优先选择先改为正常加热。改为正常加热的最低温度,应根据使用的气体燃料而定,在该温度下送入的煤气应保证能够燃烧。( √ )
44、焦炉开工相关设备的试运转,只有在单体设备试运转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联动试运转。需要在热态下试运转的设备,不能在冷态下试运转。( √ )。
45、加热煤气管道系统附件较多,其安装精度和严密性要求高,对各个附件应逐个检查,不需要试压合格就可以使用。( × )。
46、液体燃料烘炉管道、旋塞与开闭器安装后进行总体试压,水压为0.6~0.8MPa,若试压10min不渗漏则为合格。( × )
47、废气盘交换开闭器热态安装调整时间应在300℃为宜( × ) 48、焦炉开工最基本的条件须焦炉炉温达到850℃时才能进行。(×) 49、烘炉的干燥阶段是指烘炉点火开始到砌体水分完全排出的阶段,干燥阶段结束时燃烧室温度约为100℃,因此把立火道温度在100℃前的阶段称为干燥期。( × )
50、干熄炉的斜道沿炉周均匀分布( ×)。
第二套试题(选择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皆为不定选项,多选、错选、漏选皆不得分): 1 大型焦炉采用( )措施可以解决高向加热均匀性问题
A. 高低灯头 B. 分段燃烧 C. 废气循环 D. 不同厚度炉墙砖
2 规定温度为( )℃,压力为0.1Mpa为标准状态 A. 0 B. 20 C. 25 D. 100
##3 水钢3、4,焦炉炭化室高( )
A. 5.5m B. 5.2m C. 6m D. 5.8m.
##4 水钢3、4,焦炉炭化室长( )
A.15140mm B.15980mm C. 13590mm D.16000mm
##5 水钢1、2焦炉炭化室锥度为( ) A. 70mm B. 60mm C.50mm D.0mm 6 a值的计算公式为( )
O2-0.5COO2+0.5COO2+0.5COA、1+K B、1+K C、1+K D、
CO2+COCO2+COCO2-CO
O3-0.5CO1+K
CO2-CO
###7 水钢1、2、4焦炉采用( )加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热工知识(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