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正常生产时氨水喷洒量单集气管为(C)
A、3t/t干煤 B、4 t/t干煤 C、5 t/t干煤 D、6 t/t干煤
229、单位时间内流体流动方向上流过的距离叫(A)
A、流速 B、流量 C、长度 D、流体质量 230、在大型焦炉燃烧室两个立火道之间开循环孔的目的是(C)
A、提高气体温度 B、降低气流速度,拉长火焰 C、提高气流速度,拉长火焰 D、提高气流速度,缩短火焰 231、燃烧产物中水蒸汽冷凝呈0℃液态水时的发热值称(B) A、低发热值 B、高发热值 C、固定发热值 232、影响安定系数的因素主要是下面的哪几项(A、B、C、D) A、装炉煤水分
B、不按计划推焦,检修时间过长
C、集气管压力低,炭化室负压、炉门不严密,影响煤气的热值,进而影响炉温。
D、受大气温度影响,煤气流量产生变化 233、对全炉平均温度曲线而言,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之差超过(A)以上者为不合格火道
A、7℃ B、10℃ C、20℃ D、30℃ 234、在做废气分析时,氯化亚铜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焦性没食子酸碱溶液主要分别吸收是(B) A、O2 ,N2 ,CO; B、CO, CO2,O2; C、CO2 ; D、N2,CO,CO2
235、在做废气分析时,对各气体的吸收顺序正确的是(A) A、CO2→O2→CO B、CO2→CO→O2 C、CO→CO2→O2 D、O2→CO2→CO
236、同侧的进风口开度除焦炉两端的第一、二个废气盘以外均应保持一致,边蓄热室的进风口开度约为中部蓄热室的(A) A、35% B、50% C、75% D、85%
237、下喷式焦炉各火道煤气量是靠安装在煤气支管上的(D)来控制 A、加减考克 B、孔板 C、交换考克 D、喷嘴
238、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正常的火焰是稻黄色的,当空气系数大时,火焰(A)
A、发白 B、火焰发暗 C、燃烧冒黑烟 D、火焰相对较大 239、高炉煤气中惰性气体约占(D)以上,因而火焰较长,焦饼上下加热的均匀性较好。
A、30% B、40% C、50% D、60% 240、高炉煤气进入交换开闭器后即处于(B)状态
A、正压 B、负压 C、可正可负无什么要求 241、在用高炉煤气加热时,上升气流空气系统的阻力较用焦炉煤气加热时(B)
A、小 B、大 C、一样
242、高炉煤气加热时的吸力可以根据生产经验取焦炉煤气加热时的分烟道吸力的(C)倍
A、0.8 B、1 C、1.8 D、5.2 243、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直行温度的均匀性的调节主要是调节(A) A、蓄热室顶部吸力 B、看火孔压力 C、煤气流量 D、主管压力
244、焦炉炉体的伸长,在烘炉及投产初期主要是(D)所引起的 A、受机械力不均引起 B、炉体横、纵拉条松引起 C、焦炉各线弹簧失控引起 D、硅砖砌体晶形转化引起 245、由于浮力与大气温度有关,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冬季比夏季集气管压力应高(B)
A、5~10Pa B、10~15 Pa C、15~20 Pa D、20~30 Pa 246、煤的挥发分指(A)
A、煤在热分解时析出的气体和蒸汽的产物 B、煤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气体
C、煤在干燥过程中所析出的气体和蒸汽产物 247、耐火度指的是(C)
A、在一定负荷下抵抗温度的能力 B、抵抗温度急变而不损坏的能力
C、在高温下抵抗软化(熔化)的性能 D、传递热量的性能 248、用高炉煤气加热时,小烟道温度不应超过(C)
A、250℃ B、350℃ C、400℃ D、450℃ 249、为检查焦炉燃烧系统实际压力分布和各阻力情况,需要进行测量的是(D)
A、横管压力 B、主管压力 C、蓄热室阻力 D、“五点”压力
250、斜型微压计的灵敏度与斜管的倾角有关,夹角越小,压力计越灵敏,角度小于15度后,对读数的影响是(B)
A、能准确地读出读数 B、很难确定正确的读数 C、与15度无关 D、不受倾角的影响
251、在焦炉各管道上安装的孔板要有足够的(C)才能精确地调节各燃烧室的煤气量。
A、流量 B、压力 C、阻力 D、煤气流速 252、在大幅度延长结焦时间时,边火道温度应保持在(B)以上
A、850℃ B、950℃ C、1050℃ D、1200℃ 253、投产六个月以上的硅砖焦炉,在有计划加快炼焦速度时,允许昼夜提高火道温度不得超过(C),但不能超过极限温度。
A、30℃ B、40℃ C、60℃ D、100℃ 254、影响下降气流火道温度下降值的因素有(A、B、C、D)等 A、结焦时间 B、空气系数 C、除炭空气量。 D、配合煤水分以及相邻炭化室所处结焦过程
255、煤焦化中灰分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ABC)
A、灰分是炼焦生产中一种无用的杂质,不易破碎,致使炼焦原料
的细度
不好。
B、灰分在炼焦时不熔融,不粘结不收缩,其颗粒在焦炭内形成裂
纹中心,
降低焦炭的机械强度。
C、灰分对焦炭热反应性增强,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
D、焦炭中灰分高低与煤中灰分高低有关,与焦炉生产操作无关。 256、炼焦煤的工艺性质包括(BCD) A、煤的光泽、颜色、煤的密度。 B、煤的塑性,煤的可选性。 C、煤的粘结性、结焦性。
D、煤的发热量、熔融性和煤结渣性。
257、关于煤的结焦性和粘结性说法正确的是(BCD) A、在炼焦煤中焦煤的结焦性最好。 B、在炼焦中肥煤的粘结性最好。
C、炼焦煤具有粘结性,必定具有结焦性。 D、炼焦煤有结焦性,必定具粘结性。
258、影响炼焦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粘结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软化时,胶质体数量和质量。 B、当胶质体具有较好流动性和膨胀性而且又有较宽的软化区间时,
煤的
粘结性好。
C、煤的结焦性因素与煤的粘结性有关,还与煤料的粒度、堆密度、
煤料
混合好坏有关。
D、影响结焦性因素与炼焦操作制度等因素有关。
259、煤料在焦炉炭化室成焦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BCD) A、煤料在炭化室中是层层结焦过程。 B、300℃以前主要是煤的干燥和脱气阶段,主要是水蒸气CH4、N2H、
CO2。
C、300℃到600℃煤主要是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生成和排出大
量挥发物,
经历了软化熔融、流动和膨胀知道开始固化。
D、600℃到1000℃从半焦变成焦炭,析出主要成份氢气、少量CH4
和焦油等。
260、胶质体的主要性质有(ABCD)
A、推焦稳定性。 B、流动性。 C、膨胀性。 D、不透气性。 E、
熔融性。
261、炼焦煤成焦特性正确的是(ABCD)
A、气煤可以单独炼焦,焦炭多呈细长条性,而较易碎,并有较多
的纵裂纹。
B、肥煤可以单独炼焦,生产的焦炭有较多的横裂纹,时有(焦根
处)蜂焦。
C、焦煤是结焦性较强的炼焦煤,成焦时生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小、
强度高、
膨胀压力大甚至会产生推焦困难。
D、瘦煤单独炼焦时,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好,但耐磨
强度差的焦
炭,作为配煤炼焦使用最好。 262、焦炭的工艺分析包括(D)
A、水份、灰份、硫份、挥发份。B、水分、灰份、挥发份、磷份。 C、水份、灰份、挥发份、硫份、磷份、固定碳。 D、水份、灰份、挥发份、固定碳。
263、关于焦炭转鼓强度叙述正确的是(BC)
A、用直径为40mm的圆孔筛将实验用焦炭进行人工筛分后共称取
50kg,作为
入鼓焦样。
B、用直径为60mm的圆孔筛将实验用焦炭进行人工筛分后共称取
50kg,作为
入鼓焦样。
出鼓焦炭中大于40mm的质量
C、M4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出鼓焦炭中小于10mm的质量
M1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
出鼓焦炭中大于25mm的质量 D、M4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出鼓焦炭中小于10mm的质量
M1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出鼓焦炭中大于60mm的质量 E、M4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出鼓焦炭中10-25mm的质量
M10= ----------------------------×100% 入鼓焦炭量(50Kg)
264、焦炭在焦炉炭化室中的裂纹说法正确的是(ABC)
A、由于半焦的不均匀收缩,产生的反应超过焦炭多孔体强度时,
而出现裂纹。
B、与炭化室墙面平行的焦炭裂纹称为横裂纹,垂直与炭化室墙面
的焦炭裂纹
称为纵裂纹。
C、形成的焦炭纵裂纹多,焦块呈条形状越多。
D、气煤形成的焦炭横裂纹多,肥煤形成的焦炭纵裂纹多。 265、焦炭气孔结构的形成取决于(ABCDEF)
A、原料煤的性质。B、装炉煤的散密度与装煤方式。C、炼焦加热
速度。
D、炼焦标准温度的控制。E、炼焦的周转时间。F、炼焦煤的水份
等。
266、影响焦炭反应性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炼焦煤料性质。B、炼焦工艺。C、焦炭结构。D、焦炭灰份 267、冶金焦在高炉中的作用(ABDE)
A、供热。B、还原剂。C、氧化剂。D、作料柱骨架。E、供碳 268、配煤炼焦的质量指标包括(ABCDE )
A、配合煤水份要求。B、配合煤灰份要求。C、配合煤挥发份、硫
份要求。
D、配合煤挥细度要求。E、配合煤粘结系数和胶质层厚度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热工知识(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