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辅导资料
率;三是可以转嫁应收帐款的风险;四是可以减低资产负债率,将证券化的应收帐款从资产负债表中撇掉;五是可以保持中集集团在国际商业票据市场上的连贯性,维护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六是可以大大提高中集集团的管理水平。
1999年,中集集团总资产达到72亿元,生产标准干货集装箱48万个,占全球市场的35%以上。该公司凭借良好的资信状况和经营业绩,与多家国际大银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多次获得国际中长期贷款支持。此前,中集集团还是唯一一家在美国发行最高金额7000万美元商业票据的中国上市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据曾北华透露,今后中集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向国内外提供现代化运输装备,而非仅仅只是集装箱,这就意味着中集集团的产品结构正面临调整。据悉,该公司后来开发生产的冷冻集装箱已经占有国际市场10%的份额。
另悉,中集集团日前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1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授信额度,这批资金将主要用于集装箱的生产经营。本报讯:(记者王微王君择) 【研讨问题】(1)中集集团此项业务的金融创新创新点和优点何在? (2)您能否描绘该融资项目的流程图?
(3)作为中集集团的会计人员,您能否解释该融资业务在会计上如何处理?
(4)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吗?你是如何理解金融资产这一概念的。企业应如何管理金融资产?
【案例9】
【案例介绍】 半年报话题:存货增长不容忽视 2004年08月17日15:53 中国证券报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8月13日披露半年报的632家上市公司今年6月末存货账面余额2302.17亿元,比今年年初增长了17.28%,平均每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增存货5365.97万元。
据统计,在632家上市公司中,有458家存货出现增长,有95家上市公司存货净额增幅超过了50%。其中,亚通股份、中成股份、ST宏峰半年报期末存货与期初相比分别增长了557.71%、478.94%、356.55%。上市公司存货的大幅增长,已影响了部分公司的盈利水平。 房地产、能源电力存货增幅大
数据显示,房地产业、能源电力行业的存货在今年上半年大量增加。已公布半年报的24家房地产类公司今年6月末存货余额为392.1亿元,占所有公司存货总额的12.69%。每家地产公司上半年平均新增存货2.03亿元,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存货跌价准备影响业绩
上市公司的存货包括原料、初级品、半成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工具等几类,按有关规定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防范风险。
统计显示,632家上市公司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为45.1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92%。其中有21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提取或冲回了存货跌价准备,其中118家上市公司累计提取存货跌价准备4.3亿元,另有170家公司共冲回存货跌价准备3.32亿元,累计净提取6917万元。
虽存货跌价准备提取总额较小,但对部分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存在的不利影响已有所显现。ST博讯(600083)今年上半年针对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预提了781.1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而同期公司亏损459.9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无疑是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部分上市公司虽存货数量较大,但没有计提跌价准备。在当前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一旦原材料、产品等价格向下波动,相关公司的存货价值将随之出现缩水,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辅导资料
并有可能为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埋下隐患。(记者牛洪军) 【研讨问题】
(1)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分析存货增长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存货增长的同时,利润会有变化吗?
(3)存货跌价准备的多提和少提对利润有何影响?
(4)不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会对未来业绩埋下隐患?
(5)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与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有什么不同?企业如何选择? (6)发出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产生影响吗?
【案例10】
【案例介绍】 2002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存货有关情况及年末计量如下:
(1)企业有丙商品10000件,是当年1月企业预见该商品会涨价,为赚取差价而购入,买价为90元/件,运杂费等采购费用为20000元,当年分摊了仓储费40000元,为此企业确认的该商品的成本为960000元,年末对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分析的数据为:商品估计售价为960000元,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940000元,因此企业年末对该商品计提了20000元的跌价准备。
(2)企业于当年5月与A公司的签定了一项订货合同,合同要求甲企业为A公司加工乙产品20000件,合同订价为150元/件,根据合同规定甲企业应于9个月内将产品运抵A公司指定的地点,并由甲企业承担预计20000元的运杂费,如果运杂费超过20000元,则超过部分由A公司承担。甲企业认为该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A公司订购数量外多加工了1000件,甲企业加工的21000件乙产品已于12月底全部完工,乙产品的成本为100元/件,总成本为2100000元。但在年末分析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现,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乙产品的市场价格已降至90元/件,并且销售乙产品还需发生预计10元/件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企业为此确定的该批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680000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0000元。 (3)企业有丙材料一批,成本为800000元,年末的市价为750000元,该批材料系企业为生产丁产品而购入,企业测算该批材料可生产2000件丁产品,年末丁产品的市场价格为50元/件,预计的加工费、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元/件,确定的该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900000元,因此,甲企业未对该批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1)判断甲企业对以上事项的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说明企业存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认与计量存货资产?存货在企业里具有怎样的地位?
【案例11】
【案例介绍】 星海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对存货的期末价值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专门用于生产A型设备的甲材料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25元,总成本为50 000元,可生产 A型设备10台。
将甲材料加工成A型设备,每台需要投入人工及间接制造费用5 600元;销售A型设备,每台需要支付销售费用及税金500元。 A型设备正常市场售价为每台 12 000元。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辅导资料
2006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市场价格降为每千克20元。星海公司购买甲材料不需要花费买价以外的其他采购费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下列互不相关的假定情况,分析星海公司的甲材料是否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多少。
(1)假定2006年12月20日,星海公司与诚信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约定, 2007年2月20日,星海公司应按每台12 500元的价格向诚信公司提供A型设备12台。 (2)假定由于甲材料市场价格的下跌,导致用其生产的A型设备的每台市场售价降为10 800元。2006年 12月20日,星海公司与诚信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约定,2007年2月20日,星海公司应按每台 11 000元的价格向诚信公司提供A型设备5台。
(3)假定由于市场情况的变化,星海公司决定停止A型设备的生产,也没有签订任何A型设备的销售合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星海公司准备将专门用于生产A型设备的甲材料全部售出,预计会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1200元。
2.原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核算方式有哪几种,分别阐述其核算原理。企业一般如何选择?
【案例12】
【案例介绍】 华远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库存商品采用加权平均法随时结转成本。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半年末和年度终了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该公司2005年有关存货的资料如下:
(1)华远公司库存材料仅有一种A材料。库存A材料是用于生产甲产品。A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05060元/吨。2005年初,A材料结存10吨,甲产品结存100台,有关账户期初资料如下: 原材料 库存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B材料
期初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2) 1月 30 日 ,从外地购入材料 6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0320000 元,增值税额为 175440 元。另发生运杂费 86000 元 。各种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3) 2月 15 日 ,售出甲产品60台,每件售价37800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产品已经发出,价款及其税款均已收到。
(4)3月9日,所购 A 材料到达企业,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0.1吨,系定额内合理损耗。(5)3月30日,发出A材料8吨,委托乙企业加工甲产品100台。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17%税率。发出材料按照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加以计算结转。
借方余额 2050600 3220000 102530 贷方余额 400000 120000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辅导资料
(6)5月10日,按合同规定,华远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246000元以及相应的增值税款。同时付讫往返运杂费172496元,完工的100台甲产品已收回验收入库。 (7)6月10日,与Y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该合同约定:华远公司位Y公司提供甲产品200台,每台售价37500元。
(8)8月30日,期末库存A材料7.9吨的市场价格为每顿201000元。而库存的7.9吨A材料全部用于生产Y公司所需的甲产品,A材料剩余的7.9吨可生产出100件Y公司所需的甲产品。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估计还要投入成本每台18600元,甲产品期末的一般售价为37600元。假定A材料和甲产品的销售税费估计均为其各自售价的16%。至6月末甲产品尚未投入生产。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讨论分析委托加工商品成本的构成情况。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A 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3)计算甲产品委托加工成本。
(4)计算A材料和甲产品6月末的可变现净值和上半年度存货跌价损失金额。 (5)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 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辅导资料
【案例13】
【案例介绍】 乙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甲公司拥有乙公司51%的股份。乙公司拥有丙公司51%的股份,丁公司拥有戊公司80%的股份。
(1)2002年12月1日,乙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资产重组议案》,具体内容及有关资料如下:
①乙公司将所拥有的丙公司51%的股份转让给甲公司,双方于2002年11月29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丙公司51%的股份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15000万元,双方协议价格为14000万元,乙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价款支付方式为:冲抵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欠款4000万元;其余10000万元作为甲公司欠乙公司的款项。该协议于2002年11月30日按相关法律规定已经有关方面批准于2002年12月1日生效并执行。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3年1月10日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
②乙公司购买丁公司所拥有的戊公司80%的股份,双方于2002年11月29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戊公司80%的股份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15000万元,双方协议价格为14000万元,丁公司对戊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500万元。价款支付方式为:乙公司以应收甲公司购买丙公司股份的欠款10000万元抵偿所购买戊公司股份的价款;其余4000万元作为对丁公司的欠款。该协议于2002年11月30日按相关法律规定已经有关方面批准,于2002年12月1日生效并执行。乙公司与丁公司于2002年12月1日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 (2)甲公司将所拥有的乙公司51%的股份转让给丁公司,双方于2002年11月29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乙公司51%的股份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17000万元,双方协议价格为16000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丁公司分二次付款,第一次受让20%的股份,受让价格为6400万元,于2002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次受让31%的股份,受让价格为9600万元,于2003年2月20日支付。上述价款已在协议规定期间内支付。证券监管部门于2003年1月10日同意豁免丁公司履行全面收购要约义务。该协议于2002年11月30日按相关法律规定已经有关方面批准,于2002年12月5日生效并执行。丁公司购买乙公司51%股份于2003年3月1日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请说明乙公司可否在2002年度确认出售丙公司股份的收益,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资料,请说明对于戊公司2002年12月的利润,乙公司可否按照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资料,请说明甲公司可否在2002年度确认转让20%乙公司股份的收益,并简要说明理由。
(4)乙公司购买戊公司股份,以及丁公司购买乙公司股份时,戊公司、乙公司是否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简要说明依据和理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会计案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