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席
尊敬的各位来宾、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戏说历史,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明确几个概念: ①戏说:《辞海》对其的解释为在尊重历史事实,对原有历史事件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戏
剧化的处理一些具体的细节,是一种对于进行有趣、生动形象、丰富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戏说历史:就是用“戏说”这种表现手法来叙述历史
②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四个方面,
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以及遵循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人文素质是国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提高人文素质也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之一。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戏说”并不是娱乐至死、商业至上,比如一些以博得大众眼球、过分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广播、影视剧等就不能算作“戏说”,因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戏说”的概念,目的性不纯。苏格拉底说,“历史的真实不是真实,艺术的真实才是真实,因为它展现了人性”。可见“戏说历史”作为一个艺术表现手法对于人性的展现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影响,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戏说历史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众所周知,中国的史书典籍有两个普遍的特点,一是严谨有余但趣味不足,二是以古汉语书写史书对于现代人来说,古汉语还是难以理解的。复旦大学历史教授周振鹤先生说:“没有文学性历史令人觉得面目可憎”,仅仅依靠晦涩难懂的历史资料难以向大众普及历史,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而戏说历史这种表现形式则能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以其趣味性的语言、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历史,方便了大众对历史的理解。君不见趣味横生的《百家讲坛》,在轻松的氛围中解读历史而红遍大江南北,既传播了历史文化,又带动了一股学习历史经典的热潮。
2、戏说历史具有历史性,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我们都知道,历史本身是为了给人以借鉴和启迪,穷究历史真相反而麻烦且意义不大。我们只需通过把握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来了解历史即可。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义释曹操虽然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赤壁之战的记载却大致准确,曹操的确南征、孙刘的确联合、周瑜的确放火、曹操的确败退。而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是在保留正史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并未影响到历史事件的因果逻辑,所以老百姓从这里得知的历史还是比较准确的,至少人们并未因戏说历史而认为项羽打败刘邦、刘邦光复汉室吧。
3、戏说历史具有未来性,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在未来社会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获取信息将变得很容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轻松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道理的知晓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是向前看的,提高人文素质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向前看,我们通过“戏说历史”需要的是看前人的路而拥有解决自己前路上障碍的智慧,而并非“看热闹”。比如,一些人看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只是注意到了剧中“手撕鬼子”这个有些伴有喜剧色彩的镜头,就否认戏说历史对于道理传承的重要性。我方想告诉大家的是,“手撕鬼子”等只是影视剧中一闪而过的镜头,抗日题材的影视剧的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勿忘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雄们、勿忘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它对于我们解决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问题也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我方想强调的是,历史和人文素质是靠一条纽带联系在一起,这条纽带就是道理,而戏说历史虽然并非处处真实,但其通俗易懂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走进历史,继而知晓道理、了解道理、运用道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人文素质。因此瑕不掩瑜,所以我方坚持认为“戏说历史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谢谢大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戏说历史一辩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