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 ①在水一方
②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③大漠孤烟直(注意“漠”的书写)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鳞”的书写) ⑥斜晖脉脉水悠悠 ⑦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书写)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5.(9分)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第11页(共26页)
(1)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 彩霞似锦 ,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 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 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
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 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不超过50字)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第一题考查短语类型和根据语境补齐句子。第二题考查拟写对联。第三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1)本题考查短语类型和根据语境补齐句子。主谓短语由两个词语组成,前者的动作的发出者,后者是前者发出的动作。根据谜面可知,因为天女纺织用云,而天边的彩霞就是锦缎一样,所以谜底是云锦。据此可拟写为:彩霞似锦。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平仄相协。乌衣巷是地名,白鹭洲也是地名,语义相关。白鹭与乌衣,洲与巷都为名词,词性相对。巷为仄声,洲为平声。符合平仄相协的要求。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只需引用题目中给出的诗句,表现出自己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即可。 答案:
(1)示例:彩霞似锦
第12页(共26页)
(2)示例:①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②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③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示例: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二、(39分)
6.(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象记 [明]林璐①
③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
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
⑥
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
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第13页(共26页)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 告诉 .②会明亡 适逢 .③候已竟去 离开 .④守土者异之 认为……奇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3)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文本大意:
一个贵州人过去曾对我说,地方官员要进贡大象,一定要进入山中对大象说:“朝廷让我充当禁卫,将要让你做官。“于是象趴下身子,好像同意的样子。非常的驯服。明思宗时,将要进贡大象,像从前一样先告诉大象承诺,适逢明朝灭亡,就没有进贡。清朝建国,征求进贡大象。数头大象来了,只有一只没有来。过了几天,它来找它的妻子,它的妻子已经离去了。地方官员知道他又来了,就对它说,现在天子神圣,你是一个异类,还敢对抗天子吗?到了日期又来了,不肯离去。地方官员把大炮放在道路之上,对它说:你爱你的妻子,多次前来。如果你再不离开,就要死在大炮之下了。大象听了这句话,慢慢走到炮台下面,好像等待开炮的意思。
唉,真是奇异啊。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现在在一头大象上看到了呀!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一定要进入山里告诉它。语,告诉。 ②句意为:适逢明朝灭亡。会,适逢。 ③句意为:竟然已经离开了。去,离开。
④句意为:地方官员认为很奇异。异,认为……奇异。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第14页(共26页)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并,并且。易,交换。句意: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3)本题考查分析形象。作答时,需根据对象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根据“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可知大象听从人的要求。“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可知大象能主动寻妻。“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可知大象在大炮前不惧身死。 答案:
(1)①告诉②适逢③离开④认为……奇异
(2)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3)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7.(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
第15页(共26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