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百分点、与2014年持平。 1.3.2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江苏省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数为208个,截止2015年底,已完成189项、调试6项、在建13项。工程项目投入治污资金120.6亿元。治污资金除少部分是来自中央“三河三湖”治污专项资金和省级引导资金扶持外,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投入和世行贷款、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等社会化融资渠道。2011-2013年,江苏省累计获得中央“三河三湖”治污专项资金补助13.2亿元,占已投入治污资金的7.5%。2014年,中央财政取消了“三河三湖”治污专项。2015年,江苏省省级环保引导资金专项补助国家规划项目9200万元。
表1.3-1 江苏省淮河流域工程项目进展表
项目类型 工业污染防治项目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 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总计 规划 48 83 15 17 45 208 完成 43 71 15 17 43 189 调试 6 6 在建 5 6 2 13 12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饮用水安全仍然存在环境风险
(1)清污不分、交叉污染,治污效率不高
淮河流域70%以上的饮用水源地为河流型水源,在流域层面上整体形成“上游排污下游取水、上游排污下游调水、上下游交叉排污”的供排水局面,污水排放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预警预测体系不健全,监测手段落后
县(区)饮用水水源监测手段落后,仅能初步满足评价水源地质量状况的需要,远远满足不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物的监测要求。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水源地有毒有机物污染资料缺乏,既不利于水源地系统、客观的评价,更不利于水源地的有效监管。
1.4.2重点水体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1)两条清水廊道水质保护任务艰巨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形势严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全线通水,江苏省15个控制断面基本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虽然输水干线沿线排污口全部关闭,水质仍然受支流沿线污染影响,尤其在汛期,蓄积在河塘用于农灌的尾水会集中下泄进入清水通道,为维持全线稳定达标,还需对沿线污染源进行深入整治。
通榆河保护难度较大,治污力度有待加强。通榆河输水
13
干线与沿线上千条河流平交相通,且除响水、滨海2县的河流有闸门控制外,其它地区河流与通榆河均直接交汇。2.5万平方公里的汇水范围内有三千多家工业企业,人口约有1600万人,畜禽存栏量猪约90万头、牛约1.7万头、鸡约4000万只,污染物通过平交水系与通榆河交换,保障通榆河水质难度较大。
河道使用功能和水质保护存在矛盾。京杭运河苏北段为二级航道,通榆河为三级河道,航运功能发达。目前船舶污染收集和处理设施还不健全,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未纳入城市环卫系统,沿岸船舶污水及船舶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不足,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河道造成污染,化学品船舶运输和码头贮存区也是重要的突发污染风险源。
(2)主要湖泊生态安全保护力度需要加强
主要湖体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洪泽湖湖体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氮磷,湖体富营养化指数为48.88-57.76,属轻度富营养化及中营养,并且局部水域出现蓝藻;骆马湖湖体水质较好,总体为Ⅲ类水质,富营养化指数为38.42-63.9之间,为中营养状态及中度富营养状态;高邮湖主要污染物为氮磷,整体III类-IV类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全湖平均值为34.38,处于中营养化状态。氮磷的长期超标是湖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一旦富营养化趋势得不到遏制,蓝藻暴发将会给湖泊带来生态灾难。
14
围湖垦殖导致湖泊面积持续萎缩。围网养殖技术的推广加剧了湖区水面的萎缩,湿地资源退减。围湖造田、围网养殖不仅直接破坏了湖区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导致原生植被消失,而且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养殖污染对湖水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导致湿地退化,污染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大规模的围网养殖破坏了鸟类、野生鱼类等生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湖区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水花生等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白马湖等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3)近岸海域环境形势严峻
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十二五”期间,沿海地区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中,除化学需氧量外,总磷、总氮、氨氮和石油类年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入海河流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陆源污染防治难度较大。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带来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空间结构的变化,污染排放转移问题凸显。工业园区尤其是化工园区尾水将深海排放或通过入海河口排放,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沿海地区环境基础设施较薄弱。沿海部分市、县级工业集中区缺少配套的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还比较滞后,导致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不足,部分市县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活污水、
15
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直接入河现象普遍,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
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受大规模港口建设、围垦开发影响,滨海湿地面积较2000年减少了20%左右。海洋生态群落结构呈现简单化,底栖生物的分布与变化不均,浮游动物密度降低,海洋生物栖息环境质量下降。浒苔入侵导致绿潮发生频次增多,范围扩大,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4)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任务艰巨
劣Ⅴ类水体分布面广。182个断面中劣Ⅴ类的断面10个,占5.5%,主要河流有奎河、运料河、西盐大浦河、通榆河等,除南水北调东线外,几乎包含了江苏省所有重点水体,有出境河流、清水廊道、入海河流、导流通道。劣Ⅴ类水体的存在,给全流域保障用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造成巨大困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无天然径流河流水质改善压力大。无天然径流河流基本位于城市中,虽然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无天然径流河流实施综合整治,包括污染企业关停、建设污水厂及管网、尾水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等工程,水质虽有一定的改善,但距稳定达标尚有较大差距。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这些河流水质考核标准必将逐步提高到Ⅳ类,水质达标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十三五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