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手册(正式稿) - 2014062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手册

(试 行)

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印制

二〇一二年十月

1

前 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按照国家的整体安排部署,实施了以“农远工程”、“农薄计划”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提升,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以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为重要标志,党和政府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上教育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省中小学校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快速推进,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纲要》、《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指导,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多次组织部分市(州)、县(市、区)技装部门专业管理人员、省内外知名专家以及已建成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学校,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实现学校“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个性化”的目标,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三类参考模式及建设试行规范,供各地市、区县和学校在规划、建设时参考。

本手册主要包括“数字校园”建设三类模式简介、学校“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校园应用软件建设三部分,以及附录(市、县两级平台建设指南、数字校园管理制度指南)。

本指导手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谨向所有参与编撰标准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仓促,规范在编撰中疏漏、考虑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地市、区县和学校提出宝贵意见并反馈我处,以便完善后形成正式标准。

2

目 录

第一部分 数字校园三种建设模式 ....................................................................................................................... 4 一、直通部署模式 ............................................................................................................................................. 4 二、分布式部署模式 ......................................................................................................................................... 5 三、“多网合一”部署模式 ............................................................................................................................... 6 第二部分 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8 一、建设内容及功能 ......................................................................................................................................... 8 二、建设规范 ..................................................................................................................................................... 8

2.1、校园网络系统建设规范(中心机房)............................................................................................. 8 2.2、“班班通”设备 ................................................................................................................................ 12 2.3、计算机网络教室 .............................................................................................................................. 13 2.4、多功能厅教室 .................................................................................................................................. 16 2.5、电子阅览室 ...................................................................................................................................... 17 2.6、校园数字电视系统 .......................................................................................................................... 19 2.7、校园数字IP广播系统 ..................................................................................................................... 20 2.8、卫星接收系统 .................................................................................................................................. 22 2.9、校园一卡通 ...................................................................................................................................... 22 2.10、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 23 2.11、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 .................................................................................................................... 24 2.12、终端设备 ........................................................................................................................................ 26

第三部分 数字校园软件 ..................................................................................................................................... 27

附录一:市、县级数字校园云平台(即教育城域网)建设指南 ................................................................ 33

一、市县级平台的建设目标 ................................................................................................................... 34 二、市、县级平台实现的应用 ............................................................................................................... 34 三、市、县级平台网络架构设计 ........................................................................................................... 34 四、设备选择 ........................................................................................................................................... 35 附录二:数字校园管理制度指南 ................................................................................................................... 39 附录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 43

3

第一部分 数字校园三种建设模式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推动我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多次组织部分地市、县技装部门专业管理人员、国内知名专家以及对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丰富的高校企业一起,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实现学校“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个性化”的目标,共同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三类模式及实施标准,供各区县和学校在规划、建设时参考。

这三种建设模式和标准是根据各地经济状况提出的基本配置要求,各区县及学校可根据本地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自愿选择和提高建设模式及建设标准。

一、直通部署模式

直通部署模式(简称模式一):校园内建有局域网络但不配备中心机房。学校的“班班通”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校园安全监控等数字终端设备直接接入市或县的城域网数据中心或省级教育云计算中心,中小学数字校园

4

各种应用软件完全通过远程共享、远程运算、异地存储的部署模式。(下图:直通部署模式的参考网络拓扑图)

二、分布式部署模式

分布部署模式(简称模式二):建有连接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的校园网络及中心机房,并与市或县的城域网数据中心或省级教育云计算中心互通。中小学数字校园中的一部分软件部署在学校中心机房服务器上(满足学校个性化应用需要),另一部分分别部署在市、县或省级数据中心(满足全省、市、区县统一应用需要),共同支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应用的部署模式。(下图:分布式部署模式的参考网络拓扑图)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手册(正式稿) - 20140623在线全文阅读。

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手册(正式稿) - 201406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84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