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3900mm及板厚,沿墙、柱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2)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3)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8)清扫口的留置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9)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10)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11)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3、其他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
- 11 -
时进行修补。
第七节 安全管理措施
7.1、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决定着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是牵扯到甲乙双方和国家利益的大事。
安全生产对建筑业显得极为重要。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目标
本单位确定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为:
1 基本目标:杜绝重伤、死亡、火灾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1.5‰;
2 创优目标:争创上海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3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环境管理部经理、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专业
工程师、施工作业层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见图7.1,并由企业安全环保部门提供垂直保障。 企业总部安全环境部门 项目经理
土建、安装经理 安全环保部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相关职能部门 各专业工程师 班组长 各施工队操作工人
图7.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7.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曲、劈裂的材料.底部要平整坚实。
- 12 -
2.安装模板应按顺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斜撑攀登上落。
3.现场安装模板时,未用工具要装入工具袋,防止上层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4.模板、木枋、支架传送吊运要捆绑牢固,不得乱扔。 5.安装立柱、梁模板时,高度大于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脚手架平台操作。 6.墙、柱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要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并用斜撑撑牢,以防模板倒塌。
7.安装楼面模板遇有预留洞口的地方,应做好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落物伤人。
8.安装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模板,应拿起堆放稳妥,以防误入伤人事故发生。
9.在浇筑混凝土中,要有专人看守模板,发现变形、松动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加固处理,防止塌模伤人。
10.拆除模板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方可进行拆除,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操作时要按顺序分段进行,不允许让模板、枋料自由落下。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撬落和拉下。
11.拆除模板应用长撬棍,严禁操人员站在正拆除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伤人。
12.拆除模板前,要将下的洞口、建筑物周边用木板或安全网作防护围蔽,防止模板、枋料落下伤人才。
13.拆模间歇时,要将已松动的模板、木枋、拉杆、支撑固定好,防止突然掉落或倒塌。
14.模板拆完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枋料在结构物上.拆除下来的模板、枋料要及时清理、修整、并运送到指定地方堆放稳妥。
15、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必须向施工人员、操作班组进行书面安全交底。
7.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工地的施工用电严格按照建设部JGJ46-2005/J405-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圆锯机要有安全防护装置才准使用,未作业时要拉闸停机。 使用电器和机具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的规定。
3.每班用电作业必须要持证电工跟班,并严格遵守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 施工现场各种用电用器具及有关机械设备,都必须按安全规程要求安设二级漏电保护装置,每次使用前,尤其是受潮淋雨后,都必须由电工检查,确认性能可靠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使用。结构楼层竖向及平面水平的供配电缆都必须严格按电缆机械性能及供电要求进行,配选电缆规格,同时必须时刻
- 13 -
注意好电缆的安全保护工作,严防破损,漏电。
5. 一切机具运到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及检查电器附件是否完整无损,固定用电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少于0.5MΩ,Ⅰ类手持电动机具不少于2MΩ,Ⅱ类不少于7M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使用手动工具应穿戴安全用具。 7.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严禁从高空往下乱掉杂物,防止物体打击伤人。
2.防“六个口”:楼板预留口、电梯口、通道口、阳台口、井架口、梯口。除“五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吊装伤害、塌方和倒塌,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要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严禁酒后操作,运桥排栅的栏杆横竹一律不准坐人,不准在高空临空边缘危险地方站立和操作。
4. 2m以上高处作业应有可靠立足点。要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5.模板拆除前应经拆模申请批准,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拆模不得留下悬空模板。
6.作业面孔洞及临边应设明显警戒线,并设防护栏杆等。 7.5恶劣天气下的安全措施
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片、分期施工完成,重要的部位,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同时做好防雨材料、雨具的准备。 2.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掌握好气象情况变化,以便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3.做好安全防护,检查供电网络、防漏电、触电,做好外脚手架防滑、加固工作。
4.组织施工人员学习雨期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定,做到心中有数、责任分明,防范于未然。
5.凡遇恶劣天气、大雾、暴雨等,应停止吊装及高空作业,吊钩应提升至顶部,大风雨过后要检查外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等,认定设备完好后才能继续施工。
第八节 监测措施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模板支撑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 14 -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监测项目: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的基础沉降。 (5)监测点布设
支架监测点布设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
监测点布置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
监测仪器精度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6)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人实施实时监测,测频率30分钟一次。监测时间在混凝土浇注前直至砼终凝。 (7)应急预案
当发现超出预警值的情况,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再由项目经理报告监理工程师及甲方现场工程师,同时停止作业,所有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待项目部技术人员、监理、甲方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方可继续施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允许值、预警值
序号 项目 搭设允许偏差 1 2 立杆钢管弯曲3m 立杆垂直度全高 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 立杆顶水平位移 支架整体水平位移 立杆基础沉降 ≤12 ≤20 ≤30 ±50 ±50 / / / 变形允许值 / 变形预警值 / 吊线和卷尺 检查工具 / / / ±15 ±15 -10mm / / / ±10 ±10 -5mm 吊线和卷尺 经纬仪及钢板尺 吊线和卷尺 经纬仪及钢板尺 经纬仪及钢板尺 经纬仪及钢板尺 -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建南中心河地块动迁安置房32#地下车库人防工程模板施工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