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1)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实验四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单级单吸离心泵装置,实验测定在一定转数泵的特性曲线,通过实验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安装流程和正常的操作过程,掌握离心泵各项主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加深对离心泵的性能和操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液体输送机械,它籍助于泵的叶轮高速旋转,使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甩至边缘,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能量,提高了静压能和动能。液体在离开叶轮进入壳体时,由于流动截面积的增大,部分动能变成静压能,进一步提高了静压能。流体获提能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离心泵的结构和转速,而且与流体的密度有关。当离心泵内存在空气,空气的重度远比液体的小,使离心泵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在泵的进口处形成所需的真空度,无法吸入液体,该现象称为“气缚”。为了保证离心泵的正常操作,在启动前必须在离心泵和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并确保运转过程中尽量不使空气漏入。?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是扬程、流量、功率、效率和转速。在一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功率、效率均随流量的大小改变。扬程与流量的特性曲线He=f(Qe)、功率消耗与流量的特性曲线N轴=f(Qe)、以及效率与流量的特性曲线η=f(Qe)是离心泵的三条特性曲线。它们与离心泵的设计、制造有关,必须由实验测定。?

1、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即泵的送液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排出的液体体积。泵的流量可直接通过在一定时间t内排出的液体体积V或质量m来测定 Vs=V/t=m/tρ m3/s

泵的流量用流量计测定

Vs?C0S02gR m3/s

式中

C0-孔板流量系数 S0-孔板的锐孔面积

2、泵的扬程

泵的扬程即总压头,表示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中得到的能量。在泵的压出管路中,压力表处为2-2截面,吸入管路真空表处为1-1截面,由机械能衡算式得出扬程的计算公式:

He?H压强表?H真空表?h0?u2?u12g22

式中:?

He——泵的扬程,m液柱;?

9

H压强表——压力表测得的表压,m液柱); H真空表——真空表测得的真空度,m液柱;? h0——压强表和真空表中心的垂直距离,m; u2——泵出口管内流体的速度,m/s;? u1——泵进口管内流体的速度,m/s。

3、泵的功率

在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中实际得到的功,即为泵的有效功率,计算公式如下流体通过泵之后,实际得到的有效功率:??

?? 其中:?

He——离心泵的有效功率,kW;? Qe——离心泵的输液量,m3/s; ρ——被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 4、泵的效率

离心泵的总效率:??

??NeN电Ne?He?Qe??102

??

式中:N电——电机的输入功率。? 电机消耗的功率N 由输入电压U和电流I测得,即

N=UI w

5、泵的特性曲线

一定的转数下,He,N,η与V之间的变化关系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主体设备为一台单级单吸离心泵。为了便于观察,泵壳端用明材料制,电

10

动机直接连接半敞式叶轮。离心泵与循环水槽、分水槽和各种测量仪表构成一个测试系统。

四、实验内容

1、开放上水阀门,水箱充水至80%。? 2、关闭调节阀。?

3、灌泵:开启引水阀,反复开启和关闭放气阀,尽可能排除泵体内的空气,排气结束,关闭引水阀。?

4、启动离心泵。? 5、开启各仪表开关。?

6、开启调节阀至最大开启度,由最大流量范围合理分割流量,进行实验布点,测定流量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8-10组数据)。?

7、由调节阀调节流量,每次流量调节稳定后,读取各组实验数据。? 8、实验装置恢复原状,并清理实验场地。? 五、注意事项

1、启动前,充水,排除空气。

2、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出口阀门关闭,再将调压器调回零点,最后电源。 六、思考题

1.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已经引水灌泵了,但离心泵还是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和拉下功率表的开关?

3.为什么调节离心泵的出口阀可调节其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它方法调节泵的流量?

4.为什么在离心泵的进口管下安装底阀?从节能观点上看,底阀的设置是否有利?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七、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下表中。

11

水温: 电机转速: 功率表: 流量计仪表常数:

流量 序 仪表真空度 仪压力表 输入功率 仪表压头 有效功率Ne效率η号 读数 m3/h 表仪表(%) m(H2O) m(H2O) 读N(Kw) He(m) (kw) 读读数 数数 W 2将数据及计算的参数在坐标纸上作图。 a 扬程和流量特性曲线。 b 功率消耗和流量的特性曲线。 c 功率和流量特性曲线。

12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在工业生产或实验研究中,常遇到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冷却之目的。为了加速热量传递过程,往往需要将流体进行强制流动。

对于在强制对流下进行的液—液热交换过程,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求算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这些研究结果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取得的。对于新的物系或者新的设备,仍需要通过实验来取得传热系数的数据及其计算式。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的液—液热交换过程的传热总系数,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以及确立求算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同时希望通过本实验,对传想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实验技能上受到一定的训练,并对传热过程基本原理加深理解。

二、实验原理

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所进行的热交换过程,先由热流体把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然后由固体壁面的一侧传向另一侧,最后再由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换言之,热交换过程即为给热—导热—给热三个串联过程组成。

若热流体在套管热交换器的管内流过,而冷流体在管外流过,设备两端测试点上的温度如图4-1所示。则在单位时间内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的热量,可由热流体的热量衡算方程来表示:

图4-1套管热交换器两端测试点的温度

Q=mscp(T1-T2) J·S-1 (1) 就整个热交换而言,由传热速率基本方程经过数学处理,可得计算式为 Q=KA△Tm J·s-1 (2) 式中:Q—一传热速率,J·s-1 或W;

ms—一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s-1 ; cp一热流体的平均比热容J·kg-1·K-1; T—一热流体的温度,K; T’—一冷流体的温度,K;

Tw—一固体壁面温度,K; K—一传热总系数,W·m-2·K-1 A一热交换面积, m;

△Tm —一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K。

(符号下标1和2分别表示热交换器两端的数值)

若△T1和△T2分别为热交换器两端冷热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即

△T1=(T1-T1’;) (3)

2

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化工原理实验讲义(1)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1)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8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