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3.7 各道次平均单位压力、总压力的计算
根据热轧厚板的生产,计算轧制力使用埃克隆德轧制压力公式,平均单位轧制力的计算式为[2]: p?(1?m)(k???)
式中: m—摩擦力对单位压力的影响系数,其计算式为: 1.6f?m?平均变形速度公式: R?h?1.2?hH?h?
??2v?h/R
H?h总轧制力计算公式: BH?BhP??2R?h?p (3-4)
式中:BH Bh—分别为轧制前、后轧件的宽度(mm) R—轧辊半径(mm); v—轧制线速度; η—粘性系数,η=0.1(14-0.01t)MPa·s; k—平面变形抗力系数,k=9.8(14-0.01t)(1.4+C+Mn+0.3Cr); f—摩擦系数,f=a(1.05-0.0005t);对钢轧辊a=1,铸铁轧辊a=0.8。 轧制力计算结果见表3-1。
3.8计算传动力矩
轧制过程中,在主电动机轴上,传动轧辊所需力矩最多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MzM??Mm?Mk?Md
i- 10 -
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式中:Mz—轧制力矩用于使轧件塑性变形所需的力矩; Mm——克服轧制时发生在轧辊轴承、传动机构等的附加摩擦力矩; Mk——空转力矩,即克服空转时的摩擦力矩; Md——动力矩; i—轧辊与主电动机间的传动比,对于中厚板其传动比为i=1。
3.8.1轧制力矩的计算
轧制力矩计算式为: Mz?2P?式中:R?h
?—合力作用点位置系数,一般中厚板轧制中约为0.4~0.5,粗轧道次取最大值,随轧件变薄取最小值。
3.8.2 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传动工作辊所需的静力矩,除轧制力矩外,还有附加摩擦力矩Mm,它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即Mm?Mm1?Mm2,计算式如下: Mm1?Dg??Pfdz??
D?z?dz—支承辊辊径直径,式中: f—支承辊轴承的摩擦系数,其轴承为滚动摩擦轴承,则f=0.003; dz?(0.67~0.75)Dz,取1500mm; Dg—工作辊直径,取1120mm; Dz—支承辊直径,取2150mm; ?1?Mm2???1??Mz?Mm1?
???式中: 入可得[3]: ?—传动效率系数,由于使用万向接轴,?=0.96,代- 11 -
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Mm2?0.042?Mz?Mm1?
3.8.3 轧机空转力矩的计算
轧机的空转力矩 Mk根据实际资料可趣味电机额定力矩的3%~6%,本次设计的主电机功率为6000kw,有两个电机带动,其转速为40r/min~60r/min。则: Mk??0.03~0.06??0.955?N0??0.03~0.06??0.955?2?6000/40?8.595~17.19(t?m)本次设计取Mk?13(t?m)。
3.8.4 电机轴上的动力矩计算
作用在电机轴上的动力矩计算式为:
Md?(GD2/375)?2dn (3-5) dt2式中:GD—换算到电机轴上轧辊传动装置中的总惯性矩(t?m)
dn—加速度,a=40rpm/s. dt本设计中的GD是按轧辊的(GD2)值折算出来的,轧辊的(GD)值时总GD值的60%。
根据生产实际经验,GD=24.708(t/m2)
2222将其带入式(3-5)中,得动力矩为:
dn24.708Md?(GD2/375)???40?2.64(t?m)
dt375综上所述,电机轴上的总传动力矩为以上四部分只和,如下式:
M?Mz?Mm?Mk?Md
计算结果列于表3-1中。
- 12 -
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表3.1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表(产品规格20×3000×11500)
道 h 次 (mm) b (mm) l (mm) 0 1 2 3 4 300 260 210 160 135 1650.0 1890.0 2336.8 3047.0 3600.4 2700.0 2709.0 2723.5 2741.4 2749.7
Δh Δh/h 时间 (mm) (%) (s) 开 始 横 轧 / / / 40 13.3 0.93 50 19.2 6.99 50 23.8 7.30 25 15.6 7.54 转 为 纵 轧
温度
(℃) P (t) M (t·m) 1100.0 1099.8 1098.3 1096.2 1093.7 / 3205.5 3668.0 3809.1 2797.1 519.7 660.3 685.2 364.0
5 6 7 8 9 10 11 105 87 72 60 50 44 40 3613.4 3620.5 3626.5 3632.6 3638.2 3641.3 3643.2 3521.6 4243.1 5118.6 6132.0 7374.0 8341.8 9191.2 30 18 15 12 10 6 4 22.2 9.50 1090.5 17.1 7.81 1087.7 17.2 8.18 1082.2 16.7 8.62 1075.9 16.7 9.13 1068.1 12.0 230.56 952.1 9.1 9.92 944.9 4231.2 4776.0 4543.6 4232.5 4051.6 3161.3 2592.0 593.7 536.3 457.2 312.0 275.1 173.2 121.4
备注:
1、 前四道次中,由于是横轧,在计算轧制力的时候,以表中l的值作为这一
道次的宽度值;
2、 前五道次为粗轧,后六道次为精轧;
3、 第五道次的间隙时间比其他道次多2s,主要考虑了翻钢的时间;
13
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4 辊型设计计算
热轧中厚板时,由于轧制时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轧辊的不均匀磨损以及轧辊的弹性压扁和弹性弯曲,致使空载时原本平直的辊缝在轧制时变得不平直了,致使板带的横向厚度不均和板形不良。为了补偿上述因素造成的辊缝形状的变化,需要预先轧辊车磨成一定的原始凸度或凹度,赋予辊面以一定的原始形状,使轧辊在受力时受热轧制时,仍能保持平直的辊缝。辊缝的变化主要来自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在轧制力作用下轧辊的弹性弯曲变形和压扁变形,轧辊的磨损等几方面的影响,在设计新轧辊时,对轧辊的磨损不必考虑,只考虑前几方面的因素。 辊型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轧辊中部的磨削总凸度值,并加以校核以及确定适应于辊身中部的辊面磨削曲线。
4.1 辊凸度的计算
在轧制过程中沿轧辊辊身长度受热和散热的条件不同,辊身两端受热少,散热快,辊身中部受热多,散热慢,通常辊身的中部比辊身的两端温度要高,轧辊温度不均造成轧辊辊径不均匀膨胀,一般辊身中部比两端辊径热膨胀大,辊身中部与辊两端辊径热膨胀差值称为热凸度。为补偿热凸度,轧辊应做成凹面辊,热膨胀后形成平辊缝。 热凸度计算公式如下【4】:
(4—1) ?Dg?k?Dg?tg ?Dz?k?Dz?tz
式中:?—轧辊线膨胀系数;其中钢辊为1.3?10?5/℃,铸铁辊为1.1?10?5/℃;
k—轧辊中心屯表面温度不均匀系数,一般取k=0.9;
Dg—工作辊直径,Dg=1120mm; Dz—支承辊直径,Dz=2150mm;
?tg—工作辊辊身中部与辊身边部的温度差,一般取?tg=10℃; ?tz—支承辊辊身中部与辊身边部的温度差,一般取?tz=2℃;
代入式(4—1)可以得到:
工作辊 Dg?0.9?1.1?10?5?1120?10?0.11mm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材加(轧钢)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