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D.配比性原则

在宏观税负分析中,与本期增值税税源相关的税收有( )。 A.本期增值税直接入库 B.非即期收入 C.本期新发生欠税和缓税 D.本期免抵额

在税收宏观分析中,税收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

A.GDP总量 B.价格 C.消费 D.投资 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

A.绝对量分析 B.相对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趋势分析

征管因素对税收影响分为一次性因素和持久性征管因素。下列属于一次性征管因素的有( )。

A.清理欠税收入B.宏观税负分析专项整治活动查补税收收入 C.税收政策变化增加税收收入D.汇算清缴所得税收入 税收宏观特征分析主要包括( )等方面。 A.税收总量特征 B.税收分量特征 C.税收结构特征 D.行业税收特征 税收总量特征主要包括( )等方面。

A.税收的总量 B.税收的增量C.税收的增长速度 D.税收的弹性 税收结构特征主要包括( )等方面

A.税种结构 B.行业结构 C.所有制类型结构 D.地区结构 某市2005年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0%,而该市当年GDP(可比价)比上年也增长了10%。张三计算出当年的税收弹性为1,于是推断:该市当年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十分协调。( )判断对错

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工业增值税完成8845亿元;GDP完成182321亿元,可比价增长9.9%,现价指数为103.7%。

请计算2005年宏观税负。

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工业增值税完成8845亿元;GDP完成182321亿元,可比价增长9.9%,现价指数为103.7%.

请计算2005年GDP现价增长率。

七月测试题

一、判断题

对某一行业而言其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其实是一回事。( ) 二、单项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因素中最终决定税收增长的是( )。 三、多项选择题

1.宏观税负的高低取决于( )。

A.经济结构 B.经济增长 C.税收政策 D.征管强度 2.在下列征管因素中属于属于持久性征管因素的有( )。 A.增值税“四小票”比对增加税收收入

B.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的宣传增加收入 C.通过“防伪税控”系统查补增值税 D.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查补税收 四、辨析题

16

当前,人们常提到发展区域经济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从税收角度看,其实就是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从而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宏观税负。 五、计算题

1.2005年全国工业增值税收入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56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6190亿元,现价增长16.8%。

试计算:

(1)2005年工业增值税税负; (2)2005年工业增值税弹性系数。

2.某地区税收收入在1996-1997年平均每年递增15%,1998-2000年增平均每年递增16%,2001-2005年平均每年递增18%。试计算该地区税收收入这十年间的总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8月1日

当存在压缩利润的虚假会计处理时,销售毛利率的数值比正常高而销售成本率的数值比正常低。( )判断对错

一个行业的税负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越大,说明这个行业的税收征管情况越复杂。

征收征收效能位差评估模型的关键是要注意税源的相关性。( ) 税收贡献拉动因素分析的基础是分类弹性分析。( )

在对营业税静态本年度数据进行逻辑关系分析时,计征营业税收入增长率一般与( )的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

A.扣除率环比增速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主营业务收增长率 D.销售毛利增长率

聚类分析是运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数据特征,遵循“物以类聚”规律进行数据处理,为事物的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分析方法。以下关于聚类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运用聚类分析分类后,每个类内部的性质相近,而不同类个体的性质有较大差异。

②使用这种分析开展税收分析,可使税务人员更清楚地认识税收征管案例的分类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征管措施。

③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多元分析的三大方法。

④实际应用分析中,常以重心为分类基本特征进行定行分析,以距离为基本度量心度进行量化分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因素分析法是税收微观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关于因素分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素分析的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B.因素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方法。 C.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指标的分析。 D.因素分析法的一大缺点是只适用绝对指标的分析。

在微观税收分析中,有时需要对税源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请问下列数据来源中,可信度最弱的是( )。

A.普通企业的自行申报资料B.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C.民政福利企业的自行申报资料D.由税务代理机构填报的企业的申报资料

以下哪些现象可能会引起工业企业应缴增值税减少?( )

17

A.企业改变房屋的折旧办法 B.出现大量退货 C.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 D.大量购进原材料 计算企业工业总产值时,应包括( )

A.产成品价值 B.工业性作业价值

C.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出售价格 D.自制半成品价值 常用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有( )。

A.跨期数据稽核法 B.因素分析法 C.配比比率分析法 D.杜邦分析法 影响微观分析效率和成果的因素有( )。

A.企业财务不健全 B.会计信息失真C.信息渠道偏窄 D.信息孤岛 在微观税收层面,较短的时间内,以下关于价格与某类商品课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价格升高,商品课税一定增加 B.价格降低,商品课税一定减少

C.价格对商品课税的影响,要考虑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D.价格与商品课税多少无关

一定时期内,能够引起征收率上升的因素有( ) A.清缴欠税 B.税源质量提高 C.税源结构改善 D.社会规模扩大 与其他税种相比,所得税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更为困难和复杂,这是由于所得税( )等原因造成的。

A.税源监控多属事后监控

B.税率设臵具有规模性、地域性,而且优惠政策较多 C.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较为复杂

D.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差异较大

为适应分析的不同要求,微观税收分析一般可以划分为( )等层面。

A.总量关系分析B.计征关系分析C.影响因素分析 D.行业税负分析 A企业2004年销售B商品1200件,销售单价为1000元,税率为4%。2005年销售该商品1700件,价格不变,而税率调整为6%。请用因素分析法中的差额法分析税率调整对该企业应纳税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8月24日

B企业2000年至2005年销售及税收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指 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销售收入 897 1032 1166 1323 1548 1670 实纳税额 72 80 102 99 126 150

要求计算2001年至2005年的税收弹性系数,并分析B企业纳税情况是否存在疑点。 8月27日

C企业2007年上半年税收入库情况如下:

A B C D E F G 1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 入库率% 98.5 94.6 105.4 91.3 112.4 101.2

则3月的入库率变化幅度为( )个百分点,4月入库率变化幅度为( )个百分点。

18

8月28日

C企业2007年上半年税收入库情况如下:

A B C D E F G 1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 入库率% 98.5 94.6 105.4 91.3 112.4 101.2 1-6月入库率平均值=100.57%,计算上半年的入库率波幅。 8月29日

某企业2001年至2005年纳税额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则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 )。

年 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税收收入 82.5 92 115 132 156 比上年增长% 10.00 11.52 25.00 14.78 18.18 A.9.82% B.13.58% C.15.77% D.15.90% 8月30日 根据2006年税收资料调查数据,A、B、C为同行业的三家企业,主要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其部分财务及税收数据如下表(单位:万元)。 企 业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增值税 实缴增值税 应缴所得税 实缴所得税 行业总和 876480 65730 65000 24870 25150 A 5300 398 392 6.36 6.45 B 14840 1107 876 482.37 4 80.22 C 47560 2996 3101 719.12 718.05 要求: (1)简述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进行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步聚。

(2)计算各企业的总体实际税负率,对比它们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

八月测试题

一、判断题

税收负担是衡量地区间征管工作质量的直接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步骤顺序应该是( )。 ①税负结构检验②税源、税收评估分析③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④总体税负评估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①④③② 三、多项选择题

1.可以描述纳税人税源质量的指标有( )。

A.计税收入比例 B.欠税率 C.利润率 D.增值率

2.净资产收益率在杜帮分析体系中是个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可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直接途径包括( )。

A.加强销售管理,提高销售净利润率

B.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其利用率和周转率 C.加强负债管理,提高其利用率和周转率 D.加强负债管理,提高产权比率 四、辨析题

某地区正打算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微观税收分析体系,讨论方案时有的同志提出,为保证分析的结果准确,在设计分析指标体系时,指标应尽可能详细,采集的数据应尽可能多。请问这种想法正确吗?

19

五、计算题

A市税务机关在分析工作中提取了该市甲企业部分生产型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数据。请根据以下数据分析A、B企业生产情况,并指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 指 标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费用 耗 电 量 行业合计 18780万元 15400万元 1130万元 23100千度 A企业 540万元 490万元 35万元 650千度 B企业 650万元 520万元 84万元 1320千度

征收率是衡量税收征收效能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征收率=实际征收数/纳税能力,也可以表述为:征收率=实际税负/理论税负。( )判断对错

税源分析中,企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金+营业盈余。( ) 税收效能位差分析中,由税源质量、纳税能力、实际征收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一定的税源质量要求有一定有税收贡献与之相匹配。( )

微观税收分析就是纳税评估的实际应用。( )

微观指标体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包括动态的税收弹性分析以及静态的税负分析。( ) 9月10日

请根据以下数据,分析该金融企业是否隐匿了利息收入? 指 标 利息收入 贷款总额

2005年 2004年 2005年 2004年 A企业 900 800 45000 35000 企业流动性分析,通过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金周转状况,对其资金效率分析,分别讨论其运用效率,以下( )不属于流动性分析指标。

A.存货周转率 B.应收账款周转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人均销售收入

税收( )增长是指当期税收收入与前期税收收入变化情况的比较,是前后两期税收收入差额与前期税收收入的百分比关系。

A.定基比 B.环比 C.当月同期比 D.累计同期比 微观指标体系的三个层面不包括以下( )方面。

A.问题关系分析 B.计征关系分析 C.影响因素分析 D.财务报表分析

凡进入重点税源管理系统(TRAS)的企业,当年企业发生改制破产收购兼并等情况,不得停止报送当年数据。这个规定是为了保证TRAS的( )方面的审核要求。

A.数据质量 B.同户率 C.清单列表 D.报表户清单 税源监控的主要方式一般有( )。

A特殊税源的监控 B专项税源监控C重点税源监控D.整体税源监控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应用分析方法主要由( )组成。

A.市场经济指标参比法 B.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 C.规律特征引证法 D.数据分析法

在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时,税源分析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 )。

A.建立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B.提炼精确税源指标 C.平均化处理 D.计算机选择

企业收益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贯彻企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以下( )财务指标属于收益性指标。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利润率 C.每股利润 D.存货周转率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4)在线全文阅读。

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