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它主要源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 )。

A.交易动机 B.谨慎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我们通常将消费、投资和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最大的需求。以下哪个是衡量消费需求最准确的指标?( )

A.最终消费 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 D.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甲国一厂商向乙出口500万美元的汽车,并把所得资金购买乙国某种股票。甲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应做的变动为( )。

A.经常账户的借方、贷方同记入500万美元 B.资本账户的借方、贷方同记入500万美元

C.经常账户的借方记入50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入500万美元 D.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50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借方记入500万美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核心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

A.国民最终收入 B.国民可支配收入C.国民收入 D.国外净要素收入 下列各项中,不计入GDP的是( )。

A.私人建造的住宅 B.从事二手货交易的经纪人提取的佣金 C.政府向失业者提供的救济金 D.国库券利息 下列各项中,可能对乘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是( )

A.经济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B.投资与储蓄决定的相对独立程度 C.货币供给是否适应支出的需要 D.自发消费的大小 投资的增加意味着( )。

A.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B.厂商生产能力的提高 C.国民收入的增加 D.储蓄的增加 决定货币供给因素有( )

A.高能货币 B.货币乘数

C.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 D.公众现金持有倾向 从成本推动的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

A.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B.银行货款的扩张 C.工资率的上升 D.投资率下降

中国的外汇储备到2006年6月底,达到9411亿美元,为全求第一大储备国家。这样高的外汇储备有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

A.外汇资产管理不善或损失 B.通货膨胀 C.本币(人民币)对外贬值 D.资本流入减少 人口总数统计中通常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口范畴( )。

A.现有人口 B.常住人口

C.出生人口 D.人口自然增加数

五月测试题 一、判断题

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就如同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决

11

定于供求一样,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直到出现均衡价格为止。 二、在目前我国反映投资总规模的指标中,对投资需求反映最准确的是( )。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B.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 C.固定资本形成总额D.资本形成总额

三、多项选择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B.投入产出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E.国际收支核算

四、辨析题

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五、计算题 设某地区某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地区某年国民经济资料表

生产(万元) 使用(万元) 总产出 28229.30 居民消费 6537.30 中间消耗 15662.90 社会消费 1463.0 固定资产折旧 1322.2 固定资产投资 4183.30 劳动者报酬 6476.80 库存增加 627.0 生产税 1570.8 出口 1728.1 补贴 689.7 进口 1972.3 营业盈余 3886.3 试根据上述资料,请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 税务人员张某在审查甲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资料时,发现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年末比年初大幅增长,但是企业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却增长幅度很小,因此张某认为甲企业一定有隐瞒收入的问题。( )

税务人员王某分析甲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发现甲企业的流动比率低于2,认为甲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存在问题。( )

税务人员张某在检查甲公司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甲公司有一笔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记入了“资本公积”,因此认为企业有隐瞒收入问题。( ) 假设供求力量自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激励生产者增加生产这种商品,同时使消费者减少消费这种商品

B.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激励生产者减少生产这种商品,同时使消费者增加消费这种商品

C.价格衡量商品的相对稀缺性D.价格提供了有效使用稀缺资源的动力 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土地的供给、需求同时增加 B.土地供给不变,需求也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以上全不对 饕餮市美食一条街汇集了许多独立经营的饮食店。你可以观察到一些饮食店关门走人,而有一些新的饮食店进入。这表明( )。

A.这个市场基本上是自由进入和退出的

B.某饮食店只要一天亏本,第二天就会关门走人

C.任何一家饮食店都可以通过提价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关门的店一定是价格太低了

D.虽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关门的店,给消费者多样性选择造成了损失,但它的退出仍然是提高了社会福利

12

工业企业中,材料的出售净收益在利润表上体现为(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利润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税务人员如果想了解企业的成长能力,预测未来的税源变动情况,他应

该考核( )指标。

A.资产周转率 B.净资产收益率C.销售增长率 D.存货周转率 现金流量表中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是( )。 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B.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 C.发行债券 D.支付利息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假设包括( )。

A.有无穷多个买者和卖者B.所出售的产品是同质的

C.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D.政府干预完全不存在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 )。

A.资本 B.劳动 C.土地 D.企业家的才能 垄断的可能来源包括( )。

A.政府特许权 B.专利C.自然资源占有权的集中 D.竞争 当一个消费者或一个生产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 )。

A.消费的正外部效应 B.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C.生产的正外部效应 D.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臵不当,可采用如下方法( )。

A.使用税收和津贴 B.明晰财产权C.企业合并 D.制定反托拉斯法 张某在检查某企业的利润表时,对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正常,应结合( )因素进行分析。

A.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率B.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率 C.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动率D.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变动率

税务人员王某想要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他应该分析下面( )指标。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某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在向税务机关纳税申报时,报送的财务报表应包括(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 D.报表附注 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行,要了鱼,它了机会成本就是熊掌。( )判断对错

企业现金流量表里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于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则企业一定存在着隐瞒收入的问题。( )

甘草行业是竞争性的。甘甜公司每年生产200万根甘草,每根甘草的总成本为0.2美元,并按照0.3美元出售。甘甜公司获得经济利润多少? 6月29日

一个厂商的总收益为80000元,劳动成本为40000元,所有者若为其他人工作可赚15000元,对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为多少?而对于一个会计而言,利润是多少?

六月测试题

一、判断题

13

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 二、单项选择题

上世纪90年代,技术进步导致了电脑芯片成本( ),这又引起了电脑的市场需求( ),手工打字机的市场需求( )。

A.下降;上升;下降 B.上升;下降;上升 C.下降;下降;下降 D.上升;上升;上升 三、多项选择题

如果私人汽车的所有者根据汽车排污量纳税,那么该政策实施时( )。 A.消费者对烟雾控制装臵生产很大需求,而不管其价格是多少 B.公共运输的需求很可能上升

C.汽车的性能将提高 D.以上都不是 四、辨析题

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数,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负数相间。

五、计算题

张三拥有的资源为:中专毕业学历,可找到年薪为4000元的工作;房子3间,每年出租可得3000元租金;资金5万元,每年可获利息5000元。若张三以这些资源开一商店,剔出账面成本后年利润为11000元,对一个经济学家而言,他是盈利还是亏损? 六、综合分析题

企业2006年有关财务资料如下:年末流动比率2.1,年末速动比率1.2,存货周转率为5次。年末资产总额160万元(年初160万元),年末流动负债14万元,年末长期负债42万元,年初存货成本15万元。2005年销售收入128万元,管理费用9万元,利息费用100万元。所得税率33%。

要求:

(1)计算2006年年末流动资产总额、年末资产负责率和总资产周围率。 (2)计算该企业2006年年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净利润、销售净利率。

第二季度测试题

一、判断题

间接税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 二、单项选择题

①1979年来,二十多年中我国GDP年均增长9.6%,但期间又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②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9%,物价涨幅只有1.3%。③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2007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上半年,城镇实际新增就业人员600多万,与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④200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加快,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4.9%。⑤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45期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发行总额达到了22230亿元。

以上事情宏观经济学关心研究的内容是(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三、多项选择题

在总供给曲线上倾情况下,降低个人所得税率的可能影响有( )。 A.价格水平提高 B.总产出增加

14

C.利息率提高 D.交易货币需求增加 四、计算题

1.某国相关经济数据如下:

2001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98592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37461亿元,存货投资增加647亿元。2002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106546亿元,经济增长率为8%,固定资本成总额为41862亿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 2.2000年至2005年某地区的GDP和国税收入如下: 单位:亿元 年 份 GDP 税 收 2000 656.4 70.97 2001 728.08 75.17 2002 812.85 80.36 2003 929.49 87.27 2004 1296.66 113.27 2005 1519.9 134.18 计算各年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均。 税收总量往往与税收增长成正比,总量越高,基数越大,增长幅度一般越高。( )

税收弹性是指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比值关系。( )

如果“良性增值额”在GDP中的比重增加,就可能出现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增长的弹性系数就大于1。( )

判断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弹性是最为常用的指标,普遍适用于月、季、年等各个时期的对比分析。( )

宏观税负通常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口径,我们当前在进行宏观税负分析时采用的是( )。

A.大口径 B.中口径 C.小口径 D.三者都用

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绝对数比较,主要用( )表示。

A.税负 B.弹性 C.增长率 D.税率 对宏观税负的高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GDP总量 B.产业结构C.投资总额 D.税收征管 税收增长弹性与宏观税负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当税收增长弹性大于1时,宏观税负上升 B.当税收增长弹性小于1时,宏观税负下降 C.当税收增长弹性降低时,宏观税负下降

D.当税收增长弹性上升时,宏观税负升降不能确定 税收与产业结构分析中,税负最高的是( ),因此,对该产业的分析是宏观税收分析的重点。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其他产业

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中主要用( )表示。 A.税率 B.税负 C.增长率 D.弹性 税收宏观分析的基本原则有( )。

A.一致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3)在线全文阅读。

税收计会统每日一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