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人;简单地讲解经传,纠正文辞而没有独特见解的只是一般的老师,是可易之师。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B项和例句“甲不我告”是宾语前置,A项,是定语后置,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D项,为判断句。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传,传记,解释儒家经典的文字。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授:传授知识;解:解答疑惑;然:正确;然:但;间:差距;比于君子之道:状语后置局,与儒家所说的老师相比;说:说法。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艺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文中作者把老师分为的种类和特点,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已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已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进行概括。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

张烨 淡黄的长发披散着 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

珍珠般的脸盘

为着小小的愿望 你低垂着稚嫩的脖颈 默默地跪在阳光下 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 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

13. 本诗描写了一位求乞的女孩,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女孩的形象。 14. 诗歌是渗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文字,试分析作者对求乞女孩的情感态度。

【答案】13. 年幼而可爱;安静、羞涩、沉默(文静、害羞);生活贫困,营养不良。 14. 表达了诗人对求乞女孩的苦难与不幸的深切同情与悲悯情怀,(用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树为落叶的苦难而下跪,阳光为女孩的苦难而下跪,表达了阳光的歉疚和孩子的悲悯之情)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对阳光下不能拯救女孩的不满。 【解析】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根据诗中的句中“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珍珠般的脸盘”“低垂着”“为着小小的愿望”概括年幼而可爱;安静、羞涩、沉默(文静、害羞);生活贫困,营养不良等特征。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注意根据文中的比喻句“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分析诗人对求乞女孩的苦难与不幸的深切同情与悲悯情怀和对阳光下不能拯救女孩的不满。

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满楼,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15. 这首诗熟练描绘了月圆之夜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6. 本诗尾联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15. 这首诗首联描绘了月圆之夜的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两幅

画面。

16. 诗人想象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描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画面特征的题目,注意围绕意向进行分析“孤月当满楼”“寒江动夜扉”分析“月圆之夜的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两幅画面。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艺术手法的题目,题干中该出“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诗中找到虚实然后结合情感分析艺术效果,想象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描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效果为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

17.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9)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骐骥一跃 (3). 金就砺则利 (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 官盛则近谀 (7). 君子不齿 (8). 小学而大遗 (9). 莲动下渔舟 (10). 纤纤擢素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骐骥”“砺”“鳝”“谀”“齿”“擢”的写法。 现代文阅读

站着读和跪着读

陈四益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是真理,你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何况,既然真理都在他手里,你就再没有思考的余地。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子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大抵是跪着造反。

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弇洲、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评点诸家有站着读的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句”“亦无意味”“不见佳”“亦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杜甫有一首《徐卿二子歌》,是夸奖那位做官的徐先生的两个儿子的。诗中说:“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一L麒麟儿??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名位岂肯卑微休。”夸奖人家的儿子到如此肉麻的地步,真让人想不到出.于“诗圣”之手。我不由想起鲁迅的《立论》,杜大诗人同鲁迅笔下那些许诺人家孩子会发财、会做大官的庸夫俗子有何二致?对于杜甫这首诗,邵子湘的评语是:“如此诗乃不免俗耳。”王弁洲的评语是“少地步”——吹捧过头了。 18. 结合全文内容,解释题目中的“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 ①站着读: ②跪着读:

19. 请指出古人“跪着读”“圣人”书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结果:

20. 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于读书的基本主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2)在线全文阅读。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2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