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60题,以及08年数学考研大纲。660很快就做完了,还做了一部分的08年的数学考研大纲。
10月——11月中旬,开始做模拟题,李永乐的400题,超越135分。虽然很多师兄师姐都说数学用题海战术,但是由于本人做题慢,做完一套题还要都总结一下,所以就很耗时,没有做太多模拟题。
大家都反映400题很难,我做400题感觉却很好,开始做也只能做到90多分,后来慢慢就好了,这个阶段我开始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训练以及对考试书写的训练,全部是用白纸当作考试一样做的,都是计时做。做完对答案,然后对于每一个错的知识点都总结归纳,回到复习全书中。最后的答题纸都很好的保留着。这个阶段的工作也很扎实,而且给了我一定的信心。而且对于我的计算能力和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起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就是超越135分,大致做了一遍。
11月中——考试。这个阶段做真题两遍,400题一到两遍。但是比较郁闷,觉得做真题经常错,感觉比较难,反而400题比较简单。这个到了后期,政治和专业课的记忆挤占了一些数学的时间,但是至少两天做一套题,保持感觉。
考场上没有时间检查,考完下来就知道错了一个选择一个填空,最后能得到140,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功于平时对计算能力的训练。
一. 数学。自认为准备得还满不错的,估分还觉得有140以上呢,但实际低于预期。 我的情况:本科学的是数四,当时学得也还不错,考试八、九十分的样子。
复习资料:陈文登的复习全书做了两遍,真题做了一遍,以及陈文登模拟题做了一遍。 1. 结合考试大纲和课本,以微积分、线代、概率论的顺序看,第一遍时没有做课后习题,只看了例题;对考试大纲进行了扩展,把提到的公式和定理认真记在笔记本上。之后的复习基本没用书,就看笔记了,而且常看,觉得对识记很管用。
2. 接着做复习全书。做完复习全书两遍后,开始做前四套真题。主要是想通过真题找出自己薄弱环节,再用复习全书针对性做题。做真题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3小时,不看书,并认真答在稿纸上;答完并不马上对答案,而是用第二天的一个上午,对答案,改错题,并进行针对性练习。本着做一套题掌握一套题的原则,我特别看重对答案、改错题、找错误原因、再练习的过程。并记录常错的几个点反复看。
3. 再做模拟题,方法也一样。最后三套真题放最后,在2008年1月17日我终于做完了最后一套真题,18日对了答案。
17
四、数学
经历:
我数学应该说复习的比较充分,虽然大学学的数学基础全忘了,但到考试之前,我已经将李永乐全书老老实实做了三遍,660题三遍,真题1遍,400题2遍,超越135分1遍,感觉这些书很好,我做的虽多,但每遍做都不是很顺,都有很多题不会,直到最后用陈文灯的考前模拟题来练完,才算完整的将参考书中介绍过的各种方法和题型手到擒来。我给数学的时间大概每天2-3小时,因为学数学能坐得住,每天的复习时间很稳定。
经验和教训:
(1)关于起很大作用的考试状态。我觉得数学是最需要考试状态的一门,你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到解题能力和出错概率。我在考场上就是吃了这个大亏。大家都知道数学是在上午考,我的作息时间里面上午11点半之前是完全处于睡眠状态。结果那天就昏昏沉沉上了考场,幸好数学题都比较简单,我由于练得比较充分,条件反射似的就很快地往后做,当考试还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候,我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道题,突然发现答题纸上没有地方写了。仔细一看才知道自己昏沉中没有把答题纸的一面展开,第三道大题开始就写到了第四题的地方,并且顺次错到第八题……我一下慌了,于是只好将前面几道大题全部用大叉子划掉,将每道题紧凑地抄在上一道题空着的地方,还好时间富裕很多,我又划又抄弄了半个多小时,把卷子弄得又脏又乱,最后做完心里一直发慌,也没怎么好好检查,就扣了很多冤枉分。所以,我的血的教训告诉大家,考前一定要调整好作息时间!!!
(2)复习的时候关于已经会做的题。我有个同学她做全书是第二遍只做第一遍不会的,第三遍只做前两遍都不会的,这样做了五遍,可是考试却考得不好。我觉得考研数学复习就是会做的题更要反复做,因为你经过复习,会做的题才是最基础的题,也是出题概率最高的题!会做的题也要反复练,一方面增加熟练,使得在考场上遇到时能够省时省力,把内功留着做没见过的题,另一方面很有助于提高正确率,极其重要。
18
数学:
5-10月初,断断续续看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时间拖的非常长,因为基本上没有整块的时间看书,都是零星的时间复习的
10/15-10/31(16天)李永乐《复习全书》第2遍,每天2个小时
11/1-11/30(30天)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历年试题解析》和姚孟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型精讲》,加上错题总结,每天2个小时 12/1-12/10(10天)李永乐《经典400题》,每天3个小时
12/11-12/31(21天)李永乐《超越135分》和错题总结复习,每天2小时 1/1-1/10(10天)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解析》,每天2小时 1/11-1/17考试前(7天)看总结的错题和思路,每天0.5小时 三、数学
数学是四门考试中最最重要的,因为是最能拉开总分差距的(其他科的差距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我的数学基础不够好,所以分数也不高,经验可供基础不太好的考生参考。 1、参考书
(1)李永乐《复习全书》*****
06年我用的是陈文灯的书,但是个人感觉李永乐的书更加适合现在数学的考试情况,越来越重视基础,而且基础不好的学生基本上不求助课本就可以看明白,因此推荐。现在随书还有赠送课后习题的答案。
(2)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 这本书全部都是小题,即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上穷尽了市面上你可以见过的所有小题的题型。计算量有点大,很像07年数学考试的风格,做完之后基础和概念会明晰很多,推荐在
做《经典400题》之前做一做。
(3)姚孟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型精讲》****
姚孟臣是辅导概率非常有名的老师,概念清晰、讲解生动,这本书是他的课程配套的习题,基本上穷尽了概率论所有你可以见到的题型,因为我概率比较差,所以认真做了两遍,之后基本上概率就没有太大问题了,推荐概率部分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做一下。 (4)《历年考研真题分析(数学四)》****
这也是李永乐一套书里面的,是分类分析的,感觉比较好,还可以根据每年出现的题型自己做个统计来预测来年考试的题型。这样的好处是重点非常明晰,比如每年都会考中值定理,微分方程隔一年考一次等等。(呵呵,个人很喜欢做数学统计,因为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基本上所有的科目我都有自己做统计)
(5)李永乐《经典400题》*****(都想不止给5星)
这是绝对要做的题,开始做会非常打击自信。我第一套题没及格,当时觉得信心收到严重摧残,不过后来慢慢分析调整,最高分有做到145。这10套题的计算量很大,而且考了很多 平时忽略的细节,大部分题目出的非常综合,推荐至少做两遍。 (6)李永乐《超越135分》***
这本书总结了很多题型,但是比较难,尤其是高数部分,如果没有时间的同学可以不用看,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看看,提高能力上还是不错的。 (7)考试中心《大纲解析》*** 这本书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看看,是出题人编写的,每道题目后面都有详细的解析和常见错误,有参考价值。 2、复习方法
(1)做题很关键,总结更关键
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不做够一定的题也是不行的,但是盲目做题也是不行的。我做题做的很多,应该有几千道吧,基本上每个题都做了至少两遍,总结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如果做两遍还错的题,就把题给记下来。做题过程中的总结非常重要,思路的总结,错题的总结,都好好记录下来,在最后的阶段就看这些就可以了,自己总结的东西会是笔很宝贵的财富。 (2)模拟题
模拟题要整套做,3个小时,严格限定用一张A4的稿纸,合理安排,一切都按照考试来,这样到了考场上就不会不适应。 (3)辅导班
数学基础不好的可以报个辅导班,我还是听的课件(主要是没时间),李正元的高数+李永乐的线代+姚孟臣的概率(网上有下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19
数学:我用的书本主要有:同济五版高数,中财线代概率教材;陈文灯数学指南;李永乐线代讲义;文登学校数学强化讲义;李永乐400题;文登学校历年真题(数四) 时间安排:
3-7月中旬:看课本,做指南第一遍
7月中旬-8月末:辅导班,讲义第一遍,第二遍
9月初-10月末:讲义第三遍,指南第二遍(线代部分用李永乐) 11月-12月初:讲义第四遍,400题 12月初-考试:历年真题
得数学者得考研,其重要性也不多说了。我数学基础好,本科各科全是A+,刚开始复习时并不是很急。第一轮看书做指南时很放松,结果效果很差。常常是做到后面,前面的也忘干净了。结果上辅导班时指南的概率几乎还没做,上课也跟不上。当时上午几乎全是在记笔记,下午才能把笔记看懂,有时候还要把晚上的时间也用上,搞得自己很没信心。后来一上完辅导班我就立刻又把讲义系统的看了一遍,结果感觉非常好,把整个考研数学的题型和知识分布有了一个总体把握。我整个复习过程都非常重视这个强化班的讲义,当然决不仅仅是因为讲义是花500大洋买的,重要的是讲义的精,集中了考研的典型题和重要考点,抓住了讲义就有一种纲举目张的感觉,如果对讲义融会贯通了,就好像一下子抓住了整个考研数学的骨架。我每一轮的复习几乎都是以讲义为先导,前后大约看了四、五遍,而且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07年的数学比较难,计算很麻烦。如果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不够,就很容易拉开差距。我大约用了2个半小时把试卷做完,又用了十几分钟检验了一个概率大题(倒数第二个),结果还真有错误。后来又发现了一个计算题最后结果有笔误,改完后就交卷了。后来心里非常忐忑,不过最后成绩还算幸运,看来其他的题目计算结果没有出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我线代的一个题居然忘了在特征向量前加个k,记得上辅导班时,黄先开还特别提了这个地方,说特征向量有n个,如果忘了加 k,就只得出了其中一个,即1/n,取极限就是得零分。我当时听了还笑,结果自己就忘了。哎,都怪我平时做题不注意细节,这种小错误一定要切记!对于考道口的学生来说,这一两分绝对可以让你落榜。平时训练时就要养成把题目做完整的习惯,考场上才能尽量避免出此类错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道口考研数学经验贴(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