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道口考研数学经验贴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我决定考研的时候一个重要考虑就是数学,猪哥的帖子里说,必须有一门能够有绝对优势的科目。我当时坚信,复习一下,数学考140应该没太大问题。(后来事实证明,这门课确实救了我)主要是认为数三简单,而且我的数学基础较好。 我用的书籍不多:李永乐《复习全书》,数三历年真题,和400题。

由于只有5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数学我没花多少时间,精力放在专业课上。七月在家休养的50天,我差不多把李永乐《复习全书》做了一半,等到开学两个星期,差不多就做完了。 经验1:做复习全书时,亲力亲为,我是每道题都自己把答案蒙住自己在草稿纸上写出完整的答案,大致看下结果如果正确的话就做下一道题,基本不细致看书上的解题步骤。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经验2:在第一次做错或者不会做的题号前面做个标记,以后翻书时会有印象。 做完《复习全书》一遍后,我就开始做真题。

经验3:做真题时,我是用早上完整的2个小时:9:00-11:00 完成一套题。答题纸就是用画了框框的A4纸,因为我看到一个洁白的答题空间比较有答题冲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仿真真正的考场,训练答题的条理性。

做了几套真题后,发觉比《复习全书》简单很多,心里有底了,就放松了警惕,而且如果再按照2天一套的速度搞下去,恐怕到考前就没真题做了,于是在10月到12月我数学就很少做题了,集中精力背专业课,这不猪哥说的在11月份要把几门核心课程搞得滚瓜烂熟么?呵呵。然后到了12月份,又做了一套真题,感觉很生疏,我心里慌了,于是又按照之前的2天一套的习惯做题直到考前。400题做了几套,很多不会,我也相信不会考这么难,就没怎么管它。在考前把复习全书又翻了翻,选择一些以前做标记的题目再做。

经验4:如果你想考140+,做透《数学全书》+做题足够细心,就足够了。如果你想精益求精,就得注意一些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基本定理的推理证明。 考场技巧:

由于考数学是在上午,所以在考前一定要把生物钟调过来。不同做题习惯的同学做题方案也不同,如果你确信你能检查出错误,那么我建议你,做题时一定要快,节省越多的时间来检查越好。由于自己的考前给自己数学的压力较大,所以试卷下来时我做得比平时快很多,很多填空选择一眼看出答案就填了,没想多的。看见比较彷徨的题目我就跳过,最终第一遍下来差不多1个小时,不过三道大题没动。一个是今年第一道大题:这道题我一眼能看出结果,但不知道怎么写过程。另一个是第三道大题:想到一个解题方法,但我预见到计算量比较大,就留着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还有一道是什么题目忘了。第二遍时,着重解决这三道题,差不都又一个小时,把后两道题目解决了,第一道题还是没有头绪。剩下一个小时的检查时间以及想第一道大题的解决方法。在交卷前30分钟,我把填空选择检查了N遍,把客观题答案写到答题纸,剩下30分钟专攻这道大题。还是没想出更好的方法,最后只好挂“羊头卖狗肉”,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做,写了满满一页,算式很复杂了,最后一下直接写出结果。 经验5:答题时要舍得放弃,至少留30分钟保证你的客观题要正确,错一个很不划算。 经验6:如果某道题你实在想不出来,但你直觉上又能猜出答案,不妨使用我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方法,或许能唬到评卷老师。

综上所述,数学三比较简单,但不能马虎大意,保持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做题速度,加一点点做题“技巧”,140分应该不是大问题。

2

考五道口的话一定要在数学下大力气,本身数学就150分,而且数学是可以拉开二三十分差距的。今年的数学比较简单,如果达不到130分以上是会给自己拉分的,废话不多说,给大家介绍下自己复习数学的流程:

三月份抽了半个月的时间看了一遍课本(当然,如果你数学基础足够好的话也可以跳过这一环),还可以做一些适量的课后题。看课本是找一本最新的数三大纲对照着看,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浪费了许多时间在不考的内容上……

三月到五月底我系统的做了一遍陈文灯的复习全书。市面上主流的数学参考书就陈文灯与李永乐两种,我只做过前者,听他们说陈的书侧重技巧,李的书侧重基础,大家只做一本就好了。做大本时不要图快,要认真的做每一道题,不要太介意时间。如果时间足够的话也可以多做几遍,但第一遍一定要认真的做,做好能够把错题标记出来,以便以后查找。在做复习全书时也可以穿插着做一下李永乐的《660题》,里面的选择题的方法还是挺重要的,对复习全书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六月份本来是想直接做套题的,但是拿起套题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在三小时内完成一套卷子,所以只好又找了一本李永乐的《100题》找一下感觉,这本书都是大题,提出的还不错,不过由于印刷版式的问题要另找演算纸书写步骤。经过了三四个月的铺垫后,那套题来练习了。 从七月份到十二月其实就是一个做题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听过一个学长说过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两天一套题,第一天上午花三个小时认真模拟一下,第二天上午同样花三个小时去订正答案,这样花两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一套卷子。我觉得这套方法还挺适合自己的,结果四五个月的时间做了几十套卷子,觉得收获还是挺大的,自己不太善于总结做题技巧之类的,做的题越多在考试中越有可能见过熟悉的题。至于选择什么套题因人而异,我做过李永乐的《400题》,题比较难,不过做到后期的话还是挺顺的。真题不用说,不到20套题一定认真做,而且一定要锻炼自己按照步骤解题,不要只写答案不写过程。除了《400题》和真题之外的套题我就觉得出的一般了,陈文灯出过一个《15套题》,证明题过多,与考研题类型不太符合。至于冲刺时出的各种模拟题随便找两套来做一下就好了。数学,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你基础也一般的话,不妨也按两天一套题的节奏来安排时间,相信做过不少题之后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数学的复习过程总结起来就是:从基础知识(课本)过渡到考研的思路(陈文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再做题不断加强(各种套题)。后面两个阶段尤其重要,暑假是这两阶段过度的重要时期,一定要利用好暑假的时间,不要贪玩!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考试时一定要冷静,我在初试考数学时第一遍前三道大题全部做错,如果检查不出来的话就会少近三十分,现在想想就是开始时太赶时间了。比如说做二重积分的题一定要看清题中给的是什么曲线,要是把双曲线看成椭圆曲线可就惨了。

3

无数人说过,考研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上了140,其他科考的别太过分应该都没有问题,所以学好数学确实是王道。第一次失败就是栽在数学上,因此这半年在数学上倾注了很大心血,虽然结果也不尴不尬的。

第一阶段,当然是看教材,打好基础。我用的都是西财自己编的教材,一方面是以前用过的有很大熟悉感,另外一方面是西财的教材很适合考研,像微积分那本的编排本身就针对考研。看教材最好配合着做下课后习题,加深理解。我当时是看完一章书,做课后习题,再做一章复习全书。微积分、线代、概率三门看完(教材+复习全书)差不多45-60天。这一阶段最好在7月份之前完成。复习全书我用的陈文灯的,但感觉体系不太好,题又偏难,许多人推荐用李永乐的。

第二阶段,回顾知识点。7、8月份可以把复习全书再做一遍,重温下知识点。可以配套做下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都是选择填空题,题偏难,但很综合,适合梳理知识点。 第三阶段,开始做模拟题、真题。模拟套题首推李永乐《经典400题》,共10套。第一次做会被打击到欲哭无泪,^_^做好心理准备哦,但是它的题真的出的好好哦,很综合,一道题里面包含了好几个知识点。我用400题的习惯是,花3天完成一套题:第一天卡表模拟,计算过程、答案都写在A4纸上,完全按照考试的要求操作;第二天订正,分析每一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都写在题目旁边,错题加倍留意,重新计算;第三天,针对400题中遇到的知识点,重新回顾复习全书中的对应章节,对应题型。因为400题很难,可以在做完一套400题后,搭配着做一套100分制的真题(2002年之前的),这样既可以难易结合调节心情,又可以熟悉真题风格。在做完400题以及100分制的真题后,就可以开始做150分制的真题了,两天左右完成一套,一天做一天订正总结。(真题也是李永乐他们编的《历年考研真题分析(数学三)》)

第四阶段,梳理总结知识点。400题跟真题开始做第二遍,总结题型与解题思路。对于薄弱环节可以集中突破,比如线代不太好,可以做下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框架很好;概率不强,可以做下姚孟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型精讲》。

考前一直要保持做题的状态,可以留一两套模拟题或者真题到考前模拟。

数学是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不能陷到题海里,一个阶段后就要回过头来看概念、定义、定理、性质、推导等,很多时候,拿到一道题,分析它跟已知定理的差异,就找到突破口了。

4

数学:这是我准备得最充分,却考得最惨的一科。所以就不详述了,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进度。 我是08年2月底开始复习的,用的材料都比数四的难。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2月底到4月底:看高数课本,做课后习题,做陈文灯复习指南(数一的,是我一个同学买书的时候买多了,送给我的)和大纲解析(也是数一的,我大一的时候去商店瞎买的)。 5月初到6月初:看线代课本,做课后习题,做恩波的据说已经失传了的一本小册子(也是数一的,一个姓胡的人写的,不过我感觉那本书太难了)和大纲解析(线代这部分,数一数二和数三都没有多大区别)。然后就因为准备期末考试,耽误了点时间。

6月末到7月中旬:看概率课本,做课后习题,做人大出的一本概率辅导书(因为已经送人了,所以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和大纲解析。 7月下旬到9月中旬(当然刨除奥运会那几天):又做了一遍大纲解析,回想以前复习的高数和现代的内容;做旧版的数三400题(我在人大买的旧书,也就是08考研的,那个时候数学考纲还没变呢)第一遍。错得乱七八糟。。。

9月中到10月初:做旧版数三400题第二遍,查缺补漏,寻找错题原因,做专题总结。 10月初到10月中,把标记过的重点题目在看一遍,想想做题的思路;同时再做一遍大纲解析。

10月中到11月中:做了两遍新版的数三400题(其实新旧两版的400题,题目重合率达70%)

11月中到12月中:又看了400题里的做错的题目,做了超越135。

12月中到考试:把以前做过的题又看了一遍,做了几次简单的模拟,看了看整理的错题和大纲解析。考前又翻了翻课本。

总之,我把大纲解析前前后后看了七八遍,400题看了五六遍,超越135做了一遍,结果还考得那么糟糕。。。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我按照考研的时间模拟了四五遍400题,也就是说自己考自己考了四五十遍,各种各样的情况基本都模拟过了,有一次还剩40分钟的时候有4道大题没做。我告诉自己要镇定,慢慢来,结果这4道题目全部完成并且正确。这次模拟给了我巨大的信心鼓舞:这样的状况我都能处理得了,就没有其他困难能难倒我了,因为还有比这更困难的状况吗???

5

都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我觉得也是。和专业课相比,都是一百五十分,但是专业课你能考150么?看看今年的成绩就知道了,数学满分有八个,这是多大的优势我想大家也都清楚了。所以要说的就是从开始复习到考试,每天数学都是必修课。下面是我的时间安排和进度,仅供参考。

3-6月,看教材做课后题,教材过了一遍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到六月底准备期末考试之前大致做完一遍。很悲剧的是发现我做的那本不主流,既不是李永乐也不是陈文灯。于是暑假开始做陈文灯。

7-8月,暑假在家,做了两遍陈文灯。

9月份回学校以后,基本上用二20天做了660题,30天做了两遍400题,20天做了十年真题,20天做了超越高分135,剩下的时间基本就两天一套模拟了。没有发现特别好的模拟题,就做了李永乐的。这样就差不多上了考场。

我提三个建议:

一,定义、定理、概念、性质。太重要了。数学是一门逻辑很严密、推理性很强的学科。一个严格的定义,一个定理等往往包括了许多的信息,要善于去“咬文嚼字”,善于去发掘,思考其中的含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的掌握一个知识点。题目只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我在3月到7月的时候都在看教材,看的是同济的高等数学、同济的线代、浙大的概率,这几本书到后来依然是——惨不忍睹。07年的题很多人感觉手生,怪。其实我看不怪,很基础。只是很多人陷入了误区,平时复习的时候去钻牛角尖去了,忽视了对基础的理解和训练。 二,找一些好的总结类书做。个人强强推大纲解析。这本书体例非常好。先精准的讲解定义、定理、概念、性质,这是最权威的讲解,你在其他书上看到的不同的东西都要纠正过来,以大纲解析为准。比如浙大里的指数分布中的seta值的规定就和大纲解析不一样等;再以历

年真题做例题对前面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运用,辅之以说明。这本书要多做几遍,最好能背下来。另外,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也不错。这部分工作9月到10月做。

三,模拟题和真题。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从11月开始最好能每周保持两套题左右的训练量,先做再回过去发现错误,弥补知识点。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反馈的过程,目的是把前提打好的基础变成解题的能力,变成分数。其实,只要基础打好了,做套题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最后的境界是在2个半小时左右能做完,分数在135左右。个人推荐李永乐400题、考试虫10套题、蔡子华的10套题。真题可以晚些时候做,每天一套。从开始到最后,达到40套左右保质保量的训练,我想你上考场也就不虚了。

6

毫无疑问,数学是考研中的重头戏,在我看来数学成功了,考研就成功了一半儿。 所用到的书籍:中财微积分课本 高教线代和概率与数理统计课本 李永乐讲义和复习全书 陈文登指南和文登笔记 400题和135分冲刺 考试虫和恩波的模拟题

3月份开始看课本,熟记定义、定理及适用条件,做课后习题,同时每章结束后看李永乐讲义打牢基础。有的同学觉得课后习题很多又类似没必要全做,但是这个过程会大大提高你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趁着考验研前期时间相对充裕可大量练习)这在考场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本看完后就开始看文登指南(重技巧)和李永乐复习全书(重基础),两本书优势互补。到了7月份上了文登辅导班,文登笔记果然名不虚传,对我数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一直到考试都会反复看这些笔记。10月份开始做真题(真题永远是做好的资料),真题研究了两遍,感觉历年考试题看起来都不难但是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更注重的是对数学的定义定理的准确把握。到了11月份进入模拟题阶段,强烈推荐考试虫的模拟题和恩波的模拟题,难度适中很合考验的口味。考前一定坚持做模拟题这样才能保持对数学的感觉,至少一周三套吧,这样上了考场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

考研数学并不难,知识点就那么些个,并且也不会出偏题怪题,但一定要牢牢掌握课本中的定义定理及证明。

1、数学。我的数学主要是靠两个书架和一个学年的周末的大量做题来学习和提高的。应该说我从小到大数学基础都是不错的,但由于大学期间学习文科,我对自己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太大信心。资料方面,我做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北大等的老师编的那一套三本的复习资料,不过上面答案错误的比较多,尤其是线性代数部分。陈文灯复习指南的微积分部分不错,还有李永乐复习指南不错。清华胡金德线性代数学习知道非常好。把这本书做完后,我基本上没有碰见过不会做的线代题目。浙大三班概率课本不错,例题编得很好,思路也很清晰。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吉米多维奇的题,做过这些题目之后,我的数学基本上就算是定型了。到大四全面复习的时候,我把经典四百题买来做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错的了,这反而吓了我一跳,我以为是我自己太倾向于李永乐的风格,我认为这样的话风险是相当高的。我就又买了考试虫三套题,也没怎么错,这才放心。我认为数学复习应重在做题,题目做多了,分数自然也就会提高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道口考研数学经验贴在线全文阅读。

五道口考研数学经验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2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